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索寓言之父子抬驢典故講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索寓言

來自網絡的圖片

伊索寓言之父子抬驢典故講解伊索寓言》中有一個「父子馱驢」的典故,講的是一對父子趕着一頭驢去市場上賣,一些小女孩看到他們走在路上,嘲笑他們笨,甚至驢都不會騎,還得走路。父親一聽有道理,就讓兒子騎驢自己走。[1]

沒過多久,一位老人看到了,感嘆這個世界越來越糟糕,兒子騎着驢,竟然讓父親走路。太不孝了。父親不得不讓兒子走下來,騎在驢背上。

開了一會兒車,遇到另一個女人,嘲諷父親殘忍,自己騎着驢,卻讓兒子走路。父親聽了,連忙讓兒子把它背在驢背上,心想,現在沒人有問題了。

誰知道,走了很長一段路,有人說兩個人騎着瘦驢不怕累死。父子倆一聽說,就趕緊從驢背上下來,用繩子把驢的四條腿捆起來,用棍子扛走了。當他們過橋時,驢子掙扎着掉進河裡淹死了。

雖然只是一個寓言故事,但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不會思考、沒有見解的人,會被別人的見解和看法所左右,從而導致迷失方向。

聽完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兩千多年前孔子在《論語》中就強調了這一點: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談到君子,孔子用「思」的九個字再次強調了思的重要性:

「君子有九思:看得見,想得清楚,聽得見,想得聰明,思考得熱烈,思考得禮貌,思考得忠實,思考得恭敬地,思考問題,思考得認真,明白它的意思。」

由此可見,在孔子眼裡,一個人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沒有資格被稱為「君子」。

02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也強調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在《獨立思考》一文中,他說:

「別人教給我們的道理,只是附着在我們身上的假肢、假牙和蠟鼻子。充其量是通過外科植皮安裝的人工鼻。但是通過我們自己的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像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這些東西才真正屬於我們。這就是思想家和學究的區別。」

關於兩者的區別,我們還可以做一個比喻:一個人親自去過一個景點,一個人只看過景點的地圖和相關介紹。我們都有過旅行的經歷,很容易想象他們之間的區別。

你所思考的智慧就像一棵從樹根和幼苗中生長出來的大樹,而你從別人或書本中聽到的知識就像一棵絲瓜藤,只能爬在其他的樹枝上。

看到這,有人可能會問,東西方的大思想家都強調了這麼多思考的重要性,是不是意味着我們只要思考就可以了?號碼

對此,孔子說:

「我整天不吃飯,熬通宵,想,沒用,不如學學。」

另一位偉大的儒家思想家荀子也有類似的表述,他在《勸導》一文中寫道:

「我整天都在思考,不如一分鐘學到的東西好。」

孔子和荀子都強調學習的重要性。結合前面的內容,我們知道他們強調的是學與思的結合,以及學與思的進步,最終達到了融會貫通的境界。如果一個人只學習不思考,他就會成為學究;只思考不學習怎麼辦?就是閉門造車,變成一個空想家。

什麼叫融會貫通?就是要有自己的見解,也要能運用自如,把學到的東西內化,從而生成智慧,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實際問題。

努力做一個思想家,而不是書呆子。所學要自己驗證,自己思考,自己實現。與其背很多概念,不如用別人的話作為自己的加工材料。

對於熱愛學習的思想家,哲學家尼采這樣描述它:

「即使他們看到的和聽到的和別人一樣,也很容易從平凡的事物中找到教訓和暗示,找到填補思維空白的事物空。也就是說,他們的每一天都點綴着解謎和獲取知識的樂趣,他們過着極其有意義和充實的生活。對他們來說,這個世界永遠不會讓他們厭倦。他們就像雨林中的植物學家。」

03

話雖如此,我們如何才能學會獨立思考?我想用幾個獨立思考的例子來說明。

最近看著名歷史學家的《萬曆十五年》,講到明朝思想家李贄的時候,順便提到一個叫耿定理的人。黃仁宇在書中這樣評價他:

耿是一個有才華和誠實的人。如果他發現《四書》和《五經》中的理論與自己的思想相衝突,他就不能輕易放手,聽從別人的建議。這種矛盾給他帶來了苦惱,促使他思考,有時獨自在山溝里徘徊。最後,他終於「突然明白了」...

耿定理在歷史上只是一個無名小卒,書中關於他的文字不多,但我對他記憶深刻。因為他是一個真正能堅持獨立思考的人,這讓我很佩服。

叔本華也是一個典型的獨立思考者。他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的序言中說:

真理是我唯一的指路星。

叔本華說了這話,也做了同樣的事。著名翻譯家魏其昌先生曾評價說:「他只寫他認為是真理的東西,其他的都完全忽略了。」

關於叔本華的獨立思考精神,台灣省翻譯叔本華著作的學者劉大北先生曾這樣形象地描述過:

「他上課的時候有做筆記的習慣,然後整理。同時,他注意自己的批評,一絲不苟,以他獨特的個性和見解,從不聽從別人的建議,盲目同意別人的意見。"

梁漱溟是民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也是一個一生堅持獨立思考的人。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之所以有學問,恰恰是因為他善於發現問題。他能察覺到任何細微的意見和觀點上的差異,認真追求,從不忽視過去。」

04

從以上偉大的思想家身上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總能堅持自己的獨立性,面對任何問題從不聽從別人的建議,從不盲目相信或跟隨別人,不理解時從不假裝理解,也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問題,而是潛心研究和思考,直到有了自己的見解。

如果我們能像他們一樣專注和堅持,我們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