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克勤郡王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克勤郡王府

圖片來自旅遊

克勤郡王府,是克勤郡王岳托及其後裔的府第,位於現西城區新文化街(原石駙馬大街)西口路北,克勤郡王府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現存規模較好的一座王府,這裡曾留下了曹雪芹在京城的足跡。克勤郡王系禮親王代善的長子,克勤郡王是其死後的追封,為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亦曾為熊希齡故居。[1][2]

基本信息

  •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所在:北京市西城區
  • 分類:古建築
  • 時代:清
  • 編號:7-0714
  • 登錄:2013年

歷史沿革

建築特色

  • 克勤郡王府位於新文化街(原「石駙馬大街」),東面為北京市魯迅中學。西北面有三條胡同:文華胡同文昌胡同察院胡同
  • 該府建於清朝順治年間。因為地處石駙馬大街,所以有人認為該府沿用了明朝勛戚舊宅或者石駙馬府改建而成。[1]
  • 克勤郡王府是清朝朝廷封給岳托後人的三處府第之一,規模在三處府第中最大。該府東與羅科鐸第三子諾尼的貝勒府相鄰。克勤郡王的後裔習慣上將西側的克勤郡王府(平郡王府)稱為「西府」,將東側的諾尼的貝勒府稱為「東府」。西府的面積較其他鐵帽子王府小,規模遠不及禮親王府鄭親王府等府第,但布局緊湊,建築精美。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為大影壁、府門、銀安殿、東西翼樓、後罩樓等建築。此外,該府西路還有三進院落。東路則由五個院落組成,有茶房、大書房、小書房、祠堂、花房等等,此外還有護衛、太監、奶媽居住的房屋等等。曹雪芹與平郡王福彭(清軍入關後的第一位克勤郡王慶恆的養父)是親戚,所以曹雪芹居住在北京時,經常在東府和西府走動。紅學專家推測,《紅樓夢》中北靜王的原型可能就是平郡王福彭。
  • 乾隆京城全圖》顯示,克勤郡王府的平面布局符合王府規制。銀安殿(正殿)面闊五間,前出丹墀,左、右配殿面闊五間。後殿面闊三間。後罩正房面闊七間。[1]
  • 該府前的新文化街路南的影壁尚存。該府原先的五開間的府門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拆毀,門前一對大石獅被搬走後下落不明,後來在府門位置建了一排簡陋平房,如今府門已恢復重建。府門本是五開間的青筒灰瓦大門,重建後改為綠鑲邊黃琉璃瓦頂的兩層門樓。該府前部僅存東翼樓,其他原有古建築已無存;後部的內門、後寢及東西配房、後罩房保存完整。西部跨院大部分原有建築也保留至今。[1]

大規模修繕工程

  • 21世紀初,克勤郡王府進行了大規模修繕,工程於2003年竣工。
  • 克勤郡王府總建築面積3717平方米。此次修復前,房梁糟朽、牆體變形、屋頂斑駁、獸件殘缺。五開間的府門原址已變成一排簡陋的平房,整個克勤郡王府很像大雜院。
  • 負責此次修復工程施工的北京長城建築工程總公司古建公司按照「修舊如舊」的修繕原則施工,由故宮博物院專家趙崇茂樸學林王仲傑現場指導。
  • 北京長城建築工程總公司古建公司除了整修全部現存建築之外,還依照清朝郡王府的規制復建了府門、東西配殿、西翼樓、前東西轉角房等903平方米的建築,基本恢復了該府的舊有風貌。[1][4]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克勤郡王府,北京清代王府建築與文化,於2013-02-26查閱.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9). 
  2. 阿力游北京——克勤郡王府,每日頭條,2019-03-03
  3. 西城區普查登記項目,西城文化網,2014-06-10. [2014-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4. 克勤郡王府恢復清代風貌,搜狐,2003年11月03日. [2013年9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