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交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交市電廠

古交市隸屬山西省太原市,地處北緯37°40′6″至38°8′9″,東經111°43′8″至112°21′5″之間,位於太原盆地以西、呂梁山脈主峰關帝山東翼、雲中山南端,東與太原市萬柏林區接壤,西與婁煩縣相連,南與交城縣清徐縣為界,北同陽曲縣靜樂縣毗鄰,是全國焦煤生產基地,也是呂梁山東麓的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連接省城太原和晉西北的現代化工礦城市。

歷史演進

春秋時,古交境域屬晉。

戰國時,屬趙,漢、魏、晉及北朝均為晉陽西陲。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析晉陽西境置交城縣,縣治在古交鎮

唐天授二年(691年), 交城縣治徙大陵莊(今交城縣城),以就驛道。先天二年(713年),析交城縣北境於今古交境域置盧川縣,縣治在今爐 峪口。開元二年(714年),撤盧川縣復併入交城縣。此後直到民國初年的1200多年中,古交境內無縣級建置。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日軍先後侵占了太原和交城縣城。隨着抗日戰爭形勢的發展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綏邊區(晉綏革命根據地)的開創,古交境內的建置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民國二十六六年(1937年)11月至翌年3月八路軍一二零師三五八旅挺進古交,發動群眾組建了半政權性質的陽(曲)交(城)邊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初創了革命根據地。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月至翌年,山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員公署在河口鎮成立,後移駐獅子河一帶,同時,山西省陽曲縣政府駐河口一帶,交城縣政府駐屯蘭川一帶[1]

從民國二十九至三十四年(1940年~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晉綏邊區第八分區專員公署(原山西省第二游擊區第八分區專員公署,1941年8月改稱為晉西北第八分區專員公署,1943年11月該稱上名)先是遊動,後長駐在屯蘭川關頭村一帶。交城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屯蘭川、 原平川一帶,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獅子河一帶。

民國二十六年(1946年)冬, 閻軍進占古交鎮、河口等地,並主建了古交行政管理區(縣級),旋即被根據地軍民摧垮。

民國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946年-1948年)7月,陽曲縣政府駐河口、曹坪、大南坪一帶。

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8月劃陽曲縣的嘉樂泉、閣上、梭峪、曹坪、 杏林坪、大南坪、河口與交城縣的河南、古交9個鄉,初置太原市河口工礦區、區領導機關駐河口鎮。同年11月上旬,又劃交城縣岔口、營立、姬家莊、鎮城底、原相、南頭、草莊頭刑家社8個鄉,連前共17個鄉,改制太原市古交工礦區

1971年8月, 婁煩縣的長足上大隊和雁門大隊劃歸本區[2]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古交撤區建市。

地形地貌

古交市地形複雜, 峰巒疊嶂,溝谷縱橫,外圍地勢較高,中部則逐漸低洼,形成盆地地貌。平均海拔1604米,西南之狐偃山標高為2100米,石千峰標高1600米,全市內標高近2000米的山峰有20餘座,千米以上的山峰則有70座。丘陵山地超過全市總面積的95%,而河谷平川尚不足5%。

氣候特徵

古交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全年日照數2808小時,年最高氣溫達40℃,最低氣溫為-20℃,年均溫9.5℃,年均降水量46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025毫米,蒸發量大於降水量,雨量集中在每年的7、8、9月份。冬春季節多風,最大風速7.2米/秒,風向多北西。結冰期從11月開始,翌年3月解凍,冰期約5個月。凍土深度0.5--0.8米。無霜期平均202天。

河流情況

古交境內主要河流為汾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較大的支流有獅子河、屯蘭川、原平川、大川河等。除汾河外,其它河流均為季節河,平時乾涸,雨季多有洪傾瀉。

礦藏資源

煤為古交市主要礦藏,含煤地層主要為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統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組,石炭系中統本溪組也含有不穩定的薄煤層或煤線; 煤田面積為717平方公里,分布在古交、河口、鎮城底3個鎮和河南、刑家社、草莊頭、原相、常安、姬家莊、梭峪、嘉樂泉、曹坪等9個鄉;儲量為98.3億噸,煤種有肥煤、焦煤、瘦煤、貧煤及熱變質無煙煤等,媒質良好,硫、磷灰分含量較低[3]

古交市已探明的鐵礦資源分布於11個鄉鎮,儲量約3000萬噸。同時還有錳鐵礦、黃鐵礦、銅礦、鋁土礦、石膏礦、石英石、石灰石以及花崗斑岩、大理岩、玉石以及稀有元素鍺、鎵、鈾等。

科學技術

2013年,全市R&D經費投入4832萬元,比去年增長13%,約占2013年全市GDP指標總量37億元的1.3%。年內全市有24戶企業進行了專利申報,全年完成專利申報155件。實施科技園區1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1項,實施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重點成果轉化項目1項完成任務的100%。認定科華納米聚晶金剛石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為民營科技企業。2013年申報國家級項目1項,申報省級項目13項2013年,實施的3個國家級項目已全部完成,其中設施蔬菜標準化建設項目已經國家科技部驗收合格。完成省級項目2項,實施太原市計劃項目1項。全市推廣農業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11項,引進新品種和優良品種34個,項目的實施對引領現代農業發展、企業科技創新、科技成果快速轉化、促進轉型跨越發展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教育文化

2013年,全市普通中學20所,其中:高級中學2所,初級中學1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小學54所,幼兒園34所。小學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畢業生數108人,招生人數473人,在校生2687人。農村留守兒童畢業生12人,招收人數26人,在校人數310人。

2013年,全市共有音樂、戲劇、書法、舞蹈、美術、鑼鼓、攝影、楹聯等文化協會10個,協會會員共500餘人。業餘戲曲文藝 表演團體4個,群眾性的問題活動隊伍47支,2600人。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宮1個。文化站14個,農家書屋146個,全是公共圖書館藏書283618冊。網吧38家,歌廳12家,書店11個,音像店3個,打字、複印經營戶25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1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省級非遺1項,太原市級非遺1項,古交市級非遺14項,武四新非遺傳習所1所,武四新是古交市第一個太原市級非遺項目傳承人。

2013年,廣播電視台1座,廣播節目2套(轉播1套,古交市廣播節目1套),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3座。電視節目共4套(轉播中央電視台節目3套,古交市電視台節目1套),一百瓦以上的電視發射和轉播台1座,全市廣播覆蓋率為90%以上,電視人口覆蓋率90%以上。

交通路線

古交市有太古嵐鐵路太佳公路穿越全境。太古高等級公路全線通車,擴展了古交與外界的聯繫,使古交和太原飛機場之間的距離縮短為60公里,境內公路通車裡程586公里。

截至2013年末,全市公路線路里程98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4.5公里。公路密度 62.47公里/百平方公里。

旅遊景點

千佛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寺座落於古交[4]

市區南端,兩川相夾,背山臨水,左有鐘樓壯其威,右有井泉毓其利,面對寨亭,廟貌莊嚴古樸,距今約有千年歷史。因共有石雕像千餘尊,故名千佛寺。1983年被列為太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泉寨:位於古交市中心,南依千佛寺,東靠市民廣場,占地面積15公頃,因有淙淙泉水常年不息而得名。

藝術民俗

民間藝術:清末明初,民間藝術有古交鎮的鐵棍、旱船、竹馬、 張三推車;草莊頭、營立村的花鼓;李家社、白岸、曲坪村的秧歌踩街。40年代,屯蘭的關有、頭等地由晉北傳入扭秧歌、打霸王鞭。60年代,古交鎮等村示由外地傳入高蹺、大頭娃、 牛斗虎、舞獅子等。

民間遊戲:古代勞動人民在勞動之餘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遊戲,如:打瓦、遞方、捉漢奸放風箏、 踢毽子、老虎吃羊鷹撾小雞、跳繩、摔跤、打陀螺結牛槽、叼羊骨等,這些娛樂方式極大地豐富了勞動人民的精神生活。

著名人物

徐師曾,清江西省新建人,曾任古交巡檢司。

折遇蘭,字佩湘,號霽山,清陽曲縣南溝村(今本市草莊頭鄉南溝村)人,著有《折霽山文稿》,《看雲山房詩草》等。

閻廣居,字子仁,號 安亭,清陽曲縣河口村(今本市河口鎮)人,著有《力恕堂全集》、《格言錄》,均刊行於世[5]

邢陰氏,女,清道光、同治年間交城縣河北都盤道村(今嘉樂泉鄉盤道村)人,其父因醫術精湛聞名鄉里,邢陰氏自幼秉承家教,及長工詩善書,尤精醫術。

張起鵬(1906年~1944年),字子翔,交城縣西曲村(今古交鎮西曲村)人,1944年,日軍侵華勢力已成強弩之末,他避居太原,任教於工業職業學校。受人誣告,被日本憲兵隊抓捕入獄而慘遭殺害。

梁存地(1919年~1944年), 陽曲縣西莊村人。出身於貧農家庭,1937年投身與抗日救亡運動,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建立了村黨小組、黨支部,任小組長、黨支部書記,領導群眾進行抗日鬥爭。

康禿則(1922年~1946年), 交城縣張山圪垛村(今常安鄉張山圪垛村)人。1940年初,他參加了民兵。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村民兵隊長,帶領民兵堅持對敵鬥爭。

趙士文(1909年~1954年),交城縣武家莊村(今姬家莊鄉武家莊)人,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接受中共交城縣委的指示,動員群眾集資入股,與交城縣貿易部門聯辦藥店。

康生瑞(1919年~1974年),原名康心寬,古交鎮李家社村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後勤部工程隊副隊長。曾榮立三等功一次,被評為五好幹部,1966年晉升為工程師。

城市排名

2018年8月,煤炭工業網公布2017年全國原煤產量千萬噸以上縣市名單,古交市原煤產量1599.62萬噸,排第47名。

民間工藝:古交的民間工藝也是非常豐富的,如麵塑、刺繡、剪紙等常常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

視頻

古交市相關視頻

古交宣傳片成
古交文化宮臨縣秧歌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