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攻擊三峽大壩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攻擊三峽大壩論
圖片來自hk01

台灣攻擊三峽大壩論台軍攻擊三峽大壩論中國大陸方面相關報道中,不使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國軍」之類的正式名稱,而稱「台灣」、「台軍」,即否認中華民國的國家性。涉及中華民國政府相關機構時,亦不直接使用「台灣國防部」替代「中華民國國防部」,原因自中國大陸「一個中國」政策,避免「兩國論」。

兩岸三地自2002年即已出現,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國軍預備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衝突中,攻擊三峽大壩、造成潰壩、毀滅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輿論觀點。由於水壩並非軍事建築,若對其進行軍事打擊,除了極具道德爭議以外,還違反了《1949年8月12日日內瓦四公約關於保護國際性武裝衝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定書(第一議定書)》的明文規定。

中國大陸作者中國大陸作者河內文章原文:大壩與船閘[……]台灣輿論在1999年提及過攻擊三峽大壩的泄洪孔和導流孔,但是台灣軍方對此並沒有過多言論。}}指,台灣輿論在1999年提出此類觀點,台灣軍方無反應。2004年5月,美國國防部在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中國軍力報告》中明確提出這一觀點。6月7日,美國《國防新聞周刊》進行報道公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1]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劉源[2]即進行斥責。

中國大陸和媒體普遍相信台灣已對三峽大壩進行情報收集和軍事攻擊準備,亦在2004年4月份抓獲實地勘測大壩的台灣特工。雖然時任中華民國參謀總長李傑上將和國防部副部長蔡明憲2004年6月相繼針對美國國防部提議回應,台灣有能力完成此類軍事攻擊,但他們並不承認台灣軍方以三峽大壩為軍事攻擊目標。此後,這一觀點成為台灣政客和民眾對兩岸軍事衝突的「典型假想形態

2018年1月,淡江大學整合戰略中心執行長蘇紫雲進一步細化觀點,提出兩枚中程導彈即可炸毀三峽大壩。中國大陸官媒環球網,先後評價為蘇紫雲以及台獨分子泛綠陣營<「白天做夢」。台灣人士描述,以擊毀三峽大壩的方式,有可能幫助軍事相對弱勢的台灣快速結束戰爭或達到兩岸軍事的恐怖平衡,但是必然會遭到嚴厲的反擊。台灣火箭科學家、雄風飛彈專案總工程師張誠則形容為「不對稱作戰」。

軍事攻擊方式和潰壩假設

三峽大壩建設前,中國大陸政府已論證三峽大壩受軍事攻擊、潰壩的後果。最終結論,潰壩會對大壩下游局部地區造成嚴重損失,但不會對荊江(長江中游)兩岸造成毀滅性災害。而在兩岸三地輿論中,一直存在三峽大壩潰壩、毀滅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假設(參見:三峽大壩潰壩假設)。到2020年時,已演變為三峽大壩即將潰壩論

台灣《蘋果日報》的報道指,中國大陸在2001年911事件後,開始關注三峽大壩的安全問題。中國大陸媒體報道中,歸納的四種可能性較大地、攻擊三峽大壩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李潤田、石丁. 軍方:台軍炸三峽大壩是反人類罪 必招毀滅打擊. 新浪網,來源:《環球時報》. 2004-06-11 [2020-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2) (簡體中文). 
  2.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劉源:三峽大壩摧不垮(06/16/2004).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網站,來源:中國青年報(2004-06-16). 2004-06-23 [2020-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2)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