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汝功元日感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和元汝功元日感懷》是宋代詩人郭印的作品之一。
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如今詩歌按照不同的表現形式分為白話詩和舊體詩詞,白話詩更多稱為新詩或自由詩,但「詩詞」連稱時一般指舊體格律詩、詞[1]。
“ |
時少喜節物,常恨春來遲。 而今新年至,懷抱不勝悲。 兒童薦椒酒,未飲增長欷。 陝洛果何罪,半世戎馬嘶。 坐令冠蓋流,星散鳥擇棲。 回頭望鄉國,淚雨秋恓恓。 我公關中豪,志氣青雲齊。 誓當剪豺狼,不復問狐狸。 夫何丘壑間,從事酒與詩。 煙塵要一掃,櫜弓臥鼓鞞。 天下維泰山,置器安不危。 廓廓大丈夫,功勳千載奇。 |
” |
— [宋]郭印 |
詩歌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精煉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建築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和着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這個定義性的說明,實際上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
第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第二、抒情言志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第四、語言的音樂美。
詩歌語言特別要求富有音樂性,音樂美可以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詩歌語言的音樂性因素,包括節奏、音調、韻律等。詩句要求節奏鮮明、音調和諧,符合一定韻律,吟誦動聽感人,具有音樂美[2]。
作者簡介
郭印,字不詳,史籍無傳。據本集詩篇知其晚號亦樂居士,成都(今屬四川)人。二十歲入太學肄業。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進士。歷攝銅梁縣,知仁壽縣,州府管庫,學校教官,亦任過短期朝官。積階至左請大夫(《文定集》卷一五《與陳樞密書》)。官終知州(《宋元學案補遺》卷四)。一生活動主要在蜀地。高宗紹興四年(一一三四)前後即在故鄉雲溪營別業,後即退老於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雲溪集》,不見宋人着錄,且於明代失傳。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十二卷。郭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爲底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視頻
和元汝功元日感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豆丁網,2019-11-16
- ↑ 詩歌的特點,天奇教育,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