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善息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善息堂
圖片來自udn

善息堂暨善息寺是一座位於土城,主祀呂仙祖的道教廟宇。

起源 

1954年,蘇曾月蕊女士身體有恙,受呂仙祖(字洞賓)庇佑康復之後成為乩身,乃設堂為眾生消災、解惑。 並於1965年10月25日動土興建


創辦宗旨

蘇女士之後人將善息堂暨善息寺之精神融於CHEER之英文字中,字母分別代表不同含意

  • C為Culture,有文化之意,也意味著善息堂暨善息寺及其主祀的呂仙祖屬於台灣民間的宗教文化之一
  • H為Health,代表健康,善息堂暨善息寺座落為環境清幽的南天母山區,係鼓勵眾生多多簇擁山林,養生健康
  • E為Ecology,代表生態,蘇女士之後人偕同祖田裡之仕紳,將原有之月蕊庭保存並稍加改建為水生態親子公園,為生態保育盡一份力
  • E為Education,譯為教育,秉持著生態教育傳承之理念,在宗教林立的台灣,很遺憾少數宗教並沒有將人導入正途,善息堂暨善息寺也將宗教之能量極大化
  • R為Religion,即代表宗教,在呂仙祖之眾多信徒心中,善息堂暨善息寺也是一個宗教性質的場所

建築

善息堂暨善息寺建築共有五樓,主要以紅磚構成

  • 五樓正殿奉祀呂仙祖
  • 四樓為佛祖殿(原善息寺)
  • 三樓為多功能會議廳,為教育推廣及學術研習場所,不僅自用亦對外出借
  • 二樓為齋房(建造中預計107年完工)
  • 一樓開山住持紀念館(建造中)

周邊

  • 八角亭:位於龍門之側邊,供民眾休憩之用;亭旁泥塑龍口處,是的源頭,庇佑水聲長在,眾生平安棲身
  • 虎門走出去可以看見石砌駁坎,坎面多種植物欣欣向榮
  • 蜿蜒小徑走向六角亭的土地公,亭畔梯狀的土階,依山建築的溜滑梯,在在顯示運用維護土地的智慧與創意
  • 媽祖田水生態親子公園:又名月蕊庭,欣賞[月圓天心,奇樹華滋]的美麗天地。再聆聽龍泉溪從林蔭深處迤邐而出,先會三峽河,再匯大漢溪,加入淡水河系,帶著四面八方善男信女,迎向遠方
    • 民國105年8月14日舉行媽祖田水生態親子公園開工典禮,意欲替區域保留一塊淨土。並於同年11月26日舉行水生態親子公園整修工程謝土暨啟用典禮
  • 澄淨緣(規劃與建置中):位於善息堂暨善息寺主體四、五樓側邊,澄靜緣中洗淨塵思,環翠好風化去俗慮,藍天綠地滿滿情誼,孚佑帝君聖尊常常護佑。浮生半日三五好友來此閒游,品香茗、喝咖啡,享受在地風味美食,人生之樂樂無窮!
  • 鍾家茶園:位於善息堂暨善息寺旁的鐘家茶園,自有茶園,自製手工茶油,受到許多遊客及在地人的喜愛,鐘老闆是社區的活百科,對於媽祖田的人、事、地、物更可說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在鍾家古厝喝著茶,親切的鐘先生述說媽祖田的故事,笑古談今,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頗有不知歲月,贏得清閒的感覺。

呂仙祖

呂洞賓,原名呂嵒,字洞賓以字行,道號純陽子,綽號回道人中國道教仙人八仙之一,五恩主之一,五文昌之一,全真派五陽祖師之一、鍾呂內丹派和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同時也是託夢科考文具淘金礦業理髮及斬爛桃花之神,亦有醫神武神財神的性質。唐德宗貞元十四載丙子年農曆四月十四(798年5月4日)生於蒲州河中府永樂縣招賢里(今山西省芮城縣永樂縣招賢村),為唐朝禮部侍郎呂渭之孫。

尊號

民間

民間百姓敬仰呂洞賓道術高超,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故被信徒尊稱為呂仙呂祖呂仙祖純陽道祖純陽祖師孚佑帝君。北方稱之為呂仙翁閩南台灣民間信仰俗稱其為呂仙公,簡稱「仙公」、「仙公祖」。

扶鸞的信眾則時常稱之為呂恩主,與關帝君張司命王靈官岳鄂王合稱為「五恩主」。

官方

中國歷史朝廷封:

宋朝宋徽宗宣和元年封「妙道真君」(一作:妙道真人)。

元朝元世祖至元六年封「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加「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宗教

道教依不同宗派而尊稱為:「雷霆太行大天師」、「靈寶純陽一炁華蓋文德掌道真君」、「廣濟正道妙通宏仁普惠帝君」、「興行妙道天尊」、「興隆大道護國濟民玄元廣法天尊」。甚至有「一陽真聖三臺選仙總管五雷化育七星高居九梵道法玄明仁極無上大天尊」之號。在全真道中,是五陽祖師中的純陽祖師

普稱「玉清內相金闕選仙三曹主宰興行妙道天尊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通稱為純陽祖師孚佑帝君

生平

范致明《岳陽風土記》記載呂洞賓出身門閥,曾祖為浙江東道節度使呂延之,祖父為禮部侍郎呂渭,父為海州刺史呂讓

唐德宗貞元十四載丙子年(798年5月4日)生於蒲州永樂縣,禪宗馬祖道一見到就說:「此兒骨相不凡,自市風塵物處。他時遇盧則居,見鍾則扣,留心記取。」寓意是遇廬山就隱居,遇到鍾離權就出家修道。自小聰明過人,日記萬言,過目成誦,出口成章,長大後「身長八尺二寸,喜頂華陽巾,衣黃欗杉,系一皂鞗,狀類張子房,二十不娶」。

年輕時曾經兩次應考不第,後中進士,為官一段時間,曾兩度擔任縣令[1],不久因厭官場生活而棄官入道,隱居山林。一次游長安酒肆,遇正陽真人鍾離權。經過「十試」後,鍾離權「授以金丹之道,因得道法」。曾向鍾離權學習金丹之道、向崔希範學習內丹之法、向火龍真人學習天遁劍法、向苦竹真人學習驅使鬼神之法。

一般說法,呂洞賓五月十八日在江南四大名樓中的黃鶴樓得道飛昇,洞賓得道升仙後,嘗稱:「人能忠於國,孝友於家,信於交友,仁於待下,不慢自心,不欺暗室,方便濟物,陰騭格天,則人愛之,鬼神敬之,即此一念,已於吾同,雖不見吾,猶見吾也。」又說「能識人者為神,能自識者為仙,所謂神仙得道,於人善惡已知。善者雖不見我,如見我也;惡者見我無益。」[2]

參考文獻

  1. 呂洞賓,道教八仙之一. [2014-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2. 中港慈惠堂-孚佑帝君. [2016-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