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外陰腫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外陰腫瘤
外陰腫瘤
原圖鏈接

就診科室 :婦產科

發病部位 :外陰

常見病因 :病毒、細菌、滴蟲、真菌等

常見症狀 :白斑、結節、潰瘍、瘙癢等

外陰腫瘤指生長在外陰部的各種腫瘤。根據腫瘤的性質可分為良性及惡性兩類。良性外陰腫瘤主要有平滑肌瘤、纖維瘤、脂肪瘤、乳頭瘤、汗腺瘤、神經纖維瘤、淋巴管瘤及血管瘤等;惡性腫瘤以外陰鱗狀細胞癌為最多見,占外陰癌的90%,其餘還有外陰黑色素瘤,外陰基底細胞癌,前庭大腺癌等。 [1]


病因

外陰腫瘤病因
原圖鏈接
外陰腫瘤
原圖鏈接

外陰感染

如性傳播性疾病,病毒、細菌、滴蟲、真菌等,月經引起的外陰炎。外陰是初發部位和好發部位。

機械刺激

外陰腫瘤
原圖鏈接

如不良衛生習慣、外陰污垢、內褲太緊、汗漬刺激等。

過敏性外陰炎

由洗滌劑、化妝品、陰莖套和藥具等引起的過敏皮炎。

陰道內異物

長期安放子宮托、異物殘留陰道而感染刺激外陰,發生腫痛。

尿液與糞便的刺激

尿疾、糞便、糖尿病患者的糖尿刺激。

全身疾病

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丘疹性銀屑病等。

外陰惡性腫瘤

外陰癌、陰道癌等。

外陰巴氏腺膿腫

不明原因的外陰痛

外陰前庭腫痛伴尿頻、尿急、尿病綜合徵,發病機制不清楚。

外傷後血腫

也可引起較嚴重的腫痛。 [2]


臨床表現

外陰腫瘤<be>原圖鏈接
外陰腫瘤症狀
原圖鏈接

早期信號

(1)白斑外陰部有微小、光潤的白色斑點或條紋,後相互融合成肥厚而有光澤的乳白色斑,觸摸時有硬結、粗糙之感。

(2)結節外陰部有黃豆大小的結節或乳頭樣腫物,同時其周圍伴有瘙癢。

(3)潰瘍若女性外陰部出現久治不愈的凹陷硬底潰瘍,且伴有疼痛、出血,多為女性外陰癌信號。

(4)瘙癢在排除念珠菌感染、陰虱、疥瘡、陰道滴蟲病等引起的女性外陰瘙癢症後,若外陰瘙癢久治不愈而又查不出原因,呈頑固性奇癢者,應考慮到女性外陰癌。

良性腫瘤

外陰腫瘤症狀
原圖鏈接

外陰良性腫瘤較少見,主要有乳頭瘤、纖維瘤、脂肪瘤、汗腺瘤等。

(1)乳頭瘤多發於大陰唇或陰阜的單個腫塊,表面有細而密的乳頭,質地略硬。惡變率高。

(2)纖維瘤多發於大陰唇單發的硬性結節,並逐漸長大成為帶蒂的實質性腫瘤。

(3)脂肪瘤來自於陰阜及陰唇部的脂肪層,大小不等,生長緩慢,較柔軟。一般無症狀,惡變的可能性小。但可因其體積較大而有行動不便或性交困難等。

(4)汗腺瘤來自於大陰唇及會陰部的大汗腺,一般為1~2cm大小。腫瘤生長慢,無症狀。少數可有癌變。

惡性腫瘤

外陰鱗狀上皮癌是最常見的外陰惡性腫瘤,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多發於陰唇、陰蒂和會陰處。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但與性病(如尖銳濕疣、淋病、梅毒和陰道滴蟲病)共存率高;由病毒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發展為浸潤癌;與機體的免疫功能低下或損害有關,如腎移植後、紅斑狼瘡等;外陰營養不良和外陰濕疣均可發展為外陰鱗癌。

早期局部出現小而硬的結節腫塊潰瘍,常伴有疼痛或瘙癢;晚期為典型的糜爛,腫塊或不規則的乳頭狀瘤,顏色可呈白色、灰色、粉色或有黑色素沉着,一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增大,質硬而固定。當腫瘤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可出現尿頻、尿痛、排尿困難、排便困難等。但多數患者病變前已有多年的外陰瘙癢史,晚間為重;外陰白色病變等。 [3]

檢查

外陰腫瘤<br。原圖鏈接

常規陰道細胞學塗片檢查,有助於發現外陰腫瘤患者是否伴發陰道癌、宮頸腫瘤或宮體癌。而細胞學塗片檢查對外陰腫瘤的診斷約有50%的陽性率,直接從病變部位刮取材料或局部組織印片作細胞學檢查可提高陽性率。 [4]

診斷

對於外陰瘙癢白斑尖銳濕疣等經一般治療無效,尤其是發生小結節、潰瘍或乳頭狀贅生物等,應警惕有發展或已成為外陰腫瘤的可能。因此,必須及時行局部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病理組織切片檢查是外陰腫瘤診斷的主要依據,取材時務必得當,宜在可疑腫瘤組織的非壞死處活檢,以免遺漏診斷。對於活檢結果可疑者,應再次取較深部組織檢查。 [5]

鑑別診斷

外陰白色病變外陰潰瘍外陰乳頭狀瘤外陰硬化性萎縮性苔蘚外陰肉芽腫外陰結核等,大體與外陰腫瘤不易鑑別,須在甲苯胺藍染色後進行活檢,明確診斷以資鑑別。 [6]

治療

外陰腫瘤治療
原圖鏈接

治療大致有藥物激光放療手術方法。針對外陰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為主,輔以放射治療與化學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用5%的5-氟尿嘧啶軟膏塗於病灶處,但失敗率為50%。抗癌藥可作為較晚期癌或復發癌的綜合治療手段。為提高局部藥物濃度,也可採用盆腔動脈灌注給藥。

手術治療

手術為首選方法,採用外陰廣泛性根治術和雙側腹股溝深、淺淋巴結清除術,療效良好。

放射治療

外陰癌放療指征為:①不能手術或手術危險性大的,癌灶範圍大不可能切淨或切除困難。②晚期病例先行放療,待癌灶縮小後,行較保守的手術。③復發可能性大,如淋巴結、手術切端癌細胞殘留,病灶靠近尿道及直腸近端,既要保留這些部位,又要徹底切除病灶者,可加用放療。放療採用體外放療與組織間插植放療。 [7]

參考來源

  • 李成志,杜永洪,曹友德等.   晚期外陰腫瘤的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實驗研究. 《 中國超聲醫學雜誌 》 , 2002  
  • 王昀,馬亞琪,劉愛軍等.   WHO(2014)陰道,外陰腫瘤組織學分類. 《 CNKI 》 , 2014  
  • 陳保國,喬群,黃渭清,趙茹等.   縱形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修復外陰腫瘤術後缺損創面. 《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誌 》 , 2010  
  • 武昕,崔丹丹.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外陰腫瘤. 《 CNKI 》 , 2010  
  • 東敏,劉建華,阮正一.   ODC和CD105在良性,癌前和惡性外陰腫瘤中的表達及意義. 《 vip 》 , 2015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