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多花勾兒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多花勾兒茶(學名: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 Brongn.)是鼠李科勾兒茶屬植物,狀或直立灌木;幼枝黃綠色,光滑無毛。葉紙質,上部葉較小,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至與卵狀披針形。花多數,通常數個簇生排成頂生寬聚傘圓錐花序,或下部兼腋生聚傘總狀花序。核果圓柱狀橢圓形,長7-10毫米,直徑4-5毫米;果梗長2-3毫米,無毛。花期7-10月,果期翌時年4-7月。 多花勾兒茶根入藥,有祛風除濕散瘀消腫止痛之功效;農民常用枝作牛鼻圈;嫩葉可代茶。 多花勾兒茶是優良的觀果樹種,萌芽能力強,耐修剪。其枝葉光亮,柔枝輕盈,頗具特色。金秋時節,碩果纍纍,紅艷繽紛,是優良的觀果植物。公園點綴、花壇造景等均可使用,在城市森林景觀營造中可作灌木層配置。 [1]

中文名/學 名:多花勾兒茶/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 Brongn.

別 稱/:勾兒茶牛鼻圈牛兒藤金剛藤扁擔藤扁擔果牛鼻角秧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鼠李目/棗族

多花勾兒茶原圖鏈接圖片來源百度網
多花勾兒茶原圖鏈接圖片來源百度網

勾兒茶簡介

【出處】《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Gōu ér Chá

【別名】牛臠子鐵包金烏梢蛇

【來源】為李科植物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態】藤狀灌木,高約2米,全體無毛。小枝黃綠色。葉互生,卵形,長3.7~7厘米,寬1.8~3厘米,先端鈍而有小銳尖,基部渾圓或微心形,上面禿淨,下面常有極微小的乳突點,側脈9~12對;葉柄長1~2厘米。圓錐花序頂生,長6~20厘米;花白色,具曬,3~5朵聚生,間有單生的;萼長約2毫米,裂片三角狀披針形。果矩圓形,長約8毫米,寬約3毫米。花期冬季。


【性味】味微澀,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濕,活血通絡,止咳化痰,健脾益氣。治風濕關節痛腰痛痛經肺結核瘰癧小兒疳積肝炎膽道蛔蟲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附方】

  1. 治風濕關節痛,腰痛:勾兒茶二至三兩,燉豬蹄一個或雞蛋二個吃。
  2. 治肺結核咳嗽,內傷咳血,肝炎:勾兒茶一至二兩,水煎服。
  3. 治膽道蛔蟲:勾兒茶二兩,水煎加糖服。
  4. 治跌打損傷,蛇咬傷:勾兒茶適量,酒浸外擦。

【摘錄】《*辭典》


勾兒茶的功效和作用

補脾利濕舒筋活絡調經止痛。根、根皮:風濕性關節炎黃疸型肝炎胃脘痛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小兒疳積,痛經;外用治跌打損傷,急性結膜炎,多發性癤腫。


勾兒茶的副作用和食用禁忌


暫無


勾兒茶的的泡法

根1~2兩;根、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貼敷患眼。


產地生境

分布於印度尼泊爾不丹越南日本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長於海拔2600米以下的山坡、溝谷、林緣、林下或灌叢中。

耐陰喜濕、喜涼爽的氣候環境。常見的伴生喬木有化香、黃連木白檀賽山梅山槐苦木及栽培的殼斗科植物等,

常見的伴生灌木有野山楂算盤子酸棗野花椒等,伴生草本有白鮮皮茜草白頭翁長冬草白茅等。 [2]


主要價值

多花勾兒茶根入藥,有祛風除濕散瘀消腫止痛之功效;農民常用枝作牛鼻圈嫩葉可代茶 。多花勾兒茶是優良的觀果樹種,萌芽能力強,耐修剪。其枝葉光亮,柔枝輕盈,頗具特色。金秋時節,碩果纍纍,紅艷繽紛,是優良的觀果植物。公園點綴、花壇造景等均可使用,在城市森林景觀營造中可作灌木層配置。[3]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 3.1——無危(LC)。[4]

視頻

參考文獻

  1. |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2. [毛斌斌,俞浩,劉漢珍,方艷夕,周麗麗.鳳陽縣勾兒茶屬植物資源調查[J].安徽農業科學,2014,(第36期):12895-12897]
  3. [杜天真主編.主要園林綠化觀賞樹種培育技術[M],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9月,第126-128頁]
  4. |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