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揭牌儀式)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直屬國有企業[1]

集團公司是國家首批57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1998年國家決定實施天保工程,其是試點企業之一。擁有大型森工採運企業為主的13個子公司,12個專業公司和2個參股公司。林業人口35.8萬人。主要產品生產能力,木材544.4萬立方米,衛生筷子6.4萬立方米,人造板7.8立方米,築路505公里,房屋施工面積25萬平方米。林區經濟狀況日益好轉,1999年林業企業實現扭虧增盈,2001年經濟指標優於往年,林業集團經濟狀況呈上升的趨勢。

歷史沿革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建設大興安嶺東北坡。將內蒙古呼倫貝爾盟[2]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行政區一部分,黑龍江省黑河專區呼瑪縣和嫩江縣行政區一部分,劃歸會戰區。1964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在大興安嶺會戰區成立大興安嶺特區人民委員會(省轄市級),受會戰指揮部和行政區所在省(自治區)雙重領導,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龍江省政府領導。各林業公司設區政府,林場設鄉(鎮)政府。是時,特區轄有松嶺區、新林區、塔河區。

1965年1月,林業部在大興安嶺會戰區設立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與大興安嶺特區政府實行政企合一管理體制。

1966年4月20日,將黑河專區呼瑪縣「嫩漠公路」以北和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東南部劃歸大興安嶺特區行政區。

1967年11月26日,大興安嶺特區人民委員會改為大興安嶺特區革命委員會。

1968年4月,設呼中區。

1970年4月1日,大興安嶺特區改為大興安嶺地區。將原屬黑河地區的呼瑪縣和原屬呼倫貝爾盟的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全建制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原屬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業局劃歸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隸屬於黑龍江省林業總局。1970年8月5日,設古蓮區和阿木爾區。

1977年3月,設圖強區。

1979年5月30日,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鄂倫春自治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原屬鄂倫春自治旗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仍由大興安嶺地區管轄,原屬地權不變。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業局劃歸牙克石林管局。同年6月,大興安嶺林管局改為林業部直屬企業。

1980年9月4日,大興安嶺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成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198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塔河縣,以塔河區和呼瑪縣的開庫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為其行政區域,駐塔河鎮;同意設立漠河縣,以阿木爾、圖強、古蓮3區,呼瑪縣的漠河、興安2公社為其行政區域,駐西林吉。塔河、漠河兩縣均由大興安嶺地區領導。

1982年3月6日,大興安嶺林管局企業管理體制(計劃、財務)單獨運作,仍直屬林業部,與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合署辦公。

1986年1月29日,國務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達奇區為級區建制。

1987年,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由黑龍江省代管。

1996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仍與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合署辦公。

2020年4月2日,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成立,結束了由黑龍江省代管的歷史

視頻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 相關視頻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防火線上的「女騎士」
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