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宿武陽即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宿武陽即事》是盛唐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第一人,「興象」創作的先行者,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1]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他的旅遊詩描寫逼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2]寫得氣勢磅礴,格調渾成。

孟浩然有《孟浩然集》三卷,是唐代王士源所編,該書共收藏了孟浩然二百十八首詩,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1975年 台北學生書局出版游信利《孟浩然集箋注》。 1988年 巴蜀書社出版李景白《孟浩然詩集校注》。199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徐鵬《孟浩然集校注》。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佟培基《孟浩然詩集箋注》[3]

宿武陽即事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年),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4]

孟浩然紀念館2003年新建,在襄陽市東南15公里處襄州區東津鎮境內的鹿門山[5]。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的鹿門寺,魏晉以來曾是佛教勝地和文人雅士的聚集地。漢末名士龐德公、唐代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棲隱於此。鹿門寺現保存有石鹿、龍頭噴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築和宋、明、清三代碑刻,並有龐德公採藥棲身洞、孟浩然亭、伏虎亭、望江亭等16個景點-,群山環繞,清泉涓涓,周圍的森林面積2600餘畝,森林覆蓋率92.5%,已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6]

視頻

宿武陽即事 相關視頻

古代文人墨客之孟浩然
孟浩然簡介小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