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帕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霍伊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帕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

國籍: 蘇聯

出生地: 白俄羅斯

職稱: 設計師

帕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俄語:Па́вел О́сипович Сухо́й,白俄羅斯語:Па́вел Во́сіпавіч Сухі́,羅馬轉寫:Pavel Osipovich Sukhoi;1895年7月22日-1975年9月15日),蘇聯最有成就的飛機設計師之一,蘇霍伊設計局的創始人。 擔任總設計師達33年之久,一生共主持設計了50多種新飛機,其中34種進行了試飛,為蘇聯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設計局在最初10年中設計的飛機絕大部分沒有投產,更遭到被關閉的厄運。但這一切沒有使他低頭。1953年,設計局重新開張。他兩次獲得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曾被選為蘇聯最高蘇維埃第5-8屆會議代表,是國家獎金和列寧獎金的獲得者,並曾多次獲得勳章和獎章。[1]

飛行之夢

蘇霍伊1895年7月22日出生於白俄羅斯的一個小鄉村里。1900年蘇霍伊的父親被任命為當地戈米爾鎮鐵路小學的校長。於是他全家都遷到了鎮上。父親不但對工作兢兢業業,而且喜愛藏書。蘇霍伊從小就喜歡讀書,父親的藏書大多數他都讀過。蘇霍伊家裡的學習氣氛非常濃,每到晚上,全家都圍坐在桌旁讀書看報。為了培養和教育下一代,父親還提議辦了一個家庭雜誌:《年輕的新一代》,每個家庭成員都是這個雜誌的撰稿人。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習氛圍為蘇霍伊的成長打下了基礎 。

蘇霍伊上中學四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一架飛機突然掠過蘇霍伊的故鄉戈麥爾城上空。他回憶說:"飛機已經掠過城市上空,消失在一片樹林背後,可是我們仍然着迷似地站在那裡,凝視着飛機消失的方向。從那時起,飛機就在我心中縈繞。"後來他把製作飛機模型作為他最大的愛好。 十九歲那年,他中學畢業得到畢業證書後,考入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系,然而,他多次聽人說,莫斯科高等技術學院優秀的航空科學專家尼古拉·耶戈洛維奇·茹科夫斯基講課出色,就轉學到這個古老的教學基地。蘇霍伊非常幸運地聆聽蘇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的講課。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蘇霍伊未來的事業。

過蘇霍伊在這裡只讀了一年,就應徵入伍,捲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巨大的絞肉機中去了。在彼得羅夫士官學校一年速成之後,蘇霍伊被派往西北前線,兩年後晉升為團里機槍連連長的副官。在前線,蘇霍伊親身體驗到了當時的俄軍裝備還很落後.並看到了空軍的重要作用。從此 他立志投身航空事業,並發誓要研製作戰飛機。"十月革命"勝利後,他回到家鄉。當時的生活非常艱難,蘇霍伊在一次去鄉下購買食品的途中不幸感染上了斑疹傷寒,大病了一場。真是禍不單行,在他的傷寒病情剛剛有所好轉時,又得了猩紅熱。由於當時的醫療條件所限,蘇霍伊的病拖了很長時間,最後落下了喉嚨發音困難。青少年時代的蘇霍伊有着很高的音樂天賦,非常喜歡唱歌.但是經過這次大病之後,蘇霍伊不僅不能夠再唱歌了,而且有時連說話都困難,說話聲音極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以後的蘇霍伊給人的印象是:總是勘于思考,從不誇誇其談。

助手生涯

1920年,蘇聯蘇維埃政府決定:大學生可以返校繼續學習。1921年秋.蘇霍伊回到莫斯科高等技術學院繼續學習。還是老地方,但已去掉了帝國的字樣。這就是後來的莫斯科國立鮑曼工學院和現在的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當時的生活極其艱苦,到了冬天,大學生們成天都必須蜷縮在大衣里,邊呵着氣搓着手,邊聽老師(也包括茹科夫斯基教授)講課。為了勤工儉學,課餘時間裡還得去火車站卸貨,去莫斯科河碼頭干體力活,以便能夠掙些錢來維持生活。蘇霍伊住在集體宿舍里,由於房間狹小,大家只能輪流睡在地板上。這種艱苦的生活和環境鍛煉了蘇霍伊的忍耐力、不向困難低頭的頑強作風和自我控制能力。

1924年,蘇霍伊還沒有畢業,就開始在中央流體力學研究院一面當製圖員、一面在安德烈·圖波列夫指導下做畢業設計。一年之後.蘇霍伊完成了一架300馬力的單座殲擊機的設計方案,井以此為題通過了畢業設計答辯。當時的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院和圖波列夫設計局尚未分家,因此一畢業,蘇霍伊就到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院擔任設計師,留在圖波列夫身邊工作。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院不僅從事空氣動力學研究,還涉及水動力學研究。在圖波列夫時代,蘇霍伊不僅參加了很多重要的飛機設計,還參加設計了海軍的魚雷艇,一些型號一直服役到二戰後的50 年代初期,但蘇霍伊的志向在天上。 由於在工作中有出色表現,蘇霍伊的逐漸被顯示出來,不但得到了圖波列夫的重視,經常讓其擔當重任,而且一個以蘇霍伊為核心的飛機設計集體正逐步形成。

1930年,蘇霍伊擔任中央流體力學研究院飛機研製部第四設計小組的負責人;1932年起,任第三設計小組的負責人。很快,蘇霍伊就成了國家航空第156廠(隸屬圖波列夫設計局,位於伊爾庫茨克)的設計室主任。當時蘇聯空軍要求圖波列夫設計局提交一架新型戰鬥機的設計,圖波列夫立刻主持了ANT-5 的設計,ANT 是安德烈·N·圖波列夫的縮寫,年輕的蘇霍伊負責發動機安裝框架的設計和總裝的工程事宜。這是蘇聯第一架全金屬戰鬥機,性能先進。雖然依然是雙翼,但下翼翼展只有上翼的一半,可算是較為奇特的"1.5 翼"飛機,該機兼具單翼和雙翼的優點。這種飛機採用活塞式水冷發動機,為了增加飛行速度,在這種飛機上試驗安裝了噴氣助推器,使這種飛機在機動性方面優於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在爬升率方面也超過了當時世界上許多型號的飛機。蘇聯空軍對ANT-5 十分滿意,將其定型為伊-4 戰鬥機,投入批量生產,蘇霍伊作為設計局的技術代表,被派往紅十月飛機廠監督飛機的製造。。

三十年代初期,蘇霍伊和他的小組接受任務去研製一種高速、單座、單翼戰鬥機,稱之為伊-14。它裝有可收放的起落架、密封座艙蓋、光滑的機翼蒙皮,以及為縮短滑跑距離而安裝的機輪剎車系統,這些都是新採用的革新技術。軍械部分包括兩門無后座力炮和兩挺機槍。

1931年,伏羅希洛夫建議研製航程達13000千米的超遠程飛機,圖波列夫開始初始設計,並委任蘇霍伊主持具體設計。這種後來被命名為特-25型特種飛機的設計在1932年完成,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院提供了理論計算和技術支持。1934年,蘇聯飛行員駕駛這種飛機在閉合航線上創造了續航時間和航行距離記錄。一九三七年格奧爾吉·菲利波維奇·拜杜科夫乘這種飛機完成莫斯科--北極--美國航線不着陸飛行。在全世界引起轟動。在這之後不久,在蘇霍伊的指導下又設計出一種安特-37比斯飛機。蘇聯女飛行員瑪林娜·米哈伊洛芙娜·拉斯科娃和瓦蓮京娜·格里卓杜波娃乘這種飛機飛行了6000公里,創造了女機組航程的記錄。後在這兩種飛機的基礎上改裝成ДБ-1和ДБ-2轟炸機。

這兩種飛機使蘇霍伊變的很出名,根據前蘇聯國防委員會1936年12月7日的命令,蘇霍伊帶領一班人馬來到阿穆爾河畔的阿穆爾共青城,在那裡的一個飛機廠設計部擔任領導工作。開始研製安特-51單發全金屬高速強擊偵察機,該機從1937年2月開始研製,僅用六個月就造出原型機。該機被批准投產,編號ББ-1。

浴火鳳凰

五十年代初,進一步惡化的國際局勢促使蘇聯在設計新型戰鬥機方面加快步伐。1953年5月,蘇霍伊設計局被重新恢復工作。針對蘇聯空軍提出研製米格-9殲擊機的後繼機的要求,蘇霍伊設計局和米高楊設計局各研製兩種殲擊機:一種後掠翼晝間殲擊機,一種三角形機翼全天候殲擊機,參加設計競爭,獲勝者將投入生產。蘇霍伊為此而設計的飛機為蘇-7和蘇-9雙雙獲勝。

蘇-7飛機1953年開始設計,1955年首次飛行,蘇霍伊在他這種多用途飛機上安裝了蘇聯第一台TR-1型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1955年夏天,第一架後掠翼戰鬥機的樣機設計出來了,製造廠開始試飛。第二年春天,這種取名為蘇-7的飛機達到音速。1958年投產,1959年進入蘇聯空軍服役,北約集團給它取名為"裝配匠"。蘇-7的第一個生產型是蘇-7B,為後掠翼單座殲擊轟炸機,採用機頭進氣,機翼後掠角為60度,機身截面呈圓形。由於蘇-的機翼面積大,載彈量多,低空投彈性能好,後來成為蘇聯空軍的標準殲擊轟炸機,大量裝備前線航空兵。在蘇-7型基礎上研製的蘇聯第一種變後掠翼飛機蘇-17,也成為蘇聯航空兵的主力機種之一,並出口至東歐各國。蘇7B型多用途飛機為設計局添加無可爭辨的成就。五十年代後半期,飛機開始成批生產。在多年的使用過程中,不斷地改進,從前沿戰鬥機到戰鬥轟炸機,設計出許多不同的型號。

蘇-7的孿生兄弟是蘇-9 ,機身和尾翼與蘇-7完全一樣,但機翼為三角形,前緣後掠角57度,屬於高中空中程防空殲擊機(該機外形和我國的殲-8戰鬥機極其相似)。該機未裝備機炮,完全用導彈攔截目標,可以摧毀不同高度上的目標。北約集團給它取名為"捕魚籠"。據1974年統計,蘇聯防空部隊共裝備蘇-9飛機800多架。新研製的蘇-7、蘇-9、蘇-11、蘇-15和蘇-17與20世紀40年代研製的同樣名稱的飛機實際上並不相同。蘇-9是當時蘇聯國內速度最快、飛行高度最高的批量生產戰鬥機,在1959~1962年間曾創造一系列速度和高度世界紀錄。

據分析,蘇-9是在蘇聯戰鬥機從所謂"操縱性好、構造簡單"的輕型戰鬥機,向設備更複雜,具有全天候能力的戰鬥機演變中產生的。性能雖比已往戰鬥機有所提高,但尚不成熟。而真正的全天候防空殲擊機的各種性能指標,實際上是在蘇-15戰鬥機上實現的。蘇-15的外形與美國的F-4戰鬥機相似。機頭尖削,有一個直徑約1.2米的雷達罩。進氣道位於機身兩側,進氣口呈矩型。機翼和尾翼形狀與蘇-9基本一樣,機翼前緣後掠角53°,機翼安裝位置偏低,近似於下單翼。水平尾翼安裝高度與機翼一樣。為減少機翼渦流對尾翼的影響,水平尾翼有8°下反角。兩台АЛ-21Φ-3渦噴發動機,並排裝在後機身上。蘇-15作為蘇聯第三代戰鬥機的代表構成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防空軍的基礎,直到90年代初才被蘇-27和米格-31所取代。

1966年,一種可變後掠翼飛機表演,顯示出短距起降和機翼在飛行中改變後掠角的功能。1969年秋.蘇霍伊設計局開始研製第四代超音速殲擊機(西方稱為為第三代),其原型機編號為T-10,這就是著名的蘇-27殲擊機的原型機。該機採用翼身融合技術、電傳操縱系統;放寬靜不穩定度設計,雙垂尾,帶邊條的中等後掠機翼。Su-27的氣動布局、結構設計及部件的研究工作就進行了5年多的時間,可謂是精益求精。就在Su-27的設計初步完成時.蘇霍伊設計局又一次遭受重大損失。蘇霍伊設計局的創始人和總設計師巴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於1975年9月15日去世,享年80歲。蘇-27儘管是由他的繼任者西蒙諾夫做了重大的改動才得以完成的,但該機的成功與蘇霍伊晚年的努力還是分不開的。

最終評價

蘇霍伊一生中領導設計了50種飛機,其中有34種型號完成製造並進行試習,其中包括著名的蘇-7、蘇-9、蘇-15和蘇-17等。蘇霍伊的設計工作以大膽創新而著稱,在原蘇聯他最先利用變後掠翼、兩側進氣、雙三角翼等布局以及升力發動機。他設計的飛機曾創造2項世界升限紀錄和2項沒閉合航線飛行的速度紀錄。蘇霍伊在晚年,仍然堅持一貫的傳統,站在科學研究的最前沿探索未來飛機的設計。在他的影響下,70年代和80年代蘇霍伊設計局設計出許多不同布局和不同用途的飛機。蘇霍伊以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工程技術能力,設計出的飛機至今仍然在戰鬥的行列中飛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