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年夜飯,應該多算「溫情帳」 (梁德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年夜飯,應該多算「溫情帳」》中國當代作家梁德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年夜飯,應該多算「溫情帳」

每到春節網絡媒體上有關年夜飯的報道和討論也熱烈起來。很多飯店都在推出年夜飯套餐。那些喜氣洋洋的菜名背後究竟有哪些食材,一頓年夜飯的成本幾何,市民如何做到精明消費?店家一般都聲稱「貨真料足」,但在消費者看來,動輒數千的年夜飯套餐,是否真的物值其價,還只是酒店賺錢的噱頭?

一頓年夜飯,無論是普羅大眾還是精明的商家,都各自懷着小算盤,算計着贏虧的問題。相關話題也由此熱鬧起來,成為人們注目的事情。然而,在這熱鬧的背後,似乎掩蓋了過年這個特有的民族風情中該有的人間溫情。對於年夜飯的探究,如果僅是停留在對表面的價格和食材的疑惑和爭論上,那真的是劍走偏鋒,難有結果的。

年夜飯,於中國人無疑是有特殊意義的。大年三十除夕之夜,人們除舊迎新,家家戶戶在一起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當今時代繁忙的春運,同樣也是人們春節情結的傾情表達。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家人的關係更為緊密而和諧。由此,年年春運年年忙,億萬國人耗費大把的財力精力和體力,無怨無悔地走上長途跋涉之途,就為了回家吃一頓年夜飯。對於中國人而言,年夜飯的精神意義遠遠大於酒足飯飽。它的存在,就是要讓兒女回到父母身邊,讓一家人團圓,讓無數遠在他鄉的人們回到故鄉。

如此看來,年夜飯的最大意義,在於凝聚在這個節日中的滾燙的親情,濃厚的溫情,深重的人情。年夜飯的飯菜大可不必太奢華,更不是如一些人所認為的,商家推出的年夜飯越貴越好。動輒數千的年夜飯套餐,真的符合普通人家的消費習慣和理念嗎?如果需要充大頭讓一家人去吃高昂的年夜飯,這頓飯的意義也就本末倒置了。我想,絕大多數的老百姓,是能夠面對促銷旺盛的年夜飯市場,做出實事求是的選擇的。

在筆者看來,在外面吃年夜飯並無不可。但這樣一年當中對家庭最為重要的一頓飯,還是在家裡吃才最有味道,最具溫馨意味。一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到飯店能有在家的那種特有氣氛嗎?有那種家人團聚的溫馨感覺嗎?即使有,也會減少許多的。尤其是一些飯店吃年夜飯還要排隊,那等着吃飯的過程,很可能會讓過年的味道變淡。

當然,如今吃年夜飯的選擇多了,在家裡吃,還是在外面吃,都沒什麼好非議的。我想說的是,不管什麼情況,年夜飯都應多算「溫情帳」,讓年夜飯體現濃濃的中國人之常情,體現中華民族家庭團結的盛大局面,是比什麼都重要的事情。[1]

作者簡介

梁德榮,筆名劉念、劉一念。祖籍福建武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