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姆要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庫姆要塞庫姆要塞Kum Settlement。庫姆要塞,位於穆格山堡壘以南6公里處的古老山區粟特聚落庫姆,至今仍保留着它古老的名字。
庫姆要塞簡介
它位於一座小山上,位於庫姆現代定居點的北郊。根據歷史學家[1]雅庫博夫的說法,庫姆是帕爾加爾的主要軍事據點——這是古代澤拉夫善上游這個山區的名字(參考《7-8世紀的帕爾加爾》。雅庫博夫著)。
根據對倖存建築牆體和建築學家的研究,它始建於公元6世紀。有一座宮殿,一座城堡和生活區,食物倉庫。722年,粟特人與德瓦什蒂奇一起離開片治肯特並撤退,在一座堅固的堡壘中避難[2]。
在庫姆村附近爆發了一場血戰,之後粟特人撤退到了穆格山的堡壘……。庫姆的定居點,結合在穆格山堡壘中獲得的書面資料,可以還原歷史真相,和山區的粟特人口的英勇反抗。
庫姆要塞的保存,總體來說還算滿意,其中建築的保存情況還是不錯的。作為考古遺址,庫姆要塞,在物質意義上來講是原始的(魯拜沙)。
相關諮詢
新增世界遺產名錄:絲綢之路:澤拉夫善-卡拉庫姆的廊道
今年9月17日,由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澤拉夫善-卡拉庫姆的廊道」項目獲諮詢機構推薦列入,經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根據突出普遍價值標準(ii)(iii)(v)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絲綢之路:澤拉夫善-卡拉庫姆廊道是中亞地區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之一,它連接着其他四面八方的絲綢之路廊道。這條866公里長的廊道由34個遺產組成部分構成,它們分布在崎嶇的山脈、肥沃的河谷和無人居住的沙漠中,沿着澤拉夫善河流從東到西延伸,又沿着古代商隊道路向西南邁進,穿過沙漠直達梅爾夫綠洲。
申報的遺產組成部分沿着廊道分布,穿越高地、山麓、乾草原、綠洲、肥沃的山谷和乾旱沙漠地帶等不同的地理區域,反映了景觀的複雜性,也表現出人類社會對絲綢之路活動和貿易控制的適應。絲綢之路沿途自然情況差異很大,有肥沃的山谷和三角洲、也有沙漠和河流交匯處,人類根據不同情況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從沿途的小城鎮、堡壘和中轉站中可見一斑。貿易往來帶來了政治和社會資本,主要反映在商業發展程度、社會精英和宗教建築等多方面,在申報文件中均有闡述。這裡是世界歷史上最具國際化特徵的粟特商人(Sogdians)繁榮昌盛的地方。對粟特、帕提亞帝國、薩珊王朝、帖木兒王國和塞爾柱王朝等諸多絲綢之路沿線帝國來說,對這些廊道的控制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在絲綢之路上開展長距離交流的基礎。
東西方大量的貨物和一些高價值的商品沿着絲綢之路廊道運輸和交易,許多著名土特產也從當地運輸出來,以滿足遠方居民的需求。人們在絲綢之路廊道上旅行、定居、征服或者被擊敗,這裡逐漸演變成種族、文化、宗教、科學和技術的搖籃。從公元前2世紀至16世紀這一歷史時期,該絲綢之路廊道經歷了三個繁榮階段:公元5世紀至8世紀——粟特商人的崛起;公元10世紀至12世紀——與穆斯林世界及其他地區發展繁榮的貿易;公元13世紀至17世紀——在蒙古人統治下,科學、文化、城市規劃和經濟得到蓬勃發展。
標準(ii):澤拉夫善-卡拉庫姆的廊道展示出十八世紀以來不同的人類價值觀在中亞心臟地帶發生的重要交流和碰撞,主要反映在遺產組成部分的建築、紀念碑、城市規劃、景觀、藝術和技術等方面,體現出鮮明而又融合多樣的多元文化、民族傳統、信仰和技術。作為連接多個民族地區絲綢之路路網中心的主要路段之一,澤拉夫善-卡拉庫姆的廊道曾被沿線附近多個偉大的帝國所控制,它清晰地展示了人口、文化和傳統、思想和信念、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和技術的多樣性特徵。
標準(iii):澤拉夫善-卡拉庫姆的廊道覆蓋着因歷史積澱而形成的豐富文物,獨特見證了由廊道沿線的貿易和交換所塑造的社會文化傳統。粟特商人的財富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的豪華住宅、帶有火壇和壁畫的粟特神廟、阿契美尼德城堡、帶有大型尖塔的早期伊斯蘭式清真寺、阿拉伯大征服後形成的豐富多彩的蘇菲主義建築、先進的灌溉系統,以及各種商旅服務設施等。這些設施均由控制走廊的歷代帝國提供並維護。
標準(v):澤拉夫善-卡拉庫姆的廊道是傳統人類聚居地和土地利用的傑出範例,反映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作用。廊道領土包括高原、山麓地帶、乾旱草原、綠洲和肥沃山谷、乾旱沙漠等多種地理區域,是人類進行城鎮規劃、建築設計、農業和其他生產活動的依託。當地人民的決心、主動性和獨創性設計,把這片貧瘠的土地變成了一個興盛繁榮的地方。
參考文獻
- ↑ 為何歷史學家的預測如此精準? ,搜狐,2024-11-03
- ↑ 什麼是建築學 建築學就業前景如何,百分網,2017-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