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沙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彌沙鄉 |
中文名 :彌沙鄉 所屬地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 |
彌沙鄉,隸屬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地處劍川縣西南部,東與沙溪鎮相連,南與洱源縣喬後鎮、劍川縣象圖鄉接界,茜與象圖鄉相接,北與馬登鎮毗鄰, 行政區域面積256平方千米。2020年末,彌沙鄉總人口9382人。 清代時期,為彌沙圖。1984年2月,彌沙公社分設彌沙區和象圖區。1987年,改彌沙鄉。 截至2021年10月,彌沙鄉轄6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大邑村。 2020年,彌沙鄉完成一般公共總收入5188.64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3123.45萬萬元,糧食總產量4734噸,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56.31元,完成項目投資3330.62萬元。 [1]
位置境域
彌沙鄉地處劍川縣西南部,東與沙溪鎮相連,南與洱源縣喬後鎮、劍川縣象圖鄉接界,茜與象圖鄉相接,北與馬登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2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彌沙鄉地處白石江一彌沙河水系下游的河谷山箐之中,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兩面皆山,地形複雜,地貌差異很大,境內山峰林立,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多座。東北面河谷地帶較為開闊,形成面積不大的玉石河谷槽小盆地。隨着彌沙河劇烈切割,南部地區形成一狹長河谷。
氣候
彌沙鄉多年平均氣溫11.7℃,年平均降水量1050.8毫米,無霜期玉石河地區年平均200天,橫場地區年平均22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玉石河盆地2300小時,彌井谷地2200小時。
水文
彌沙鄉境內河道屬瀾滄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牛耗箐、磨房箐、東水箐、岩洞河等溪水,均匯入彌沙河。彌沙河發源於劍川縣老君山鎮的老君山西側,自北向南流經老君山鎮、馬登鎮、彌沙鄉,到洱源縣喬後鎮的合江村匯入黑惠江。其中彌沙鄉境內約20千米,流域面積834.4平方千米,最大流量141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10.7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彌沙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暴雨、雪災、地震、連陰雨、低溫等。旱災主要發生在1—6月,洪災主要發生在7—9月。
自然資源
彌沙鄉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鐵、鉛、鋅、煤等。有兩個探礦點,以開採鉛鋅礦為主,可開採量約為4萬噸。有松茸、牛肝菌、羊肚菌等野生食用菌。2011年,彌沙鄉有耕地面積17950畝。
人口
2011年末,彌沙鄉總人口931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72人,城鎮化率6.1%。總人口中,男性4761人,占51.1%;女性4557,占48.9%;14歲以下1761人,占18.9%;15—64歲6495人,占69.7%;65歲以上1062人,占11.4%。總人口中,以白族為主,達7783人,占83.5%;漢族人口849人,占9.1%;彝族533人,占5.7%。2011年,人口出生率5‰,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長率-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2人。 2017年末,彌沙鄉常住人口為9281人。 截至2019年末,彌沙鄉戶籍人口為9374人。 2020年末,彌沙鄉有2751戶,總人口9382人,其中:農業人口890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彌沙鄉完成財政總收入213萬元,比上年增長57.8%;財政總支出593.9萬元,比上年增長119.2%。農民人均純收入2735元。 2019年,彌沙鄉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2020年,彌沙鄉完成一般公共總收入5188.64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3123.45萬萬元,糧食總產量4734噸,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56.31元,完成項目投資3330.62萬元。
農業
2011年,彌沙鄉實現農業總產值4450萬元。農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麥。2011年,糧食總產量3615噸。經濟作物有芸豆、烤煙。2011年,泡核桃種植面積8000畝;烤煙種植面積3280畝,收購煙葉9184千克,產值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