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賓塞十字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賓塞十字軍

圖片來自blogspot

德賓塞十字軍(英語:Despenser's Crusade,又名諾里奇主教十字軍諾里奇十字軍)是由亨利·勒·德賓塞在1383年發動的十字軍運動,目的在協助根特叛軍對抗對立教宗克勒芒七世

介紹

這場十字軍運動是教會大分裂的一部份,也是英格蘭法蘭西百年戰爭中的對抗。由法蘭西支持克勒芒七世的亞維儂教廷對上英格蘭支持的羅馬教宗烏爾班六世

德賓塞十字軍被當時低階與中產階級市民批評為略加掩飾的百年戰爭[1][2]。當代的英格蘭教會權威約翰·威克里夫與法蘭西的編年史家尚·傅華薩分別批判十字軍的領袖是偽君子。

背景

法蘭德斯叛亂

佛蘭德伯國是法蘭西的盟國(其領土一部份位於法蘭西,另一部份位於神聖羅馬帝國),其境內重要城市根特在1379年9月爆發叛亂。1380年英格蘭議會南安普敦召開,報告由於法蘭德斯的叛亂導致沒有毛織品上繳。羊毛是英格蘭出口到法蘭德斯的重要紡織原料,在1381—82年與1382—83年的財報合計中,出口量由18,000袋減少到11,000袋[3]。其中1382—83年度僅有2,192袋經過英格蘭的歐陸港口加萊,導致紡織業競爭對手米德爾堡崛起。

當根特叛軍在1382年1月對上伯爵路易二世 (弗蘭德)時,他們向英格蘭請求支援。路易則嘗試阻擋英格蘭進口。在菲利普·范阿特威爾德的領導下,叛軍在貝弗豪茲維德戰役奪下布魯日,將伯爵驅逐出境。路易很快便請到法軍來救援,而根特叛軍在11月27日的羅斯貝克戰役徹底戰敗,菲利普陣亡。根特被迫接受路易的投降條件:承認克勒芒七世是合法教宗,且必須加入對抗英格蘭的戰爭。根特的艦隊逃到英格蘭,在那裏繼續戰鬥[4]。法王查理六世親自來到布魯日,沒收所有英格蘭商人的貨物。

議院辯論

1383年10月,議院召開會議討論十字軍的資助目標。一方由岡特的約翰主導,提案發動一場十字軍將他推上卡斯提爾王位,得到上議院的支持。另一方,由考特尼男爵、阿倫德爾伯爵、白金漢伯爵為首,主張出兵解放根特,受到下議院的支持。兩者都是為了協助國王的盟友對抗敵人的「高貴路線」(deux noble chymyns)(前者為協助陷入繼承危機的葡萄牙;後者為了法蘭德斯人民)。

「葡萄牙路線」是岡特的約翰的私人計劃,他先前便宣稱卡斯提爾王位,並1372年1月30日左右得到王室允許在他的徽章上加入卡斯提爾與雷昂紋章。約翰的王弟蘭利的埃德蒙在1379年替他向葡萄牙出兵卻得到災難性的結果。1380年1月或2月,葡萄牙國王斐迪南一世宣布支持克勒芒教宗,但是在1381年8月29日又倒戈到烏爾班陣營。1382年3月,教宗烏爾班頒布詔書《Regimini sacrosancte》,譴責卡斯提爾國王恩里克二世是分裂教會者。在議院辯論期間,赫里福德主教約翰·吉伯特指出由於法蘭西仍然是天主教會的成員,十字軍的任務應該要專注在對抗法蘭西支持的克勒芒派,同時岡特的約翰可以不必藉由十字軍,直接對抗被開除教籍的卡斯提爾國王。

「法蘭德斯路線」有著更低的成本且立即的軍事價值,因為能夠解除加萊港的壓力。議院同意資助法蘭德斯路線,並指派諾里奇主教亨利·勒·德賓塞擔任十字軍領袖,然而領袖原定是要讓岡特的約翰或另一位王叔擔任。主教拒絕接受阿倫德爾伯爵當他的副官與世俗領袖。有些人批評這次十字軍會威脅到理查二世對法蘭西王位的追求,因為烏爾班六世曾在1381年克勒芒派安茹的路易進攻那不勒斯王國時成功防禦,卻試圖掌控王權。

參考文獻

  1. Christopher Tyerman. England and the Crusades, 1095-1588.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07-27: 262. ISBN 978-0-226-82012-5. 
  2. Tyerman, England, 336.
  3. Margaret Aston, "The Impeachment of Bishop Despenser",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38 (1965): 134 and n. 5, citing F. Miller, "The Middleburgh Staple, 1383–88", Cambridge Historical Journal 2 (1926): 65.
  4. Carol Miller, "Despenser's Crusade (1382–83)",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Late Medieval England, 1272–1485, ed. Ronald H. Fritze and William Baxter Robison (Greenwood Press, 2002), 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