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心血管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環系統的疾病,循環系統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可以細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與動脈硬化有關。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發過程及治療方法。心臟是一個中空的肌性器官,位於胸腔的中部,由一間隔分為左右兩個腔室,每個腔室又分為位於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兩部分。心房收集入心血液,心室射血出心。心室的進口和出口都有瓣膜,保證血液單向流動。心臟的主要功能是給軀體供氧和清除體內代謝產物(如二氧化碳等)。簡言之,心臟是通過從軀體收集乏氧血液,並將其泵入肺,在經過充分氣體交換後,心臟將富氧血液泵到全身組織器官來完成其功能。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不少年輕人認為,高血壓是老年人才得的病,與自己無關。其實不然。就高血壓而言,僅在中國6-18歲的中小學生中,高血壓的發病率就已達到8%。當然,這其中一部分是繼發於其他疾病而出現的高血壓。對於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年輕人,應定期測量血壓,尤其是30歲以後,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並且糾正誘發血壓增高的飲酒、口味過咸等不良習慣。

一般來說,大約有50%的早期高血壓病人可以完全沒有任何症狀,這種高血壓其實潛在的危險更大!因為,有症狀的人,會促使他及時就診,調整治療方案,從而有助於病情的控制;而沒症狀的人,只是由於個體差異,對高血壓不敏感,因而往往忽視了治療。但是,血壓高所造成的危害卻不因症狀的有無而消失。很多人直到出現心衰、腦出血等嚴重併發症後才去治療,悔之晚矣。所以,只要診斷為高血壓病,都應該認真地治療 。

運動猝死,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現代很多人工作緊張,長期超負荷運轉,沒時間鍛煉。偶爾有一點放鬆時間,便想起「生命在於運動」的名言,於是跑到健身房狂練一番,或是一口氣爬到山頂。他們以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殊不知,這樣做的危害更大。前不久,國內兩位企業界的名人相繼在健身房運動時發生猝死,令人扼腕!這些人長期工作緊張,體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蓄勢待發。一旦激烈運動,超出身體承受能力,發生意外也就不足為奇了。運動後有點喘,微微流汗,講話不累,就表示此次運動強度適當。若活動後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明顯感到疲乏,甚至有頭暈目眩等不適症狀,說明運動過量了。

心絞痛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時犯心絞痛的時候,總是先忍着,儘量不吃藥,以為經常吃藥,以後就無效了。其實不然。心絞痛的急救用藥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長期吃且每天吃的頻率又很高的時候,才可能產生耐藥性;間斷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會形成耐藥性。另一方面,心絞痛發作時,及早服藥治療,可以迅速緩解病情,減輕心肌損傷的程度,減少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病(DDM)是一組由於心臟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結構改變和心肌壁功能受損所導致心臟功能進行性障礙的病變。有些冠心病患者對新技術、新療法了解太少,覺得手術有風險,在緊急時刻不願選擇緊急介入手術,錯失救治良機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實,冠心病介入治療已有20多年歷史,它為冠心病提供了藥物治療以外的又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療創傷小、效果好。可是有資料表明,僅有30%的急性心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發病後6小時內接受了緊急介入手術;高達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於種種原因選擇了藥物保守治療,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變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如果經濟條件許可,介入治療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冠心病

冠心病是因冠狀動脈管壁形成粥樣斑塊造成供應心臟的血管腔狹窄導致的心臟病變。由於冠狀動脈狹窄的支數和程度的不同,其臨床症狀也有不同。不少年輕人認為,冠心病是老年人才得的病,與自己無關。其實不然。冠心病就是心臟血管的動脈硬化了。這種過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時期就已經開始。當然,血管只有狹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併急性血栓形成時才會有明顯症狀。由於遺傳、飲食、習慣以及外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人發病年齡也不一樣。目前,很多年輕人出現了冠心病心肌梗死,有的還因此死亡。這些都提醒我們,年輕雖然是最大的財富,但不是保險箱,能否很好地利用這個財富,還取決於自己!

很多經常心絞痛發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術後症狀迅速消失,甚至恢復了體力活動。因此,有些人錯誤地以為,放完支架後就沒事了。其實,支架治療只是一種物理治療。它通過改善血管局部狹窄,減輕心肌缺血來使心絞痛得到緩解。但是,由於患者有冠狀動脈硬化,其他部位同樣也會發生狹窄,冠心病的危險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說冠心病沒有治癒。況且,有些患者血管病變較多,支架只放在了幾個重要的部位。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不等於萬事大吉,同樣應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按醫生要求繼續治療。

血脂

有些患者血脂在正常範圍,醫生卻給他開了降脂藥,他們認為這是胡亂用藥。其實不然。近年來國內外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血脂化驗檢查結果在正常範圍並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療,關鍵要看個體情況。例如,LDL-C為135mg/dL,對於一個無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健康人而言,確屬正常範圍無需降脂治療;但對患過心肌梗死,做過支架治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糖尿病或同時有多種危險因素的患者,則該血脂水平就偏高。把LDL-C降至100mg/dL以下,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後,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另外,對於急性冠心病患者,如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他汀類降脂藥如舒降之、普拉固等,可起到穩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這時候用降脂,其實是發揮該藥物降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護作用,而不是為了降血脂。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是一種血脂代謝紊亂疾病,和高血壓一樣是終身性疾病。通過服用降脂藥物,血脂可以長期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但並不等於高脂血症就治癒了。一旦停藥,血脂會很快再次升高。在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當血壓長期穩定後,即可試行減少藥物劑量和種類,以最少的藥物和儘可能低的劑量維持目標血壓。而對於調脂藥來說,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血脂達標後可以減量或停藥。臨床觀察顯示,達標後調脂藥減量往往會引起血脂反彈。同時,減量也容易動搖患者堅持降脂治療的信念,不利於長期療效的維持。因此,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如出現嚴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應,就不應減量或停用降脂藥。

降脂藥物

很多患者認為降脂藥副作用很大,對肝腎都有毒,所以有畏懼心理。他們覺得血脂高點兒,也沒有症狀,還是不吃降脂藥為好。其實,就目前最常用的他汀類降脂藥來說,大多數人對它的耐受性良好,通常只有0.5%-2.0%的病例發生肝臟轉氨酶升高。減少藥物劑量後,常可使這些人升高的轉氨酶下降,再次增加劑量或選用同類藥物時,轉氨酶常不會升高。如果患者尤其是聯合用藥患者肌酸激酶(CK)高於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則應慎重考慮,予以減量或停藥、隨訪,待症狀消失、CK下降至正常,再重新開始治療。另外,是否選用降脂藥一定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權衡利弊後決定。如果一個人是冠心病高危患者,用他汀類降脂藥獲益很大,這時候支持我們使用該藥的砝碼無疑會加大。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又稱「心肌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律以及衝動傳導等任一項異常。「心律紊亂」或「心律不齊」等詞的含義偏重於表示節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節律又包括頻率的異常。

感染性心內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指因細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螺旋體等)直接感染而產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內膜的炎症。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瀰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情輕重不同,表現差異很大,嬰幼兒病情多較重,成年人多較輕。

克山病:克山病,亦稱地方性心肌病,主要病變是心肌實質變性,壞死和纖維化交織在一起,心臟擴張,心室壁不增厚,附壁血栓常見,光鏡下可見心肌變性壞死。

心包炎:心臟外面有髒層和壁層兩層心包膜,如它們發生炎症改變即為心包炎,可使心臟受壓而舒張受限制。心包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慢性心包炎較嚴重的類型是縮窄性心包炎。

梅毒性心血管病:梅毒性心血管病(syphiliticcardiovascutardisease)是梅毒螺旋體侵入人體後引起的心血管病,包括梅毒性主動脈炎、梅毒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梅毒性主動脈瘤、冠狀動脈口狹窄和心肌樹膠樣腫。

心臟神經官能症:心臟神經官能症是神經官能症的一種特殊類型,臨床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症的其他症狀。

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是指由於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病變。表現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中有一個或幾個瓣膜狹窄和(或)關閉不全。

風濕性心臟瓣膜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是指風濕性心臟炎遺留下來的以心瓣膜病變為主的心臟病,患風濕性心臟病後風濕活動仍可反覆發作而加重心瓣膜損害。約一半病人以往無明顯風濕熱病史。

病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第一、注意脂肪、熱量、食鹽的攝取,多吃蔬菜水果。我們都知道,動物性脂肪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含量太高會阻塞動脈,造成血管硬化與狹窄。熱量攝取過多則會形成肥胖,肥胖就容易造成心臟的負擔,進而提高動脈硬化的危險性。蔬菜含有豐富纖維,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血管的暢通。 第二、戒煙、戒酒。香煙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與焦油,長期吸煙會造成血管收縮、增加血液黏度及血小板黏性,同時降低溶解血栓能力與血紅素的攜氧能力,因此易產生腦部缺血與腦梗塞。

第三、注意血糖和血壓,血糖濃度過高(飯前血糖濃度達130~160mg/dl)會傷害動脈內膜,並增加有害脂肪;血壓過高,會使心跳加快,傷害動脈血管的內壁,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第四、適度運動。運動會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的濃度,降低血壓,因此醫師建議,每周至少運動三至五次,每次至少持續30分鐘。研究證實,每天運動二十分鐘可增加一年壽命、一小時可增加兩年壽命,若每天運動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多活三年。運動再加上常保心情開朗,日子就可以過得輕鬆又愉快。

第五、注意身體的保暖與氣溫的變化。氣溫下降時,血管會跟着收縮,尤其冬天的氣溫變化大,血管一經收縮會形成血栓造成阻塞,引發危險。第六、定期做健康檢查。行政院衛生署呼籲,40歲以上的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1]。

病症症狀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症狀往往是診斷疾病的先導。心臟病亦如此,病人的感覺,也可為醫生提供重要線索。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把某些不相干的症狀,與心臟病聯繫起來,是常有的事情。有不少人以為,心悸就是心臟病。其實,雖有心悸但心臟卻是健康無恙的。因此,把心臟病症狀說清楚,對喚起人們的注意和消除不必要的疑慮是必要的。 心悸(Palpitation)心悸是主觀感覺及客觀徵象的綜合症狀。主觀上患者感覺心臟跳動快速、不整或搏動有力。客觀檢查可見心跳頻率過快、過緩或不齊,即有心率和心律的變化。

呼吸困難(dyspnea)呼吸困難也是主觀感覺和客觀徵象的綜合表現。主觀上感覺呼吸費力,客觀上呼吸次數增多,動作快而幅度加大。胸部的各種器官都可以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如腦梗塞、肺炎、急性氣胸、氣道堵塞、胸壁肌肉炎症、肋骨骨折等,甚至皮膚帶狀皰疹的疾病疼痛也可以導致呼吸困難。心臟病的呼吸困難多為漸進性,逐步加,左心失代償導致肺靜脈、肺毛細血管壓力升高。正常的肺靜脈平均壓低於10mmHg。壓力升高造成肺臟充血、肺淤血,肺間質充血水腫,使肺泡與血液間氧氣交換受到障礙。同時淤血的肺組織順應性降低,彈性喪失,膨脹費力。

1.運動性呼吸困難(exertionaldyspnea):中國科學院腎病檢測研究所正常人在劇烈運動時也有呼吸困難感覺,停止運動後很快恢復。心臟病患者在常人不會發生呼吸困難的活動量時出現症狀,而且恢復慢甚至於不恢復。

2.端坐呼吸(orthopnea):患者表現不能平臥或不能長時間地平臥,斜靠位甚至於端坐,雙下肢垂於床邊。不能平臥的機制是

①平臥時下肢和腹腔的血液失去地心引力作心血管疾病用,返回心臟增多,加重了心臟的工作負荷;

②平臥時肺活量降低。正常人平臥位的肺活量有輕度降低(-5%),病人因肺淤血等因素,肺活量下降更多(可達-25%)。

3.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paroxysmalnocturnaldyspnea):又稱為「心源性哮喘」,以區別於肺臟疾病引起的哮喘。發生機制除上述的兩點外,入睡後呼吸中樞敏感性降低,肺臟淤血到一定程度造成明顯的缺氧,使患者從睡夢中驚醒已感到呼吸極度困難。病人立即從臥位改變為坐位,甚至站立位,症狀才能逐漸緩解。

4.急性肺水腫(acutepulmonaryedema):是最嚴重的一類型呼吸困難,可以影響患者生命,需要急症急症處理。病人表現為極度呼吸困難,端坐呼吸,明顯的缺氧,不斷咳粉紅色泡沫樣痰

眩暈:眩暈(vertigo)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是人體對於空間關係的定向感覺障礙或平衡感覺障礙,使患者自覺周圍景物或自身在旋轉及搖晃,眩暈發作時常伴有平衡失調、站立不穩及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暈厥(syncope)是由於一時性廣泛的腦缺血、缺氧,導致大腦皮心血管疾病質一過性功能障礙,引起突然的、可逆的、短暫的意識喪失的一種臨床病徵。在發生意識喪失前常伴有面色蒼白、噁心、嘔吐、頭暈、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現象。

最常見的引起暈厥的原因有:

1.反射性暈厥:最常見,約占各型暈厥總數的90%,大多數是通過血管迷走反射,導致心臟抑制和全身血管擴張,引起回心血流量降低,心輸出量降低而導致腦缺血、缺氧引起暈厥。它們多數系壓力感受器反射弧傳入通路上的功能障礙所致。臨床上常見有單純性暈厥(血管減壓性暈厥)、體位性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暈厥、頸動脈竇過敏性暈厥、咳嗽性暈厥、排尿性暈厥、吞咽性暈厥等。

2.心源性暈厥:因心臟輸出量突然減少而發生的暈厥。常見原因有:①心律失常:常見有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陣發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心室纖顫等。②心臟搏出障礙:急性心包壓塞、急性心肌梗塞與心絞痛、左房粘液瘤、主動脈或頸動脈高度狹窄等。

3.腦源性暈厥:因腦部血循環障礙或腦神經組織病變所致的暈厥,臨床上常見於高血壓腦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頸椎病、顱腦損傷後等。

4.代謝性暈厥:由於血液成份異常導致暈厥,常見於低血糖、心血管疾病一氧化碳中毒、呼衰時二氧化碳儲留等。

5.精神性暈厥:癔病。

胸痛:這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症狀,由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或肺梗死等引起,以心絞痛最為常見。心絞痛多數呈短暫發作性胸骨後疼痛或不適,部分冠心病患者會表現為上腹痛、肩背痛。

水腫:分為肺水腫和皮下水腫。心源性肺水腫可能是急性左心衰,此外,有報道稱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及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腫占心源性肺水腫的絕大部分;皮下水腫可能是右心衰竭、心包填塞、限制性心肌病等。

咯血:咯血不一定是像電視劇那般,大口大口的噴血,許多情況是痰中帶血、血痰、粉紅色泡沫樣痰,這很可能是由於支氣管靜脈瘀血、肺淤血、肺梗死或水腫等引起的。

紫紺:這是組織缺氧的表現,分為周圍性紫紺和中心性紫紺。周圍性紫紺多是心力衰竭或休克,中心性紫紺可能是右至左分流或肺組織有廣泛性病變,中心性發紺與周圍性發紺同時存在多是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不同的表現類型大致反映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 1.運動性呼吸困難(exertionaldyspnea),正常人在劇烈運動時也有呼吸困難感覺,停止運動後很快恢復。心臟病患者在常人不會發生呼吸困難的活動量時出現症狀,而且恢復慢甚至於不恢復。

2.端坐呼吸(orthopnea):患者表現不能平臥或不能長時間地平臥,斜靠位甚至於端坐,雙下肢垂於床邊。不能平臥的機制是①平臥時下肢和腹腔的血液失去地心引力作用,返回心臟增多,加重了心臟的工作負荷。②平臥時肺活量降低。正常人平臥位的肺活量有輕度降低(-5%),病人因肺淤血等因素,肺活量下降更多(可達-25%)。

3.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paroxysmalnocturnaldyspnea):又稱為「心源性哮喘」,以區別於肺臟疾病引起的哮喘。發生機制除上述的兩點外,入睡後呼吸中樞敏感性降低,肺臟淤血到一定程度造成明顯的缺氧,使患者從睡夢中驚醒已感到呼吸極度困難。病人立即從臥位改變為坐位,甚至站立位,症狀才能逐漸緩解。

4.急性肺水腫(acutepulmonaryedema):是最嚴重的一類型呼吸困難,可以影響患者生命,需要急症急症處理。病人表現為極度呼吸困難,端坐呼吸,明顯的缺氧,不斷咳粉紅色泡沫樣痰。

急性肺水腫的機制是①肺臟和毛細血管內液體壓力平衡急性失調。肺毛細血管壓力正常時低於10mmHg,肺水腫時高達25mmHg以上;②血漿蛋白含量降低;③肺淋巴回流障礙。水份從肺毛細血管內滲出到肺間質,繼而滲出到肺泡內,嚴重地影響了氧的交換。滲出液中帶有血球和氣體,使咳出的痰呈現粉紅色泡沫樣,咳嗽、咯血,胸部和呼吸系統疾病都可以有咳嗽和咯血。心臟導致的咳嗽和咯血表現及病理生理不同。

一.咳嗽的病理生理及表現。

1.肺靜脈高壓。多表現為乾咳。

2.肺間質水腫或肺水腫。表現為泡沫樣痰,可能帶有血液。

3.巨大左心房或動脈瘤壓迫氣管。

4.肺栓塞。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二.咯血的病理生理及表現 1.肺靜脈高壓,支氣管靜脈和肺靜脈間有吻合支,當肺靜脈高壓時累及支氣管靜脈,曲張的支氣管靜脈破裂出血。其臨床特點是鮮紅色血痰,量多少不等,從痰內帶血到全血性痰。血痰與肺靜脈壓力升高有關,由勞累誘發,休息自止,很少需要特殊處理。由於支氣管靜脈破裂為肺靜脈高壓所致,出血後壓力下降,咯血自然終止。

2.肺水腫。胸痛,與咳嗽相似,是不特異的徵象。心臟病導致的胸痛有其規律,應注意與呼吸系統的胸痛鑑別。

一.心臟性胸痛的病因

1.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

2.主動脈夾層。

3.肺動脈高壓。

4.急性心包炎。

5.肺栓塞。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二.缺血性胸痛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是常見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肌缺血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死,重要表現為胸痛。

1.心絞痛:胸痛部位較固定,以左側胸為主,可以放射到左肩,左胸壁內側,後背,頸兩側及下頜部。胸痛呈壓迫或絞窄感,多是鈍痛性質,很少是尖銳性的痛。疼痛多在勞力時誘發,持續時間短約3~5分鐘。停止勞力或含服藥物後緩解。

2.心肌梗死:症狀與上述相同,但程度嚴重並持續時間長,往往還伴有其它症狀,如血壓下降,出大汗,四肢厥冷等,不做特殊處理多不能緩解,並有致命的危險。

紫紺(cyanosis)紫紺是體徵,指粘膜和皮膚呈青紫色。體內還原血紅蛋白(未經氧飽和的血紅蛋白)絕對值超過5g%(6~7vol%的不飽和度)。紫紺的機制為缺氧血,血紅蛋白過多,及血液淤滯。有中心型及周邊型兩種。

1.中心型:指發生於心臟及肺臟器官水平的紫紺。動脈血因氧飽和不足或混有過多的未經氧合的血液。見於有右到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如法樂氏四聯症、艾森曼格氏綜合症等,及因肺動脈壓升高致間隔缺損晚發右至左分流。肺臟病變致血液氧合障礙也是中心型紫紺的重要原因。在重度心力衰竭時,肺臟淤血影響氧合產生中心型紫紺。中心型紫在運動時加重。長期血氧不飽和可以出現血紅蛋白增多及杵狀指趾。

2.周邊型紫紺:見於周圍血流速度過於緩慢,單位時間內組織攝取過多的血氧。周邊型紫紺在活動時並無明顯加重。心力衰竭時血流緩慢,周邊組織攝氧多,因,其紫紺綜合了兩種形式。

如何治療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是心臟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包括房性心動過速、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等室上性心動過速,預激綜合徵、房顫、室性早搏、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有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心動過速等等。 由於各種心臟疾病產生心律失常的機制不同,以往因手段和方法比較匱乏,在治療心律失常的過程中往往顯得較為困難。為了能夠控制心律失常,必須給患者服用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由於藥物治療只能在一定程度內控制心律失常,治療心律失常只能長期靠藥物維持。一旦藥物失效或停藥,心律失常可能再次發生。抗心律失常的藥物療效有限,副作用多,能夠長期控制心律失常發作的藥物較少,且長期服藥費用高。一些大型的臨床試驗還證實,一些有器質性心臟病患者長期應用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儘管患者的心律失常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但其副反應和死亡率也隨之增加。

心導管消融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已發展成為十分成熟的治療手段,對於常見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典型的房撲、特發性室早和室速,成功率達到90%以上。心導管消融治療是通過心導管將射頻電流引入心臟,定位於心律失常產生或維持的關鍵部位,然後消融阻斷折返環路或消除病灶,從而治療心律失常。隨着心臟電生理檢查不斷完善和導管消融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種類的心律失常能夠被根治。近年來,隨着一些新的技術和器械的應用,對於持續多年而藥物治療無效或永久性房顫,以及風濕性瓣膜性心臟病等有器質性心臟病合併房顫的病例,導管消融治療也取得很好的療效。

雙心室起搏對於一些心功能衰竭患者也是個福音,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因心衰發作而住院的次數,降低病死率。植入起搏器是一些心動過緩患者的必要選擇,更加符合生理性的起搏,將有利於心功能的恢復,防止房顫的發生。冠脈造影、介入再血管化治療對於冠心病患者已不再陌生,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的建立,急診介入手術讓許多患者轉危為安。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BAP)為一些如出現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贏得了珍貴的搶救時間,使他們有機會渡過疾病的難關。

此外,篩選致病基因對於遺傳性或家族傾向性心臟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幹細胞移植和血管新生治療在動物實驗取得許多進展,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分子心臟病學一定不只是在實驗室討論的科研項目,終將為臨床實踐帶來更多更新的診療方案。基因治療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又一新途徑,其主要步驟包括目的基因的製備,用適當的載體將目的基因導入靶細胞以及目的基因在靶細胞內的表達與調控等,隨着分子克隆技術的日益完善,這一新的方法有可能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產生重大變革。

護理事項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1.飲食治療指導病人在去除病因,藥物治療的同時,改善飲食習慣。膽固醇控制在5.2mmol/L範圍內,主要以飲食來調節。飲食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蔬菜、瓜類和粗糧,少吃油膩及含脂高的食物,如動物油脂、內臟、肥肉、魚子、蛋黃及高脂奶粉等,多吃有降血脂作用的洋蔥、大豆、綠豆、花生、生薑、玉米、芹菜、海帶、菠菜、棗等。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控制在300mg以內,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超過總熱量30%。因飽和脂肪酸(S)能升高血漿膽固醇,故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內,而多不飽和脂肪酸(P)可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所以提倡進食P/S比值高而膽固醇含量少的食物。飲食勿過飽、過咸,甜食也應少吃。飲食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多數仍須藥物干預。 2.合理應用免疫抑制劑由於免疫抑制劑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劑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腎移植受者撤除腎上腺皮質激素,繼續應用CsA、硫唑嘌呤,可使血漿總膽固醇、LDL-C分別下降17%、16%,而HDL-C也下降18%。

3.降脂藥物根據美國NCEP建議,作為首選的降膽固醇藥物有三類:HMG-CoA還原酶抑制劑、纖維酸衍生物、尼克酸。纖維酸衍生物主要應用於血漿甘油三酯特別高的患者,抗氧化劑只用於不能耐受其它降膽固醇藥物者。應用上述藥物時應考慮到與免疫抑制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4.健康教育鍛煉對循環系統功能和調節血脂有着重要作用。對於血脂不太高的人,各種活動可以不受限制,但對於有器官受累者,特別是心臟供血不足而症狀明顯者應控制活動,經藥物治療,病情好轉後再逐漸增加活動量,以防不測。

還應對病人宣教注意藥物、飲食、鍛煉三結合的方針。特別是長期腦力勞動、工作壓力大者,其他還有急躁、超重、或攝入高血脂誘發元素(鉛、鈷、鎘)者等,所以治療高脂血症的同時,應減少高血脂的誘因。

心血管吃什麼好

蜂蜜作為藥用,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功效良好,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蜂蜜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潤燥也,解毒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熟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創傷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而與甘草同功。」 蜂蜜中含種類繁多的微量元素。如B1、B2、B6和煙酸、維生素C等。這些維生素對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蜂蜜中有可以清除血管壁上脂肪的酸類和酶類,減少心血管系統的脂肪堆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動脈硬化。

蜂蜜醋。【組成】 蜂蜜25克,米醋20克。

【用法】 將積安堂荊條蜂蜜和米醋混合後,用溫開水沖服,每天早晚各一次

【功效】 軟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止心肌梗塞。

山楂桃仁蜜露。【組成】 山楂500克,桃仁100克,蜂 蜜250克。

【用法】 將山楂和桃仁先用清水浸泡1小時,再用文火慢煎0.5~1小時,取濾液後再加水復煮一次,兩次濾液合併在加入蜂蜜,隔水蒸1小時,冷卻裝瓶備用。

【功效】 活血化瘀,健胃消食,營養心肌,降血壓,降血脂。

首烏丹參蜂蜜飲。【組成】 何首烏15克,丹參15克,蜂蜜20克。

【用法】 先將何首烏和丹參用水煎,去渣加入蜂蜜即可,日服1劑。

【功效】 滋陰潤燥,通經活絡。主治動脈硬化,高血壓、慢性肝炎等症。

番茄蜜汁。【組成】 新鮮成熟番茄一個,蜂蜜20克。

【用法】 先將番茄切片,加入積安堂荊條蜂蜜醃1~2小時即成。飯後當水果食用。

【功效】 和血脈,降血壓,生津開胃,清熱解毒。長期服用,可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

蜂蜜茶。【組成】 綠茶10克,蜂蜜20克。

【用法】 先將綠茶放入茶壺中用熱開水浸泡,沖好茶後待冷卻時混入積安堂荊條蜂蜜,即可飲或含服。日服1~2次。

【功效】 降血壓,清肺熱,利腸胃。主治高血壓、肺熱咳嗽、久咳不止、咽喉腫痛等症。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病,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飲食,同時要多活動,科學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2009年08月06日美國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富含歐米加-3脂肪酸的魚油不僅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還能對某些心血管疾病起到治療作用。 美國新奧爾良奧茨納診所的研究人員在8月刊《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上報告說,根據對近4萬人的研究結果,魚油不僅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還可用來治療心房纖維顫動、心臟病發作、動脈硬化症及心衰等。 研究人員建議,普通人每天應攝入500毫克的歐米加-3脂肪酸,而心臟病患者每天攝入量應為800毫克至1000毫克。

遵醫服藥

一項有關亞洲心血管疾病治療的研究結果顯示,亞洲一半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因不能按時定量服藥而未實現療效。 2009年亞太心血管峰會19日在北京召開,會上首次公布了泛亞高膽固醇血症治療情況研究(CEPHEUS)的研究結果。CEPHEUS 是由亞洲頂級心血管專家進行的一項科學研究,旨在調查高膽固醇血症(血液膽固醇含量高)的治療情況。而血液膽固醇含量升高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研究人員對逾7千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醫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患者當中44.1%偶有忘記吃藥的情況,四分之一的患者認為忘記吃藥並不會影響治療。 而參與研究的醫學教授則表示,治療心血管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遵醫囑服藥,而患者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研究還指出,改變生活方式也是降低膽固醇,治療心血管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醫學專家認為,亞太地區生活方式最嚴重的問題是吸煙,中國尤其如此。 中國衛生部發布的《2007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指出,中國約有3.5億吸煙者,每年死於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近100萬。 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殺手,2004年全球有170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到2030年之前,死亡人數預計超過兩千三百萬。

心血管疾病的護理干預

隨着我國踏入老齡化社會的步伐加快,我國老年人越來越多,也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逐漸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對心血管內科護士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護理工作的內容有着更深刻的變化。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壓心肌梗死、心絞痛以及心力衰竭等,長期反覆發作,均為能導致死亡的危、急、重症。由於自身的基礎疾病,再加上老年人生理因素,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間往往暴露出許多心理問題和新的疾病、併發症,不利於患者的治療,且兩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一、護理重點,在心血管內科住院治療的患者,醫生強調最多的是患者要有足夠的休息,因為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會極大地影響疾病的治療,甚至導致更為惡劣的後果,其中,出現最多的情況就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發生一次這樣的情況,對心臟就是一次不可逆轉的損害。因此,凡是會影響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視,並儘量避免,這同樣是護理工作的重點。心血管內科護理總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二、便秘的護理,便秘是指連續48h未排便,且有自覺症狀。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消化道症狀,且嚴重的便秘常伴有頭痛腹脹、厭食,並因排便時過度屏氣使老人顱內壓和腸內壓升高,從而誘發心絞痛、心率失常甚至心肌梗死,因此不容忽視。便秘原因如下:

①研究發現,在不運動的老年人中,左半結腸和直腸內可見到糞便積聚現象。另外,由於老年人腦血管硬化,大腦產生抑制,使胃、結腸反射減弱。

②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減退,機體虛弱,無力排便均可致便秘發生。

③老年人多因牙齒鬆動、脫落,喜食軟爛之食,纖維素攝入減少產生便秘。

④老年人味蕾數目減少,喜食肥甘、厚膩之物,加重便秘。在進行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建議不要過於依賴排便藥物解決問題,以免增加藥物對消化道的刺激作用,而應從生活習慣方面糾正,如進食富含纖維素蔬菜水果,適當攝取粗糙、多渣的雜糧及油脂類食物,適量飲涼開水、蜂蜜等。做到勞逸結合,適當參加娛樂活動,加強腹肌和盆底肌的鍛煉,有助於便秘的預防。

三、失眠的護理,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多因住院後環境、心理、疾病因素導致失眠,表現為難入睡或是入睡後易醒,醒後不能繼續入睡的情況。失眠原因還包括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特點,心血管病易反覆發作,夜間迷走神經興奮、冠狀動脈收縮,導致心肌缺血、低氧,患者往往因胸悶、憋氣而驚醒,導致睡眠不穩。由於夜間平臥後,皮下水腫液的吸收,膈肌上抬,使患者產生陣發性呼吸困難,影響了睡眠。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如利血平、可樂定、卡托普利等。醫護人員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有效干預,包括保證病房的安靜、睡前開小燈,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滿足個人睡眠條件。

四、心理護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易產生各種思想顧慮,情緒易激動,甚至絕望,從而導致病情惡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擾有。

①憂慮心理。

②絕望心理。

③猜疑心理。

④抵抗心理。

⑤應激心理。

相關研究顯示,當這些不良心理出現的時候,末梢神經刺激組織釋放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從而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兒茶酚胺與皮質類固醇結合,動員脂肪,從而增加了血中脂質。醫護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出現這些不良心理的情況及原因,耐心勸導和撫慰,主動與他們溝通,給予精神支持,解除其精神壓力,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護理工作是治療疾病重要、有效的手段之一,良好的護理有利於疾病的康復,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故護理人員應切實認識到這一點,將人性化的思想帶到護理工作中,在心血管內科中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中醫保健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病研究獲得多方面進展,如活血化瘀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益氣活血或益氣養陰活血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或心功能不全、益氣通脈溫陽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益氣養陽透毒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理氣活血預防冠心病介入性治療後再狹窄等,皆顯示有肯定效果。儘管其針對某個病理環節的作用強度不如化學合成藥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統的許多疾病方面,也顯示有一定的優勢。如何充分利用中西醫兩種醫學防治心血管病的優勢,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是現代中醫臨床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如茵陳可通過利膽作用促進膽固醇排泄;

(1)抑制脂質吸收:如何首烏、決明子等可增加腸蠕動,抑制脂肪和膽固醇吸收;

(2)抑制脂質在體內合成:如山楂何首烏大黃決明子等可抑制3-輕基-3-甲基戊二酞輔酶A還原酶,從而抑制膽固醇合成;

(3)促進脂質轉運和清除;如人參蒲黃月見草、何首烏等可升高HDL-C,降低LDL-C。在辨證理論指導下,正確應用上述藥物,可提高臨床的調脂效果。[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