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恐手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恐手龍屬
圖片來自darwinsdoor

恐手龍屬屬名Deinocheirus)是獸腳亞目的一恐龍,生存於上白堊紀蒙古南部,約7000萬年前,屬於似鳥龍類

最早發現的恐手龍化石是一對巨大的前肢,長達2.4米,有著25厘米長的指爪、一些肋骨脊椎。於2006年與2009年,在戈壁沙漠發現了近乎完整的化石。恐手龍是由波蘭古生物學家哈茲卡·奧斯穆斯卡及Ewa Roniewicz於1970年所命名的,學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恐怖的手」。

模式種奇異恐手龍D. mirificus),是目前的唯一已命名種,種名是來自拉丁文的「獨特」。這對化石化的手臂模型現正在挪威奧斯陸大學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猶他州的恐龍博物館等地展覽。

分類

在1970年,Osmólska及Roniewicz為恐手龍創立了一個新,命名為恐手龍科(Deinocheiridae)。因恐手龍的巨大體型及粗厚的四肢骨頭,他們原先將恐手龍科置放在肉食龍下目之中,且猜測牠們可能是肉食龍下目與虛骨龍類之間的關聯。恐手龍科曾被臨時置放在在肉食龍下目斑龍超科中,原因是牠們的前肢巨大,明顯不是屬於暴龍超科

因為恐手龍手臂的結構與似鳥龍下目的相似,大部份古生物學家都認為牠其實是屬於此下目。這使恐手龍成為了最大的似鳥龍下目恐龍,恐手龍約有7-12米長及6.5噸重[1]彼得·馬克維奇(Peter Makovicky)等人認為,若恐手龍是屬於似鳥龍下目,牠就應該是較為原始的一類,因為牠缺少了一些似鳥龍下目的常見特徵[2]小林快次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嘗試將恐手龍加入最近的獸腳亞目親緣分支分類法中,卻未能發現其準確位置,但有一些跡象顯示牠們可能是屬於似鳥龍下目[3]

古生物學

早期的作品將恐手龍設想為肉食性動物,並用牠那長的前肢來撕開獵物。後來則認為恐手龍有爪的手為可怕的武器,可攻擊任何大小的恐龍,能夠撕開蜥腳下目的柔軟腹部。格里高利·保羅(Gregory S. Paul)不認同這些說法,認為這對手臂不夠鋒利來獵殺,反而其實是防禦的工具[4]俄羅斯古生物學家羅特傑斯特文斯基(Anatoly Konstantinovich Rozhdestvensky)比較了恐手龍與樹懶的前肢,認為恐手龍是專門攀樹的恐龍,並以樹上的樹葉、或其他小型動物的蛋為食物[5]。故此更進一步認為恐手龍的後肢較前肢為短,但這卻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持這個說法。

然而,現在發掘出的化石卻否定了以上說法。於2006年出土的頭骨化石顯示這種恐龍的嘴巴是呈嘴喙狀,以植物與小魚為食。同時在化石出土處發現了大量胃石,研判是大口吞食後再利用胃石磨碎吞下肚的食物。而且背上還有與豪勇龍棘背龍類似構造的背帆,考古學家形容其外貌「完全超乎想像」。

參考文獻

  1. Valkenburgh, B. and Molnar, R.E. (2002). "Dinosaurian and mammalian predators compared." Paleobiology, 28(4): 527–543.
  2. Makovicky, P.J., Y. Kobayashi & P.J. Currie, 2004. Ornithomimosauria. in D.B. Weishampel, P. Dodson & H. Osmólska (eds.), The Dinosauria, Seco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3. Kobayashi, Y. & R. Barsbold, 2006. Ornithomimids from the Nemegt Formation of Mongolia. J. Paleont. Soc. Korea 22 (1): 195-207.
  4. Paul, G.S., 1988.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Simon & Schuster, New York.
  5. Rozhdestvensky, A.K., 1970. Giant claws of enigmatic Mesozoic reptiles. Paleontological Journal 1970 (1): 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