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執政辭轉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執政辭轉官》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三筆》卷七。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共《五筆》,74卷,1220則。其中,《容齋隨筆》16卷,329則;《容齋續筆》16卷,249則;《容齋三筆》16卷,248則;《容齋四筆》16卷,259則;《容齋五筆》10卷,135則。據作者自述,《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原文

真宗天禧元年,合祭天地,禮畢,推恩①百僚,宰相以下遷官一等。時參知政事三人,陳彭年自刑部侍郎遷兵部,王曾自左諫議大夫遷給事中,張知白自給事中遷工部侍郎。而知白獨懇辭數四,上敷諭②,終不能奪③。王曾聞之,亦乞寢④恩命。上曰:「知白無他意,但以卿為諫議大夫,班在上,己為給事中,在下,所以固辭,欲品秩有序爾。」於是從知白所請,而優加名數,進階紫金光祿大夫,並賜功臣爵邑。元祐三年四月,宰執⑤七人,自文彥博仍前太師外,右僕射呂公著除司空,同平章軍國事,中書侍郎呂大防除左僕射,同知樞密院范純仁除右僕射,尚書左丞劉摯除中書侍郎,右丞王存除左丞,唯知樞密院安燾不遷,乃自正議大夫特轉右光祿。燾上章辭,令學士院降詔不允。學士蘇軾以為:「朝廷豈以執政六人,五人進用,故加遷秩⑥以慰其心?既無授受之名,僅似姑息之政,欲奉命草詔,不知所以為詞,伏望從其所請。」御寶批:「可且用一意度作不許詔書進入。」燾竟辭⑦,始免⑧。紹興三十一年,陳康伯自右相拜左相,朱倬自參政拜右相,時葉義問知樞密院,元居倬上,不得遷,朝論謂宜進為使。學士何溥面受草制之旨⑨,曾以為言,高宗不許。紹熙五年七月,主上登基,拜知樞密院趙汝愚為右相,參政陳騤除知院,同知院事余端禮除參政,而左丞相留正以少保進少傅,乃係特遷,且非覃恩⑩,正固辭。乃止。

注釋

①推恩:施及恩惠。

②上敷諭:皇上向他陳述諭旨。敷,鋪陳,陳述。

③終不能奪:終究不能改變他的志向。

④寢:停止,平息。

⑤宰執:宰相

⑥遷秩:變動秩序。

⑦竟辭:一直推辭。竟,一直,始終。

⑧始免:方才被免於轉官。

⑨面受草制之旨:當面授予他起草合旨意的詔書。

⑩覃恩:廣施恩澤。舊時多用以稱帝王對臣民的封賞、赦免等。

譯文

宋真宗天禧元年,合祭天地,禮畢以後,皇上將己之所愛推及百官,自宰相以下遷官一個等級。當時宰相三人,陳彭年自刑部侍郎遷官兵部,王曾自左諫議大夫遷官給事中,張知白自給事中遷官工部侍郎。張知白獨自懇請辭謝數回,皇上陳述諭旨,但終究不能改變他的志向。王曾聽說後,也乞求停止恩命。皇上說:「張知白沒有其他的意思,但用你為諫議大夫,等級在上,張知白為給事中,等級在下,所以他推辭,想品級有所區分排列。」於是聽從張知白的請求,又優加名數,晉升他為紫光祿大夫,並賜給功臣爵位封地。宋哲宗元祐三年四月,宰相七人,自文彥博仍是以前太師外,右僕射呂公著任司空、同平章軍國事,中書侍郎呂大防任左僕射,同知樞密院范純仁任右僕射,尚書左丞劉摯任中書侍郎,右丞王存任左丞。唯有知樞密院安燾沒有升官,只自正議大夫特轉為右光祿。安燾上奏章辭謝,皇上令學士院下詔書不許。學士蘇軾認為:「朝廷豈能以執政的六人,五個人升官,對其中一人只加變動秩列來安慰他的心情呢?既因沒有接受的名義,僅給姑息遷就的政令,想奉命起草詔書,不知如何用詞,希望聽從他的請求。」用御璽批道:「可暫用一意製作不許詔書進入。」安燾始終推辭,才免於轉官。高宗紹興三十一年,陳康伯自右丞相官拜左丞相,朱倬自參政任右丞相,當時葉義問知樞密院,原居於朱倬之上,不得升官,朝中議論應該晉升為使。學士何溥皇上當面授予他起草詔書的旨意,他曾為葉義問講情,高宗不允許。理宗紹熙五年七月,皇上登基,任知樞密院趙汝愚為右丞相,參政陳騤任知院,同知院事余端禮任參政,而左丞相留正以少保進轉為少傅,也是特升,況且不是廣布恩澤,留正堅辭不受,於是停止他進轉少傅的事。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3]。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執政辭轉官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