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鰭蓑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斑鰭蓑鮋 |
中文學名:斑鰭蓑鮋 |
斑鰭蓑鮋(學名:Pterois volitans)是鮋科,蓑鮋屬硬骨魚。體長25-40厘米,體表黃色,布有紅色至棕色條紋。背部有毒棘,胸鰭羽狀,背鰭、臀鰭和尾鰭透明。兩眼上方有數根觸鬚。吻長而狹,背面中央凸起。眼中等大,眼間隔狹而凹入。口端位,上頜中央有一凹刻。鰓蓋骨具一扁棘;鰓孔寬大。體被圓鱗或櫛鱗。
多棲息於溫帶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內,也會在在橋樁、沉船殘骸、水草叢中生活。性格孤僻,喜獨居。以甲殼類動物、無脊椎動物及小型魚類為食。繁殖為卵生。分布海域為印度洋及太平洋,大西洋海域有引進。一條斑鰭蓑鮋正游弋在洪都拉斯附近的珊瑚礁中,它是印度洋一太平洋海域物種,不過近年來也出現在了美洲東部沿岸的淺海。蓑鮋的胸鰭呈羽狀,如同文藝復興時朗宮廷貴族的拉夫領。然而這樣的裝束有其生存的竟義——它可以在遇到威脅時將所有的鰭伸展,從而使它看起來更大,也更難被吞下,同時,有毒的鰭刺可以劃傷吞食者。它的毒液通常對人不致命,但能引起劇烈的疼痛。[1]
棲息環境
多棲息於溫帶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內,也會在在橋樁、沉船殘骸、水草叢中生活。活動深度範圍通常為1-50米深,但也有棲居於深海300米左右的斑鰭蓑鮋。
生活形態
- 行為
暖水性海洋魚類,活動範圍小,不做遠距離洄游。夜行性,夜晚於黑暗的水中緩慢地起伏背部和臀部的鰭條進行遊動,太陽升起後則會躲藏於珊瑚及岩石的陰影中。白天休息時會將頭部低下,完全靜止不動。同伴之間交流通過觸覺、氣味及分泌化學物質。
性格孤僻,喜獨居。當遇到危險時,斑鰭蓑鮋會儘量張開長長的鰭條,使自身顯得很大,同時用鮮艷的顏色警告對方。如果遇到同樣膽大的魚,該種就會不停地伸縮全身的鰭條全身的鰭條,一會展開,一會收回。即使該種掉入掠食者的口腔內,掠食者也會因為斑鰭蓑鮋全身的鰭條而難以進行吞咽,將它吐出的時候還會被毒棘刺傷,導致中毒。如果兩條雄性斑鰭蓑鮋在捕食時相遇,那麼更具有攻擊性的雄魚會變暗自己的體色,並將自己的毒棘指向另一條雄魚。而弱者則會折起胸鰭,然後遊走。
- 食性
斑鰭蓑鮋處於珊瑚礁環境中食物網的最高級別。主要以甲殼類動物、無脊椎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幼年期每天進食5.5-13.5克,成年魚體每天進食14.6克。一條成年斑鰭蓑鮋每年會吃掉等同於其自身體重8.2倍的食物。日落時分是該種的最佳捕食時間。在該時間段,所有的魚及無脊椎動物都會回到其休息的地點,夜行性魚類則出來覓食。因為周圍的動物都已經準備休息,所以蓑鮋不需要耗費過多精力去尋找獵物。通常該種會靜悄悄地在珊瑚礁周圍遊動,不經意間突然進行攻擊並捕捉受害者。當斑鰭蓑鮋企圖獵食小魚的時候,通常會展開胸部的所有鰭條來遮住自己尾鰭的運動,加上自身鮮艷的顏色與珊瑚礁背景融為一體,獵物就不容易受到驚嚇。從而令捕獵變得更容易。該種以大口吞噬的方法襲擊獵物。由於此過程太過迅速而圓滑,與受害者一同的其他魚可能都沒有反應過來。因此它可以繼續追捕其他不知情的魚。該種有時也會在空曠的海面進行捕獵。其會在離水面20-30厘米深度的區域觀察小魚群,當小魚群躍出水面企圖躲避另一位捕食者時,斑鰭蓑鮋會游到它們的下方等待它們落回水中,然後進行攻擊。
形態特徵
體中長,長約12-37厘米。體側扁,長橢圓形,背緣斜弧形,腹緣前凹弧形;尾部向後逐漸狹小;軀幹前半部稍高,腹鰭基部處體最高;尾柄低長,尾柄長為尾柄高1.5-1.6倍。頭中大,側扁,頭背緣向後漸上斜,腹緣歐戶型。吻較狹長,吻長約為眼徑1.5倍。眼較小,圓形,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距吻端略進於距鰓蓋後緣。眼間隔深凹,約等於或略小於眼徑。鼻孔2個,靠近;距眼近於距吻端;前鼻孔圓形,略小,後鼻孔長圓形,稍大,靠近眼前緣,距前鼻孔近於距眼。口中大,端位,口裂長為頭長2/5,呈40°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頜前端凹入,上頜骨伸達眼前部下方,後端寬園。唇肥厚。上下頜及犁骨具細牙,齶骨無牙,犁骨牙群左右相連,呈「人」字形。舌端尖小,游離。鰓孔寬大,前下端伸達眼稍前下方,上端無卷孔;第四鰓弓後具1裂孔。鰓蓋膜左右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前3條細小,後4條基部平扁擴大。鰓耙較粗短,最長鰓耙為鰓絲3/4,鰓絲長小於眼徑1/2。
鼻棘1個,小而尖,單尖,向後上方,位於前鼻孔內側。眼前吻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無第三、四、五眶下骨。眶前骨寬大,進方形,外側無棘;上緣具1骨凸,掃圓凸;下緣前葉鈍突,向前,中葉消失,後葉寬圓,具2小棘,不明顯。第一眶下骨寬短,寬約為長2倍,短於眶前骨1/2,第二眶下骨寬短,短於眶前骨,後端伸達前鰓蓋骨前緣。眶下棱顯著,具不規則小棘群。眶前骨具5輻射狀感覺管,後枝經第一框下骨終止於第二眶下骨後部。前鰓蓋骨2-4棘,中等大小,輻射狀排列,無副棘;上棘較大,第二棘略小,第三棘寬短。鰓蓋骨具1扁棘,棘前無棱。下鰓蓋骨和間鰓前骨無棘。顱骨棘短小,骨棱低狹,側篩骨光滑,眼前棘不明顯。額骨光滑;眶上棱高凸;眼上棘不明顯;眼後棘尖銳,1根;無鼓棘;眼前具額棱1對,低屏,始於眼間隔中部,後端無額棘。頂骨光滑,頂棱高凸,側扁,前端與額棱相連,具頂棘和頸棘各一個。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及2-3個,微小;翼耳棘1根,低而鈍;後顳顬棘1根,肩胛棘1根。無肱棘。前頜骨突高凸;吻背部後部橫凹;眼間隔深凹,眼間隔後方無頂枕窩;頭部無其他凹窪。吻端具小須1對;前鼻孔具1短小皮瓣;眶下骨下緣具2皮瓣,前者尖長,後者寬大;眼上棘具1尖長黑色皮瓣,長大於眼徑;前鰓蓋骨邊緣具3羽狀皮瓣。上下頜、眼球、眼前棘、眼後棘、頂棘、頸棘、鰓蓋骨、頰部、體側和鰭上均無皮瓣。眼上棘皮瓣多變異,上半部圓形或片狀。鼻瓣,眶前骨及鰓蓋骨皮瓣多變。
鱗小,圓鱗,頭部和胸腹部鱗片更加細小。頸部無鱗。吻部和頭部腹側無鱗。背鰭、臀鰭和腹鰭一般無鱗。側線管狹長。體側鱗片圓形。中心點後中位。前區長約後區長2.5倍。前區和側區具輻射溝8條。環片較稀少。前環片與側環片相等密列,後環片連續,較稀疏。
背鰭七點位於鰓孔上角後上方,鰭棘部長約為鰭條部2倍,其間具1缺刻;鰭棘尖長,大於體高;鰭棘膜深裂,僅基部相連,具毒腺,毒性猛烈;倒數第二鰭棘最短,短於最後鰭棘;第一鰭棘明顯長於最後2鰭棘;第六至第八鰭棘最長,稍大於頭長,約為體高1.5-1.8倍,第四鰭條最長,頭長為其長1.2倍,略低於體高,鰭條後端伸越尾鰭基底。臀鰭起點位於背鰭第一至第二鰭條下方,鰭長略短於背鰭鰭條部;第一鰭棘最短;第二鰭棘較長;第三鰭棘最長,略長於最長鰭條1/2,略小於頭長1/2;第二鰭條最長,約與背鰭鰭條等長,頭長為其長1.1倍,向後伸越尾鰭基底。胸鰭甚長大,伸達或伸越尾鰭後緣,鰭膜深裂,鰭條均不分枝,第二至第三鰭條最長,約為體長1.1倍。腹鰭胸位,伸達臀鰭上方,第二鰭條最長,為頭長1.4倍,為鰭棘長2倍,第五鰭條鰭膜連於體壁。尾鰭長圓形,鰭長大於體高,稍大於頭長,短於腹鰭。
體紅色,具條紋和斑紋。體側約具25條寬狹相間,深淺色交替橫紋。頭側橫紋10餘條,以眼前緣、眼中部、眼後緣和枕骨部4條最為寬大。吻部具7-8條縱紋和斜紋。眼下方具輻射狀條紋。下頜下側具1黑色縱行條紋。頂枕部具2橫紋,與頭側橫紋相連。眼間隔中央具1較寬縱紋,外側具2「人」字形縱紋。背鰭具斑紋和斑點,鰭棘具黑白相間節狀斑紋。胸鰭和腹鰭具斑紋。背鰭和尾鰭具多行點列橫紋。
體腔大;腹膜白色。胃大,橢圓形。腸粗短,盤曲2次。肝臟2葉。幽門盲囊少,3個,伸達胃後端。椎骨24,鰾長圓形,前端寬圓,後端狹圓,前室長於後室;鰾背前部具4對短小韌帶突起;外肌帶狹長,幾伸達鰾後端,無韌帶突起。
分布範圍
該種自然分布的地區有:美屬薩摩亞,澳大利亞,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聖誕島,科科斯群島,庫克群島,沙群島,西沙群島,斐濟,法屬波利尼西亞,關島,印度尼西亞,日本,基里巴斯(吉爾伯特島,基里巴斯島島,鳳凰島),韓國,馬來西亞,馬紹爾群島,瑙魯,新喀里多尼亞,新西蘭,紐埃,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帕勞,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皮特凱恩,薩摩亞,新加坡,所羅門群島,泰國,東帝汶,托克勞,湯加,圖瓦盧,美國(貝克島,萊恩群島),瓦努阿圖,越南,瓦利斯和富圖納。
自然分布的海域為:東印度洋,東、西太平洋中部,西南、東南太平洋。
繁殖方式
只有在求偶交配期,斑鰭蓑鮋才會和其他同類有所接觸。在這種情況下,一條雄魚會被多條雌魚追求,數條魚一起行動,形成一個有3-8條魚的魚群。當該種準備繁殖的時候,其兩性之間的外貌差異會變得較為明顯。雄魚體色變暗,發黑,顏色顯得更均勻,白色條紋不明顯。已經孕育成熟魚卵的雌魚體色會變的蒼白,腹部、咽部及吻會變成白色。這樣的顏色變化對雌性找到雄性更加容易。求愛會在黑夜即將來臨的時候開始,一般是由雄魚發起的。當一條雄魚找到一條雌魚的時候,雄魚會躺在海底面,眼睛望向水面,同時用腹鰭支撐着自己,然後圍着雌魚轉圈。轉了幾圈後,雄魚開始游向海面,雌性尾隨其後,途中還會抖動自己的胸鰭。在交配產卵之前,兩條斑鰭蓑鮋可能會在水中沉浮升降數次,最後一次結束時兩條魚會在水面下盤旋遊動。雌蓑鮋隨即釋放出它體內的卵。卵囊中有2根中空的粘液管,因此它們可以緊貼着水面漂浮。約15分鐘後,卵囊的粘液管被海水灌滿,其變為直徑2-5厘米的橢圓體。在這些粘液構成的卵囊中,有1-2層的獨立卵體,每顆卵囊含獨立卵子數量2000-15000枚不等。當雌魚產卵完畢後,雄魚便釋放自己的精子,精子會穿透粘液質卵囊並使內部的卵受精。在求偶期。雄性斑鰭蓑鮋的性格會變得異常激動和易怒,當有其他雄性蓑鮋或非同類物種進入其領地的時候,此雄魚會將自己的毒刺指向入侵者並靠近,然後在毒棘對準入侵者的情況下在它的周圍四處遊動。接下來,兩條雄魚會面對面「坐」在一起,攻擊者會用捕食時抖動脊椎的方式向着入侵者示威,隨後攻擊者晃動頭部,試圖去咬入侵者的頭部。此時攻擊者要麼被嚴重刺傷,要麼會進行下一輪攻擊,直至入侵者逃離。
種群現狀
斑鰭蓑鮋在其原生地內分布廣泛,且被引入西大西洋,在那裡該種的數量增長十分迅速。沒有已知的嚴重威脅,因此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無危」。
保護級別
斑鰭蓑鮋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