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普定縣化處鎮水母片區中心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普定縣化處鎮水母片區中心小學,是一所普通的山村小學,位於化處鎮水母村水母組,擁有學生不到1200人,是普定縣軍地共建國防教育[1]示範校。近年來,這所小學先後獲得「普定縣農村寄宿制管理示範學校」「普定縣學校安全管理先進單位」稱號;被貴州省綜治辦、貴州省公安廳、貴州省教育廳授予「安全文明校園」;被安順市文明委授予「文明校園[2]」;被普定縣委、縣政府評為「師德師風建設先進集體」。該校把航空科普納入校本課程,將航空元素融入學科課程、校園文化建設,通過主體化、多途徑、體驗式、探索型的航空科普活動,「五育」並舉,探索實踐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2023年7月,水母小學成功獲評「全國航空特色學校」,是貴州省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學校。

4月12日,記者來到水母小學,探訪該校如何打開學生視野,提升文化素質,培養航空科技興趣,為大山裡的孩子種下飛向藍天的航空夢的故事。

傳承百年文脈彰顯教育初心

走進水母小學,「求實奮進」校訓赫然醒目,「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標語無時無刻不彰顯着教育的初心。

「如同宣傳標語一樣,我們希望『以父母之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水母小學校長李祥介紹,校訓和初心,來自於學校一百多年的文脈傳承。

水母小學始建於1914年,當時水母村有識之士褚亮成、王子正、石群書等組織村民集資,將水母火神廟進行改造作為學校使用,正式命名為「水母民德學校」。

細數水母小學的歷史,有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959年,水母小學成為當時全省81所重點小學之一。1986年,該校更名為「普定縣化處鎮水母片區中心小學」,學校除了管理自身教育教學外,還負責對陶家小學、戛臥小學、老水母小學、硐口小學等共計15所學校(教學點)的監管;學校師資得到了大量補充,教職工達14人,師範畢業生就有8人。1999年,通過上級投入、村民集資方式,共投資24萬元將學校遷到現址。學校東臨黃桶街道,南屏化處鎮化處村,西連化處鎮陶家村、戛臥村、老水母村,北與化處鎮焦家村、硐口村接壤,環形輻射七個自然村寨。2011年8月,水母小學在普定縣委、縣政府和普定縣教育和科技局的安排指導下,全面啟動了寄宿制學校建設,2013年8月竣工,9月正式啟動招生。

目前,該校現有學生1191人,教師57名,設22個教學班,其中住宿生464名。學校建築面積9241平方米,做到教學、生活、活動三區分離。

「我們學校以『以德立校、依法治校、強師興校、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為辦學理念,以『正直、勤奮、文明、健美』為校風,以『敬業、嚴謹,厚德、奉獻』為教風,以『自信、合作、樂學、善思』為學風。堅持素質教育之路,逐步形成了『育人為本、素質為先、關注發展』的辦學模式。學校辦學水平逐年提升,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李祥對學校的未來躊躇滿志。

開展科普課程拓展學生視野

「助力鄉村振興,在教育方面,我們結合自身特點去開展工作。」航空工業風雷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王澤勇介紹,2021年航空工業選派趙佳怡、張淼、郭國廣、吳應博到水母小學擔任支教老師。「當時,航空工業定點幫扶工作開始轉戰到鄉村振興幫扶上,我被航空工業選派到普定縣掛職,擔任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王澤勇回憶說,他與普定縣教育和科技局交流,深入定點幫扶的水母小學調研,結合地方學校需求與航空工業優勢,決定圍繞地方科普課程短缺,發揮航空工業科技優勢,將原來支教老師幫助地方開展基礎學科教學,轉換到在定點幫扶學校開展常態化「航空科普課程」,將中國的戰鬥機發展史作為主要課程,並結合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教本融合。

學生在討論模型的裝備

隨着科普課程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學生踴躍參加科普課程。經航空工業鄉村振興工作普定幫扶組與水母小學商議,自2022年起將每年9月21日作為學校「航空科普日」,在全校開展航空科普活動。近年來,航空工業機載、成飛、沈飛、中航國際等多家企業聯合到水母小學開展大型航空科普活動,讓全校師生參與其中,對航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課程實施三年多來,得到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認可,通過航空科普與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培養了孩子的科技思維、激發了求知慾、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航空工業在每年暑假期間,將品學兼優的學生帶到北京參加航空科普夏令營,參觀國家航空館、科技館以及飛機裝配車間,讓學生身臨其境,既拓展眼界,又增長知識。

2023年初,普定縣教育和科技局到水母小學實地調研航空科普取得的成效後,對航空科普給予了高度評價。2023年9月開學季,該局將航空科普視頻作為地方課程在全縣播放,全縣中小學生通過班班通設備觀看了航空科普視頻,激發了「三線老區」孩子對國防事業的熱愛。

深化教育幫扶點燃航空夢想

「剛開始,四位老師來到水母小學支教,主要擔任學校語文、數學等課程教學,解決學校師資不足問題。幾位老師利用課後服務時間開設『航空科普社團』,向部分學生普及航空知識、航空精神。社團上課時間為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4點至5點30分。」李祥介紹,2022年9月以後,幾位支教老師不再擔任學校課程教學,主要以「航空科普社團」工作為主,學校根據實際,在全校普及航空科普知識,從二年級到六年級共20個班級,每個班級每周用一節「地方課程」開設「航空科普課程」。四位老師支教期滿返回原單位後,航空工業又選派石超、黃啟帆來到學校支教。「如今,兩位老師教材主要以航空工業提供的《逐夢航空》為主。」

日前,在航空科普教室,支教老師石超、黃啟帆通過模型飛機、航空器件等視覺教具,正在向四年級的同學展示航空器的工作原理和構造。

支教老師石超與學生們互動交流

「這個教室,我們航空工業投入了6萬元。」石超介紹道。記者看到,教室配置了電腦、投影儀、投影幕、激光筆等電教設備,桌椅一塵不染,航空工業各型號飛機模型擺放有序,教室牆壁粘貼着航空掛畫。

據了解,航空工業所屬企業先後為水母小學的孩子們捐贈文具、圖書、無人機、飛機模型等物資價值200餘萬元。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讓同學們通過觀看戰鬥機發展視頻、親手組裝航模、親手操縱無人飛機飛行,零距離感受航空飛行器的魅力。」黃啟帆說道,要讓孩子們在好奇探索中掌握知識,在歡聲笑語中拓展視野,在寓教於樂中走近科技,通過航空獨有的文化魅力,潤物無聲將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航空科普的種子播撒進鄉村孩子們的心裡。

支教老師黃啟帆正在上課

「老師們來到學校,為大家打開了航空領域的窗戶,我會努力學習,長大以後,也要成為一名航空人,去探索天空的秘密。」水母小學六(1)班學生吳夢婕提起自己的理想,顯得有一些靦腆。

「水母小學獲中國航空學會授予『全國特色航空學校』,航空工業鄉村振興工作普定幫扶組申報的《深化教育幫扶點燃航空夢想》教育幫扶案例獲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鄉村振興品牌節組委會授予的『鄉村振興賦能計劃社會責任典型案例』。」黃啟帆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加強學生對航空知識的學習,進行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孩子們零距離學習航空知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愛黨愛國愛航空的精神。

據悉,2023年3月航空科普課程納入學校每周地方課程以來,該校共對1300餘名學生開展了700餘節航空科普課程。

組織科普活動促進全面發展

「我從小就有一個航空夢,小時候看見小鳥在天空中飛翔,看着星星掛在漆黑的夜空中,心中幻想着自己能在空中飛翔,在宇宙中遊蕩。隨着年齡的增長,航空夢越來越強烈。直到那天,我被選中去參加第三屆航空科普夏令營活動,更加激起了我對航空的興趣……」這是該校六(4)班學生廖紫珊在去年參加第三屆航空科普夏令營活動時寫下的作文。

2023年8月15日至19日,航空工業鄉村振興工作貴州現場指揮部開展了為期五天的支教學校第三屆航空夏令營活動,水母小學10名優秀學生代表從貴州出發前往北京參觀中國航空博物館、中國航空工業歷史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等,進行學習並拓寬航空視野。

活動中,學生近距離了解飛機的簡要構造、認識了「三線建設」對貴州工業化的影響,「三線人」的艱苦奮鬥精神激勵學生們樹立遠大志向。

「中國航空工業歷史博物館裡面的展品是從古至今的飛行器和文物,看着一個又一個的飛行器,了解到了當時人們是怎樣製作飛行器,真的讓我感到很震撼。我的航空夢想,就是希望考上跟航空有關的院校。」廖紫珊對航空夏令營之行記憶猶新。

「水母小學把航空科普納入校本課程,將航空元素融入學科課程、校園文化建設,通過主題化、多途徑、體驗式、探索型的航空科普活動,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品質,深化了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普定縣教育和科技局局長常開林介紹,下一步,普定縣將在全縣推廣該校航空科普成果運用,着力打造品牌化、多樣化科教活動,推動廣大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教育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李祥表示,下一步,水母小學在航空工業的幫助和支持下,將航空元素融入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以愛黨-愛國-愛航空為主線,以「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為目的,努力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我的航天夢 夢想就在不遠處

我叫徐雨靖,是水母小學四年級(1)班的一名學生,參加學校的航空科普社團以來,近距離接觸到模型飛機,觀看到精彩的航模飛行表演,有機會親身體驗組裝飛機模型,這些是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甚至,我們還能在航空科普課中了解我國的航空發展史,體會我國航空發展的艱辛,這也使我萌生航空報國的理想。

我很感恩航空科普的老師們,因為老師為我們打開航空世界的大門,讓我們在航空知識的海洋里遨遊。每次學校開展的航空科普活動,我都是最積極參加的那個。當然我也從中收穫了很多,學習到了很多的航空理論知識。從了解模型飛機構造到親手放飛飛機模型,我感到無比的驕傲,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好像已經馳騁於藍天白雲之上,穿梭在祖國的大好山河之間,夢想仿佛就在不遠處等着我,只要我一步步踏實地走過去。

在心裡種下航空夢

我叫張俊熙,是水母小學四年級(1)班的一名學生,非常感謝支教老師們帶我了解了很多航空知識,特別是看到飛機模型後,我就在心裡種下了航空夢想。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許多科學家將自己的一腔熱血播灑在了航天事業,為祖國航天技術添磚加瓦。中國科學家讓「東方紅」「天宮」「嫦娥」「神舟」等飛船陸續飛向遙遠的太空。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等優秀的宇航員完成了意義重大的科研項目,為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秀的科學家和偉大的宇航員,我國的航天科研技術才能躋身世界前列,不斷造福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有夢想才會有追求的動力,才會有美好的未來。每當我從電視上看到載人飛船帶着宇航員升空,我內心激動不已,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們一樣翱翔藍天,報效祖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