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瓜溪橋 (台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瓜溪橋

圖片來自隨意窩

基本資料

地理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花蓮縣吉安鄉壽豐鄉

上游橋樑  仁壽橋(台9丙線)

下游橋樑  木瓜溪橋(台9線)

類型    上部結構:上承式預力混凝土梁橋
                      下部結構:混凝土橋墩與沉箱基礎

維護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木瓜溪橋,約在1981年重建新橋,連接花蓮縣吉安鄉吉安車站壽豐鄉志學車站,位於中華民國台灣花蓮縣木瓜溪上的一座鐵路橋樑[1]

歷史沿革

日本時期

民國時期

  • 1953年6月木瓜溪橋完成增建4橋孔,全橋增為19橋孔[5]
  • 1958年木瓜溪橋曾改建1座橋墩[6]
  • 1958年7月溫妮颱風來襲,木瓜溪橋損害重大,短期不能徹底修復,以設置便橋方式供火車旅客徒步通行[7]
  • 1959年6月木瓜溪橋完成加高2.5公尺[5]
  • 1965年7月26日下午,木瓜溪橋遭哈莉颱風挾帶豪雨洪水,沖毀2座橋墩,3孔鋼梁落橋[8]
  • 1978年7月1日起,台鐵局進行東線鐵路拓寬工程,將臺東線鐵路由原來的762mm軌距拓寬為1067mm,於1982年6月27日竣工通車[9](但舞鶴~三民間自強隧道前後路段除外),沿線多數大橋重建或改線興建河底隧道。本橋重建完工後計有22橋孔,單柱橢圓形橋墩,橋面鋪設1067mm軌距鐵軌。
  • 2014年6月28日,包含木瓜溪橋在內的臺東線完成電氣化通車營運[10]

參見

註釋

  1. 但橋梁隧道路基以1067mm軌距的建築標準設計,以期日後能與西部1067mm軌距的縱貫線銜接[3]:30
  2. 前一日(12月15日)即有一客貨混合列車運轉[4]

相關視頻

台鐵5857A次CK124郵輪式列車迴送通過(木瓜溪橋)

參考文獻

  1. 「台9線木瓜溪橋改建工程」開工祈福,正式動工,suhua.thb.
  2.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著;江慶林 譯. 《臺灣鐵路史》上冊.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0年6月 (Chinese (Taiwan)). 
  3. 3.0 3.1 3.2 3.3 3.4 3.5 《臺灣鐵道臺東線》. 臺北: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17年5月5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日語). 
  4.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 (編). 《吉安鄉志》. 花蓮縣吉安鄉: 花縣壽豐鄉公所. 2002: 頁377 [2020-07-01]. ISBN 9570107111 (Chinese (Taiwan)). 
  5. 5.0 5.1 交通部交通研究所. 中華民國39年~49年合編本《交通年鑑》. 臺北市. 1962年: 頁440 (Chinese (Taiwan)). 
  6. 〈木瓜溪鐵橋〉照片,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影像寫花蓮》,邱上林編,花蓮市,1981年6月9日,頁48,ISBN=957-00-9871-6。
  7. 〈東線鐵路災情為廿年來最重一次,廿二日可接駁通車,木瓜溪橋短期內難得修復〉. 《民聲日報》. 1958年7月20日2版,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7月13日) (Chinese (Taiwan)). 
  8. 〈木瓜溪橋沖失鋼樑〉,《聯合報》,1965年7月27日3版。
  9. 〈東線鐵路拓寬完成 明天上午通車〉,《聯合報》,1982年6月26日2版。
  10. 〈花東鐵路電氣化 6月28日通車典禮〉. 《自由時報》. 2014年6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7月5日)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