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漢鑽石藝術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漢鑽石藝術博物館位於武漢市蘆溝橋路特1號怡景花園, 擁有2層展廳,環境幽雅,設計獨特。秉持「尊重與欣賞、保存與保護、推廣而受益、分享而繁榮」 的文化理念, 主要從事藝術品收藏、展覽、開展文化交流與合作, 為個人、機構和企業提供個性化專業藝術顧問服務, 讓受眾通過參與展覽、文化藝術交流等活動提升其個人品味, 樹立其機構或企業公共形象。

基本介紹

鑽石藝術博物館位於武漢市蘆溝橋路特1號怡景花園, 擁有2層展廳,環境幽雅,設計獨特。秉持「尊重與欣賞、保存與保護、推廣而受益、分享而繁榮」 的文化理念, 主要從事藝術品收藏、展覽、開展文化交流與合作, 為個人、機構和企業提供個性化專業藝術顧問服務,讓受眾通過參與展覽、文化藝術交流等活動提升其個人品味, 樹立其機構或企業公共形象。

館藏實力

推開雞翅木大門,光滑的觸感和厚重的力量就已經讓人暗暗吃驚。兩扇大門來自非洲紋理鮮明的頂級雞翅木,厚約12公分,重達1.2噸。採用中國傳統的榫卯和雕花工藝,結合西方形式美純手工打磨製作[1]。中西結合又融入濃郁的非洲特色,與創始人陳達冰先生的人生經歷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鑽石藝術博物館秉持尊重與欣賞,保存與保護,推廣而受益,分享而繁榮的文化理念,收藏和展示藝術作品。館藏有藏傳佛教藝術,少數民族藝術,非洲部落藝術,珠寶藝術和當代藝術五大類。

博物館分上下兩層,建築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藏有古今中外各類藝術品一千餘件。穹頂、牆面、地板、窗簾、甚至樓梯扶手和衛生間,館內每一處細節皆匠心獨運,精美絕倫。一層除了集中展示繪畫作品和雕塑等的大廳外,引人注目的當屬展示西藏文物的藏經閣和藏寶閣。

唐卡,來自藏語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捲軸繪畫。製作複雜、用料考究,內容涵蓋西藏宗教、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各個方面。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記載着西藏的文明、歷史和發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宗教價值和收藏價值是珍貴的文物資料。

鑽石藝術博物館藏經閣里,就珍藏了13 幅不同年代和種類的唐卡[2]

除了這些,博物館內還藏有各類中外藝術品1000餘件,藏品源於中國、澳大利亞、法國毛里求斯、泰國、南非等。

歷史沿革

創始人陳達冰先生創立鑽石藝術博物館旨在推動國內藝術發展、促進文化交流, 與國內外藝術院校、美術館、博物館、藝術家、收藏家、批評家及文化學者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係, 已成功地舉辦了與英國、法國、南非等國的藝術交流與合作, 其中為中南兩國藝術家分別在南非和中國多次舉辦畫展和學術交流, 備受國際讚譽。

繼2010年5月8日鑽石藝術博物館館正式落戶武漢並成功舉辦了首次鑽石藝術收藏展後,相繼為多名中外藝術家成功舉辦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展覽,轟動江城。

鑽石藝術博物館注重每一處細節,追求精益求精。博物館整體裝修以木為基礎,大門是來自非洲的雞翅木,經過遙遠旅途運到中國福建進行打磨,最終到達武漢進行安裝。鑽石藝術博物館採用中國傳統的榫卯技術和雕花工藝結合西方經典的形式美純手工打造,每一個組件都是一塊12公分厚的獨板,細細打磨後綻放出明暗交錯的紋理,展示了投資人濃厚的非洲情結和開放透明的性格,兩扇木門重達1.2噸,厚重感顯示了博物館深厚的文化底蘊。鑽石博物館館牆面、頂面全由南非着名壁畫家,普倫先生繪製。圓弧廳的設計來至於鑽石博物館館臧文化,如蓮花造型。

視頻

武漢鑽石藝術博物館 相關視頻

武漢鑽石藝術博物館(宣傳片)
我的微信名叫「中國」——對話南非鑽石集團董事長陳達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