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民藝專家王作棟(彭明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民藝專家王作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民藝專家王作棟》中國當代作家彭明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民藝專家王作棟

引 子

一個人干一項事業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幹這項事業,而在這項事業中永無止境、勇攀高峰,干出一番驚人的業績,更是難能可貴、難上加難了。在宜昌市民間文化這一領域,就有這樣一位知難而進、干出一番事業的專家。他,就是享譽國內外的民間文化大家——王作棟先生。

初出茅廬,他與民間文化結緣

1970年,王作棟先生畢業於湖北大學,到軍墾農場鍛煉一年後,被分配到宜昌的大山區五峯縣工作。風華正茂的王作棟懷着為黨工作、干出成績、領取工資、報答父母的美好憧憬,背起被包來到五峯縣招待所,被安排在五峯縣一中任畢業班急需的語文教師。第二天他正準備到學校上班,又接到縣革委會政工組通知,邀請他幫助修改文藝節目,參加宜昌地區文藝匯演。後來他被正式改變分配到縣文化館創作組工作。就一這改,命運將王作棟先生送上民間文化研究之路,使他與民間文化結緣,一干就是10年,以致以後更加漫長的歲月。

據王作棟先生回憶,在五峰這10年,他幹了三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1972年上任不久,正逢「紀念毛主席延座講話」發表30周年,由他組織的創作組,帶着全縣業餘民間文藝骨幹隊伍,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民間文化資源調查。在一年多時間裡,他和大家一起,遍訪五峰的民間文化藝人,被他統採錄的民間文化重點傳承人柳和普、張農超、萬敘姐、杜元姐等110多個,形成了數萬字的民間文化數據,為五峯縣提供了一批彌足珍貴的民間文化資料。1988年,湖北省群藝館副館長、研究員 對其作出重要評價,認為「王作棟先生是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民間文藝家,他的成果都是建立在對勞動者的尊重之上。」這一評價直接影響到他後來的省管專家、國務院津貼專家的推薦和評定。

1979年,五峯縣委作出了決定,由王作棟先生任組長和主筆,帶領全縣9個區委宣傳委員、文化幹事20多人,開展「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五峰蘇區鬥爭史」的專項調查。兩年內,他帶領這支文化隊伍爬高山、淌溝河、翻山嶺,衣服被刺拉破一件又一件,解放鞋穿破一雙又一雙。靠着兩腳踏遍五峰的山山水水,走遍全縣249個大隊,這在當時,是很多縣級領導都很難做到的。這次調查,由他主編完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五峰蘇區鬥爭史》一書和《五峰土家族調查線索》,成為後來1982年五峯縣申報「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重要依據和佐證。這次調查,又給了他一次與五峰民間藝人廣泛接觸的機會,收集了大量民間文化資料。

在五峰工作的10年裡,他發現和發掘了一批民間文化的重要傳承人和獨具特色的民間文藝表演形式。這就是農民故事家劉德培和民間燈舞「板凳龍」。以至後來經過多年努力,劉德培被推薦評為「中國民間故事家」。將五峰的「板凳龍」送進央視春晚舞台。2013年臘月,19個玩「板凳龍」的大山農民,做夢也沒想到來回免費乘飛機赴北京,走進央視大舞台參加表演。

正是這10年,王作棟先生紮根五峰大山,普查民間文化,遍訪民間藝人、廣交草根文化朋友,充分吸收民間文化營養,與民間文化結下不懈之緣,成為他畢生熱愛、追求、奮鬥和奉獻的唯一事業。

1981年5月,組織上考慮到王作棟先生在山區工作多年,加上他的父親病重長期臥床不起,急需照料,決定調他回家鄉宜都縣工作。臨行前,五峯縣縣委書記、副書記、縣長、宣傳部長都來為他餞行,一是捨不得他走,二是要求他對縣裡的文化工作提出建議,包括推薦相關人選。

由於王作棟先生對五峰民間文化工作的貢獻,加上由他創作的八場話劇《賀龍回山》在宜昌地區演出一炮打響。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以致在離開五峰的當晚發生了驚險一幕:晚飯後,五峯縣招待所劉所長告訴他說,晚上吃飯的時候,來五峰檢查工作的地委組織部宋部長拍桌子大發脾氣:「王作棟怎麼能調走?不准走!」王作棟聽後二話沒說,次日早上6點,他背起行李趕到五峰長途汽車站,車票已經售完。他找到曹站長,好說歹說買了張站票下山。

站在車上一路顛簸10個小時,趕到宜都已是下午4點,他放下行李,便找到縣委組織部報到,一位副部長接待他並告訴他:「今天上午地委組織部宋部長打來電話,要我們做工作,請你返回五峰上班」。王作棟先生說:「我好不容易將手頭兩本書稿寫完,經過組織批准,拿到這張調令。我父親病重急需我照料,請組織上相信我,我在五峰怎麼搞的,在宜都照樣怎樣搞!」當時,那位部長高興的跳了起來:「我們就是要你這句話,我們來給宋部長匯報,建議你也給宋部長親自寫封信……。」

在宜都工作的13年,王作棟先生任宜都文化館創作室副主任、縣文化局分管業務副局長、縣文聯主席等職。他嚴守自己報到時給組織許下的承諾,更加傾情於宜都的民間文化工作。其間,他發掘整理和撰寫的《宜都梆鼓》被收入湖北曲藝集成。創作的大戲《漁塘灣》參加地區和省里調演。創作的《火燒連營》大型燈展在全市藝術節奪得一等獎。為宜都培養了一大批民間文藝骨幹,他們至今仍然活躍在宜都的鄉鄉鎮鎮。他被推選連任縣政協副主席、省人大代表。他說,這13年的工作,無愧於宜都人民。直到1994年2月,調市文聯工作,分管組聯部、創研部、文學藝術、展覽藝術和《三峽文學》雜誌。

2007年,王作棟先生正式退休。圈子內的人都知道,他比在崗時更加忙碌了,仍然痴迷於他鍾愛的民間文化。

惠眼識寶,推出宜昌「三家一村」

宜都古稱「夷陵」,為楚文化的發祥地、巴楚文化的交匯地,民間文化資源十分豐富,被北京專家稱之為「是一塊挖不絕的民間文化的富礦」,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產生了民間文化的「三家一村」,即:三位國家級民間故事家和一個國家級謎語村。這四大國寶的推出,除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外,眾所周知,最先的鑒寶人就是王作棟先生,是他惠眼識珠,為推出宜昌「三家一村」立下汗馬功勞。

提起這項工作,還要追溯到王作棟先生在五峰工作的那段歷史:作棟先生與劉德培老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相識。那是1979年冬天,五峯縣文化館請瓦匠檢瓦補漏,沒想到,來撿屋的是一位老頭,閒聊中得知他叫劉德培,64歲,對民歌很熟悉。作棟先生先唱了五峰民歌《青篾墊子》中的幾段詞,劉德培便打開了話匣子,民歌一溜一串;從賽歌賭狠的五句子到傳統情歌,連講帶唱,隨口便出。還會講解民歌中的風俗典故和風俗傳說、笑話、興致甚濃。這天夜裡,作棟先生與劉德培老人一直講到凌晨兩點才睡覺。第二天,作棟先生備了酒菜,又請劉德培講故事。劉德培在館裡撿屋半個月,作棟先生天天晚上與他講經。劉德培有講有唱,民歌、故事、謎語、婚喪習俗、連鎖交叉、不炒現飯。劉德培離開文化館的前一天,作棟先生為他餞行。作棟先生憑着自己的敏銳和判斷:劉德培是一位記憶過人、多才多藝的民間藝術高人,將會是一名大器晚成的民間文藝大家。

打這以後,劉德培從白鹿莊進縣城,每次都要到作棟先生住處落腳,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1980年,作棟先生帶隊到白鹿莊調查五峰現代史,劉德培成為調查組翻山過溪引路人及走訪對象的介紹人。那些天,作棟先生和德培老人是日同工作夜同宿,幾乎是夜夜同他講經。

在與劉德培交往的三年時間裡,作棟先生為劉德培記下了近百萬字的原始記錄稿,三十幾盒錄音磁帶和各種相關照片。但要推出劉德培,他感到力不從心。困惑中,他專程到武漢,請教民間文藝專家江雲教授和省民協主席、華師大劉守華教授。引起兩位資深民間文藝專家的關注,引導他一步一步地把搜集、研究、推薦結合進行,並獲得成功。1983年劉德培榮獲「湖北省民間故事家」。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命名表彰為「中國十大民間故事家」,劉德培名列榜首。

作棟先生回宜都工作的13年中,繼續與劉德培老人保持聯繫,這期間,劉德培及其家屬到他家做客17次之多,每趟少則三、五日,多則十天半個月。2000年12月15日,劉德培老人去世,終年88歲。作棟先生陪同省市縣20多人冒雪上山為老人送行,趕到珍珠山已快天亮。在老人走後不久,作棟先生飽含深情地寫了一篇悼念文章:「忘不了山里那夜喪鼓」,被多家新聞單位轉發。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刊載文並加編者按,印發在京出席會議的全國代表,題為《人民的悼念》。

1990年初,時任枝城市文聯主席的王作棟先生在一次籌備文藝展覽時,接觸了會講青林寺方言和燈謎的知青丁開清,覺得地道有味,隨即鼓勵他收集整理。不到一個月,小丁將收集整理的幾十條謎語交給王作棟先生。作棟先生隨即在他主辦的陸城《長青》雜誌上連續刊發,指導小丁堅持數年,整理成書。他親自幫助修改並作序,很快,中國民間文化史上第一部《關於一個村落的謎語選集》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與此同時,作棟先生給中國民間文化泰斗、中國民協名譽主席賈芝先生通電話,並將一封長信寄給賈老,詳細介紹了青林寺謎語的典型特點,並請賈老題詞。兩年後,作棟先生又幫助丁開清出版了《中國謎語續編》。

2002年初,青林寺民間藝人趙新壽也找到作棟先生,送上他收集整理的《清林寺謎歌選》,作棟先生看後,覺得太好了,認為是中國第一部賦有曲譜的謎歌選集,他當即着手修改並作序,幫助出版。

2002年10月,作棟先生邀請賈芝先生帶着京、漢專家來宜考察民間文化,專家組專程來到青林寺考察。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青林寺為「中國謎語村」。該村民間藝人趙新壽被作棟先生推薦,6上央視獻藝。

1997年,作棟先生在參加長陽縣文代會期間,長陽老文化人肖柏松找到他,說正在整理一本「孫婆婆講的故事」,作棟先生問有沒有錄音,晚上聽後再商量。當晚,肖柏松和女兒肖曉在招待為作棟先生放了兩盤錄音帶,覺得眼前一亮。他認為孫婆婆傳講的民間故事不僅數量多,而且很有特點,特別是關於「老巴子」的故事、「蛇」的故事、童話類故事、神話類故事等,民俗風味特別濃,又是一位土家族女故事家講述人。他當即對肖柏松提出重要指導意見,要求肖柏松將孫婆婆的故事一一記錄,不添加任何內容,原汁原味記下來。接着又電話報告華師大劉守華教授。

1998年3月,劉守華教授帶着專班,赴長陽考察後,將《孫家香故事集》納入全省民間文化書系研究。6月,長江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同月,全國民族文化工作現場會在長陽召開,作棟先生與省市新聞媒體記者驅車長陽龍舟坪椿樹坪村拜訪孫婆婆。他第一次見到孫家香:剛從地里打豬草回家,身上的衣服破舊,腳上的解放鞋已破得快穿不成了。第二次是經過發掘和推薦,孫家香被評為「湖北省民間故事家」後,作棟先生代表省民協專程來到孫婆婆家,親手為她授旗。2005年,孫家香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民間故事家」。2002年,作棟先生陪同市委宣傳部部長文成國、三峽日報總編熊慶文第三次來到孫婆婆家,為其送去高齡民間文化傳人輔助金3000元。為了改變孫婆婆生活困難的家庭環境,作棟先生多次與縣裡聯繫,將孫婆婆接進縣福利院安度晚年,直到2016年元月27日逝世。因大雪封山,不能前往送行。2月5日,在宜昌市民協主席團會議上,作棟先生和大家一起起立,為孫家香老人默哀。

1994年春,筆者在聯繫宜昌縣栗子坪鄉時,發現會講400多個民間故事的農民劉德芳,與大故事家劉德培同輩同類,覺得是個寶貝。經過了幾年努力,取得一些成果,但不知工作如何深入往下做。當時便想到了王作棟先生。在我的邀請下,1998年9月14日,作棟先生專程進山,對劉德芳其人其藝作了全面考察,作出權威性《鑑定》。他在第5條中這樣寫道:「現年60歲的劉德芳記憶清淅,思維敏捷,正值文化工作者對他所傳講的大量民間文化資料、故事、民歌、喪鼓歌詞、皮影戲文、民俗資料(支客、都官的常用語)和他本人生平資料進行系統採錄的黃金時段。對劉德芳本人的深入研究,擬與整理出版《劉德芳講述的民間故事集》全面採錄,擴大宣傳同步進行。從長遠看,這項研究的成果將對構建和改善中國故事文學提供新的科學依據。」認為「他的民間故事、民間笑話、神話傳說等,具有民間文學、語言學、社會學、倫理學、民俗學、美學等多學科研究價值。」作棟先生的權威鑑定,為我們推出劉德芳增添了勇氣,指明了方向,樹立了信心。

1999年3月31日,作棟先生邀請華師大劉守華教授進山考察劉德芳,確認劉德芳是「三峽地區最具活力的民間故事家」。隨後,他又邀請北京民間文藝的大碗專家、海峽兩岸民間文藝專家來宜專程考察劉德芳。將其推薦為「湖北省民間故事家」和「中國民間故事家」。2007年6月,作棟先生陪同劉德芳到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命名大會。

組織專家,打造民間文化精品

2015年底,王作棟先生被《三峽晚報》評為年終「十大新聞人物」,被公認為宜昌市民間文藝專家的領軍人。作棟先生卻謙虛地說:「不能這樣說,將我引上民間文化研究之路和助我成長的是省里的民間文藝家劉守華、李惠芳、江雲,市裡的劉不懷、來層林等前輩,他們是我的導師和引路人。宜昌的民間藝術大師劉德培、劉德芳、孫家香和千百個土生土長的民間藝人都是我最好的老師。沒有他們的引領和指導,我不可能在這一領域痴迷奮鬥近半個世紀」。

近50年來,作棟先生紮根於宜昌這塊民間文藝的沃土,歲月將他打磨成享譽國內外的民間文化大家。加上他那樂於助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直言,為基層民間文化工作者排憂解難的為人,以及說話簡練,從不拖泥帶水的工作風格。作棟先生接聽電話,有其固定的台詞:「你好?請說事。」這些將他推上當今宜昌範圍內民間文化的領軍人物,當之無愧。北京和省里的民間文化大家鍾敬文、任庚勝、陶立璠、李耀宗、高丙中、萬建中、林繼富、劉守華、李惠芳、江雲,上海的田兆元、三峽大學的王作新、鄧新華、黃柏權、胡少華等等均為他多年的朋友。在宜昌,他們認王作棟。遇有大的評審會和考察活動,基本是逢請必到。在宜昌市內,各縣市區一大批民間文藝專家服王作棟。他說話有人聽,做事有人幫。因而,他能率領這支專家團隊,致力為宜昌打造出一批民間文化精品。

2003年3月,我國頒發首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成就獎」,劉德培老人是全國故事家中獲此殊榮的唯一一位。劉守華教授評價說:「劉德培老人在中國已發現的上百位知名故事講述家中,藝術成就是最為傑出的,稱得上一代口頭語言大師。這一成就不僅僅屬於他個人……。」而熟知這一情況的人更要說,這一大獎真的來之不易,從1979年冬到2000年3月,從發現到發掘,從收集整理到48萬字的故事集《新笑府》出版,王作棟先生組織專家為之呼籲,奔波21年,這中間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

2002年2月26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宜昌市在全國地市州中率先響應,經過半年籌備,於當年11月初在夷陵區召開動員會,啟動編纂《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宜昌市縣卷本》,各縣市區立即專班上馬,快速進入規定狀態。在接下來的匯報會上,王作棟先生對編纂工作存在的問題一一指出,要求各縣市區來一次「回頭看」:對重要傳人採錄欠深入;部分篇什在整理中被書面化、文人化;有的篇什不屬民間故事。強調編纂工作必須深入田野調查。編委會和專家組對上述工作意見達成共識,統一行動,加快進度修改文稿。就這樣,由市文聯牽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的以王作棟先生為首的全市150多位民間文藝專家參加的《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湖北宜昌市分卷》,歷史4年,終於2007年由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發行。編纂過程中,全市12個縣卷本400多萬字的書稿,肩負主編重任的王作棟先生日夜加班,幾乎是逐本讀完,分別提出重要的修改意見

2009年《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湖北宜昌市分卷》榮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學作品獎》。王作棟先生陪同市文聯黨組書記黃尚榮赴浙江寧波領獎。當黃尚榮主席代表宜昌,走上主席台從馮驥才主席手中過大獎的這一刻,站在台下的王作棟先生熱淚盈眶,這是他為之付出,感到欣慰激動的淚水。

民俗文化是古今所有文化的根系。2010年7月6日,宜昌文聯、市民協召開全市動員大會,正式啟動《中國民俗志·宜昌市分卷的編纂工作》,發起繼續衝擊「中國山花獎·宜昌四連冠」的總動員。會上,擔任志書執行主編和評審委員會主任的王作棟先生作了主體發言:他要求各縣市主撰人員以《中國民俗志(縣卷本)工作手冊》為指導,按照「序言、圖片、目錄、概述、正文、附錄、後記」等8個部分撰寫。着重強調其必須堅持「真實性、全面性、規範性、科學性和文風統一性」等五條原則。動員會後,各縣市區層層動員,組織人員上馬,開啟了新一輪志書編纂大匯戰。

回顧這部志書的誕生過程,筆者對一次匯報會上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經過近3年時間緊鑼密鼓的工作,13部縣卷本全部通過初評,10部通過複評,9部通過三評,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歇一口氣了。

2013年4月9日,在全市主編和總纂工作會上,王作棟先生提出了一個讓與會者難以接受的問題:[北京]]和武漢5位資深專家認為原來的《工作手冊》在分類設置上有缺陷,如果要打造精品,建議將原手冊中的分類調整為:「經濟生活民俗」、「社會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三大板塊,使分類更科學、結構更簡明。我的天哪,要推倒重來,這意味着全市前3年的工作化為白干。會場氣氛驟然緊張,一遍反對:「我們幹不了了!」面對與會人員的激動情緒,王作棟先生沒有發火。此時,他完全理解大家的心情。一陣議論過,王作棟先生非常深情的、衷懇的,作了題為「最後一秤」的長篇講話,對《調整方案》作出詳細說明。大家望着王作棟先生那雙嚴肅而懇求的雙眼,會上的發言很快轉向。「不管北京的專家怎麼說,我們聽王主席的,他同意改必有道理。」就這樣,會後13部縣卷的主撰按照調整後的目錄,用近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任務。

2014年11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正式出版。2015年12月2日,《中國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藝學術著作獎》,為本屆湖北省唯一獲獎項目。望着這歷時5年,全市300多位民間文藝專家的努力,籌資數百萬元、680萬字、重達15公斤的長卷和那金色發光的獎盃,以及上上下下對王作棟先生的祝賀與讚揚,他卻說,這是宜昌市委、市政府和各縣市區領導重視的結果,是市民協團隊精神的集中體現,更是全市300多民間文化人共同奮鬥的成果。

由於王作棟先生在民間文化工作方面的突出貢獻,1987年,他獲得湖北省民間文學屈原獎特別獎。1988年獲得文化部、國家民委、國家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聯合表彰的《中國民間文藝集成·突出貢獻獎》。1988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表彰。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14年獲《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突出貢獻獎》。同年又獲得宜昌市民間文化守望者大獎。

尾 子

2016年4月,王作棟先生將迎來69歲華誕,進入古稀之年。他已功成名就,又擁有一個兒孫滿堂的幸福家庭。按理說,他可以歇下來,安度晚年了。其實不然,王作棟先生又接到市文聯的一項重要任務,主纂《宜昌民俗通志》,趕在2016年7月1日正式出版,他又開啟了下一輪新工作。他說:「做一件事要就不做,要做就必須做好。」我們祝願他在接下下的工作中再攀高峰,再創輝煌。[1]

作者簡介

彭明吉,宜昌夷陵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