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湯旺河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湯旺河區

中文名稱;湯旺河區

面積;2153.51平方千米

外文名稱;Tangwanghe District

人口;3.7萬人(2008年)

別名;東風林業局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伊春市

著名景點;湯旺河林海奇石風景區

下轄地區;2個街道9個林場4個經營所1個苗圃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伊春市

黑龍江省伊春市湯旺河區(湯旺河林業局)位於伊春市東北部,小興安嶺頂峰,北距黑龍江省一級對俄邊貿口岸嘉蔭100公里。湯旺河區、湯旺河林業局屬政企合一的縣級單位,始建於1958年,原稱東風區、東風林業局,1984年改為湯旺河區、湯旺河林業局,行政隸屬於伊春市、伊春林業管理局。全局總人口3.7萬人,職工11,000人,下轄15個林場(經營所)和26家企事業單位。

湯旺河區(局)是國家大二型企業,是伊春林區主要的木材生產基地之一,地域廣闊,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84.3%,林業施業區總面積2,153.51平方公里,現森林總蓄積1,400萬立米,截止到2006年末,湯旺河累計為國家提供商品材1,600餘萬立方米,實現利稅6.5億元。天保工程實施後逐年調減,2006年木材產量為17、6萬立方米。

湯旺河區(局)面對日益減少的資源和增支減收的嚴峻形勢,立足本局旅遊資源實際,把旅遊業作為"五大接續產業"之一,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獨特的地質地貌,投資上億元用於旅遊業的開發,努力建設成為"生態平衡,環境優雅,景觀獨特,功能完善"的生態旅遊城鎮,以專題推進抓落實的方式全面開展了旅遊開發工作,使旅遊業不斷發展壯大,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湯旺河國家公園地處小興安嶺南麓,範圍包括湯旺河原始森林區和湯旺河石林區。這裡是松花江一級支流湯旺河的源頭,植被覆蓋率99.8%以上。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是亞洲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原始紅松林生長地,同時分布着大量雲杉冷杉白樺、椴樹等多達110餘種黑龍的珍貴樹種,生物多樣性豐富,有野生植物612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10種;野生動物25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物種40餘種。區域內自然景觀獨特,百餘座花崗岩石峰構成了奇特的地質地貌,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唯一一處造型最豐富,類型最齊全,特徵最典型的印支期花崗岩地質遺蹟

序言介紹

湯旺河區(局)隸屬黑龍江伊春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28°51′5″~130°8′0″,北緯48°22′18″~48°48″30″。位於伊春市東北部,小興安嶺頂峰,北距黑龍江省一級對俄邊貿口岸嘉蔭100公里。始建於1958年,原稱東風區、東風林業局,北與烏伊嶺區交界,東北部與嘉蔭縣相連,東和東南部與新青區接壤,西和西南部與紅星區和遜克縣毗鄰,為政企合一體制,是國家大二型森工企業。

2014年,全區總面積2153.51平方千米;2008年,總人口3.7萬人;轄2個街道、9個林場、4個經營所、1個苗圃;2014年,湯旺河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0891萬元。

建制沿革

湯旺河區,以境內的湯旺河而得名。1957年10月,中共伊春市委決定建立東湯林業局,由伊春工作公司負責籌建,並設立東湯籌備處。

1958年6月14日,伊春市委確定由烏敏河林業局承建東湯林業局。是年8月,原籌備處與烏敏河承建單位合併,借用"東內壓倒西風"的"東風"二字將東湯林業局改為東風林業局。

1964年12月,成立伊春市東風區,與東風林業局合署,為政企合一的縣級單位。

1984年12月,改稱湯旺河區林業局,湯旺河區。

1992年,湯旺河區為伊春市管轄的市轄區。

行政區劃

湯旺河區轄2個街道、9個林場、4個經營所、1個苗圃:河南街道、河北街道、日新林場、石林林場、東升林場、二龍山林場、高峰林場、二清河林場、守虎山林場、泉石林場、峻岭林場、育林經營所、團結經營所、磨石山經營所、中心苗圃、克林經營所。區政府和湯旺河林業局駐地湯旺河街。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湯旺河區

湯旺河區(林業局)位於伊春市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8°51′5″~130°8′0″,北緯48°22′18″~48°48″30″。北與烏伊嶺區交界,東北部與嘉蔭縣相連,東和東南部與新青區接壤,西和西南部與紅星區和遜克縣毗鄰,為政企合一體制,是國家大二型森工企業,施業區面積21.5351公頃,森林覆蓋率81.5%,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素有"興安明珠"的美譽,是一塊正待開發的寶地。距市中心135千米。總面積126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湯旺河區地勢多為低山丘陵相間的山地,平均海拔高度為436、6米,最高海拔786、9米,最底海拔156米。一般坡度在5-20度之間,局部地區最大坡度達40-50度。

山脈屬小興安嶺山系,由西向東、東南方向延伸,主要山峰有磨石山、守虎山、嶺北山、河魚山、二龍山、小巨山、大青頂等。

氣候

湯旺河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雖較分明,但寒冷時間長,溫暖時間較短。年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0.3-1.5度。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24.5度,最低氣溫達攝氏47.9度左右。年降水量在430-722毫米之間。一般初霜在9月中旬,終霜至次年5月中旬,無霜期為90-100天。全年大於或等於攝氏10度的積溫在1700-2000攝氏度之間。結凍期為6個月。凍層達2.5米。春夏多南風,冬季多西北風。春秋風大,最大可達8級。[1]

水文

湯旺河區河流主要有湯旺河水系、結烈河水系、庫爾濱河水系,分別是松花江和黑龍江的支流,湯旺河水系全長509千米,流經伊春全境,是伊春的母親河,有東湯旺河、西湯旺河、二青河、白樺河、通江河、湯洪溝等支流。結烈河水系全長77千米,是黑龍江的支流,有翁泉河、大翁泉河、木營河、棲林河、蛤蟆河、東南岔河等支流,流經湯旺河區、新青區、嘉蔭縣。庫爾濱河水系是黑龍江的支流,有霍吉河克林河濱河等支流。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湯旺河區總面積2153.51平方千米,林業用地面積為1912.05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89%,其中有林面積1679、72平方千米,占林業用地面積的87、8%,活立木總蓄積1400萬立米。

植物資源

湯旺河區主要樹種有紅松落葉松、冷杉、樟子松、白樺、楊樹、椴樹、柞樹、楓樺、色木、黑樺、榆樹、黃菠蘿水曲柳等商品材,還有山槐、山桃、赤揚、暴馬子、紅毛柳、花楷子、青楷子、老鸛眼、胡桃楸等樹種,其中紅松、黃菠蘿、水曲柳、胡桃楸為東北地區的珍貴樹種,紅松是伊春市樹。

湯旺河區主要珍貴和經濟動物有馬鹿、駝鹿、麝、野豬、狍子、蟒蛇、哈士蟆、猞猁、蝙蝠、啄木鳥、貓頭鷹、水獺等20多種; 喬木有70餘鍾,除高大喬木外,野生果類有平榛、毛榛、稠李、山丁子、山葡萄、軟棗獼猴桃、東方草莓、醋栗、北五味子、越桔、羊奶子、等。野生藥用植物有興安杜鵑、刺五加、三棵針、暴馬子、接骨木、凍青、黨參、獨活、黃芪、穿地龍等。食用菌類有木耳、蘑菇等。其它經濟植物有厥類、山露、山蔥、山韭菜、山芹菜、灰菜、蕁麻等。

動物資源

湯旺河區水生動物主要以冷水魚為主,有哲羅、草魚、鯉魚、青鱗子、細鱗魚、狗魚、柳根子、葫蘆仔魚、泥鰍、鲶魚。還有牙羅、同羅、紅翅子、老頭魚、穿丁子、白鰾子等,以青鱗子、細鱗魚、柳根子為最多。

其他水生動物有:河蚌、林蛙(兩棲動物)、水蛇水獺(兩棲動物)、水蛭等。

昆蟲有:西伯利亞松毛蟲、螻蛄、地老虎、落葉松花蠅、東方金龜子。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有益昆蟲有:赤眼蜂、七星瓢蜻蜓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湯旺河區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35905人,2008年,全局總人口3.7萬人,職工11000人。

民族

湯旺河區轄區內共有漢、滿、蒙、回、朝鮮、錫伯、藏、苗、彝、壯、布依、達斡爾、鄂倫春等13個民族。

經濟產業

綜述

2014年,湯旺河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0891萬元,同比下降0.4 %;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380萬元,同比下降3.2 %;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5719萬元,同比下降19.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稅完成1870萬元,同比下降3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254萬元,同比下降7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0元,同比增長14.5%;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32317萬元,增長12%。

第一產業

2014年,湯旺河區畜牲業、林業產出保持了穩定增長勢頭,多種經營實現產值83349萬元,同比增長11.5%。林下經濟占多種經營的產值比重不斷加大;黑木耳、小槳果、北藥等產品的種植面積在逐步擴大。農業產業化強力推進,由1家藥業集團建設的北藥種植基地正在逐步擴大規模。野豬養殖基地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全區共養殖野豬10152頭,種植蒼朮28000畝,黑木耳3700萬袋。全區小漿果種植3680畝,堅果改培嫁接7000畝,蒼朮總播種面積30000多畝。

特色種植

2008年,全區種值草莓120畝,總產量80噸,北藥種值面積4500畝,總產量4000噸,倉術改培面積2000畝,年產量15噸;五味子種值面積200畝,改培面積600畝,年產量10噸;近山參保存面積2000畝;龍芽惚森改培面積600畝,年產量30噸;穿地龍改培面積100畝,年產量85噸,袋栽木耳4000萬袋,干耳產量1600噸。

生態畜牧業

2008年,全區肉牛飼養量5010頭,並可提供地產鮮牛肉250噸;絨山羊飼養量8960隻,年產優質絨4噸,鹿飼養量485隻,年鹿產品產量730公斤;蜂飼養量2580箱,年蜂產品產量155噸,林蛙飼養量300萬隻,年蛙產品產量3000噸。畜牧業預計實現產值6000萬隻,占農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

第二產業

2014年,全區工業增加值實現15,719萬元,同比降低19.2%。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實現3,093萬元,同比降低30.4%,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2215萬元,同比降低46 %,利稅總額實現1,845萬元,同比減少972萬元。

湯旺河區的木材精深加工業,2008年,全區木材精深加工企業發展到41戶,其中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一戶,年產值1,000-5,000萬元的企業三戶,年產值500-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四戶;2008年木材精深加工業總產值預計實現18,300萬元,占林產工業總產值的55.45%;產品主要有刨花板、細木工板、集成材、家居零部件、衣帽掛、衛生筷子、鉛筆、鉛筆板、雪糕柄等。

第三產業

2014年,全區實現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2317萬元,同比增長12 %。生態旅遊業蓬勃發展。全年接待遊客38.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2,454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4年,湯旺河區有各類學校8所,投入200多萬元對一小、中學的三棟教學樓進行了維修。

醫療衛生

2014年,湯旺河區醫療機構2所,投入390多萬元,為職工醫院新增各種醫療設備7台(套)。聘請醫療專家來我區授課12課時,選送23名醫務人員到哈醫大四院、伊春市林業中心醫院進行業務培訓。

基礎設施

2014年,湯旺河區棚戶區改造結轉和新開工11.35萬平方米,完成拆遷585戶,完成平房改造400戶。對前進小區10棟舊樓進行了外牆體節能改造。投資2,179萬元新建的自來水廠已完成計劃工程量的85%。建設的熱電廠全面投入使用,新鋪設供熱管道3,500延長米,新建改造5座換熱站。改造、加寬東風大街等11條街道,鋪壓瀝青3.8萬平方米,改造鋪設人行步道4.5萬平方米。兩座跨河大橋竣工通車。更換、新增路燈近300盞。鋪設污水、雨水排水管網7,500延長米。

社會保障

2014年,湯旺河區為2927戶、4212名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1479.1萬元,籌措資金22.48萬元資助4081名低保對象參加醫療保險,對低保對象457人次進行醫療救助,救助金額157.48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106個,就業培訓350多人次,全年新增、轉崗就業1828人。計劃安置的200戶廉租房全部完成,危房改造81戶。發放計劃生育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和獨生子女父母一次性補助資金92萬元。[2]

交通

湯旺河區(林業局)距伊春市110千米,距嘉蔭對俄貿易口岸100千米,國鐵湯林線及204省道和伊春--黑河公路通過區址,公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施業區內另有林企公路942千米,林道網密度千分之四點八。

風景名勝

湯旺河源頭漂流系湯旺河旅遊公司主要推介的旅遊項目之一,漂流線路植被好,落差大,水流急,灘石多,自然原始、風景如畫,並經過由東湯旺河和西湯旺河匯集形成的湯旺河源頭匯合口處,線路共分兩條,一條為湯旺河"源頭休閒漂"三小時,一條為"激流勇進漂"三小時。 湯旺河石林旅遊風景區屬於小興安嶺山脈,形成於古生代末期,海西寧褶皺運動山系.湯旺河區主要以花崗岩閃長岩等為主,由於漫長的地質運動,受多種地應力作用影響形成多種斷裂,要地形地貌上表現出獨特的峰石觀。[3]

核心區面積為200公頃,各具特色石林景區十處,分別為石林一線天、雄峰、如來頂、鷹嘴岩、疊瀑流影、北國雄獅、濟公循山、文殊誦經、駝龍洞。風景旅遊區內植被十分豐富,以紅松針葉、闊葉混交的原始林為主,素有紅松的故鄉稱,同時大量分布着、雲杉、冷杉、落葉、白樺、椴樹等多種珍貴樹種;植被有三棵針、五味子、刺五加、黨參、赤藥、白芍多種藥用植物及蕨菜、猴腿(猴腿菜)、刺嫩芽、黃花菜等上百種山野菜被稱為樹木的王國,植被的天堂。

相關視頻

伊春新華社客戶端宣傳推廣湯旺河區生態旅遊產業發展

湯旺河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主題微電影

參考資料

  1. 湯旺河 ,360百科 2017-06-21
  2. 【城市黨建聯盟】湯旺河區黨建聯盟活動亮點紛呈 , 伊春黨建 2019-05-31
  3. 湯旺河國家級森林公園 , 360搜索 201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