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陁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沙陁路》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蘇頌的作品。

蘇頌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1],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沙陁路

科學成就

蘇頌一生博學多才,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遠遠超過了他的政績。

蘇頌的科學貢獻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天文、醫藥、機械等領域。公元1061年,他撰寫《本草圖經》20卷,記載藥物814味,附圖993幅,醫方763首,在藥物學上有重大價值。該書集歷代藥物學著作中國藥物普查之大全,這也是世界藥物史上的傑作之一,該書對動物化石、潮汐理論的闡述、植物標本的繪製,均在相應的學科中占有領先地位。

明代著名醫藥大師李時珍對《本草圖經》的科學價值也予以了很高的評價,在他的《本草綱目》中評價《本草圖經》「考證詳明,頗有發揮」。

此外,蘇頌與掌禹錫、林億等編輯補註了《惠佑補註神農本草》,校正出版《急備千金方》等書[2]

視頻

沙陁路 相關視頻

2016(廈門同安)蘇頌國際文化節
中國古人的智慧讓老外驚訝:蘇頌,宋朝的大博學家

參考文獻

  1. 知制誥,在線漢語字典
  2. 蘇軾的詩文全集,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