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湖南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湖南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圖鏈接來自 浙江在線 的圖片

湖南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華中地區湖南省漢壽縣境內,西洞庭湖是洞庭湖的西部咽喉,吞吐長江松滋、太平二口洪流,承接沅、澧二水,是長江中下游洪流的首個「承接器」和防旱「前哨站」;同時,也是(長)江(洞庭)湖生態系統的調節器,具有強大的自然調蓄洪水功能,是構建洞庭湖濕地乃至長江中下游濕地安全體系的重要戰略要地。區內擁有河流湖泊沼澤人工濕地等多種濕地生態類型。「漲水為湖、落水為洲」是其主要特徵[1]。區內植物動物及景觀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在亞熱帶內陸濕地類型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保護和科研價值極高。

歷史沿革

1998年1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建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1月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

2011年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着手保護區升國家級工作,對區內濕地資源進行科學考察,完善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夯實了保護區升國家級工作基礎;

2014年1月常德漢壽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獲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根據實地調查結果,保護區現已記錄到維管束植物87科259414,其中蕨類植物14科16屬19種;裸子植物1科2屬2種(均為引種栽培);被子植物72科241屬393種。保護區植物區系主要以世界廣布成分、泛熱帶成分和北溫帶成分為主,其中世界廣布成分尤為突出,共有45科,占總科的61.64%;而泛熱帶成分和北溫帶成分分別有13科和11科,占總科數的比例分別為17.81%和15.07%。這三種主要成分的科數之和為69科,占總科數的比例為94.52%。其它有8種類型缺失,還有4種類型均分別只有1科。濕地植被在科的分布區類型上具有高度的趨同性。

動物資源

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內記錄到底棲動物4目9科65種,類9目20科112種,兩棲類1目5科13種,爬行類3目8科20種,哺乳類7目14科26種。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是極具科研、保護價值的濕地生態系統和濕地鳥類保護區,區內鳥類種類多,數量大,共記錄到鳥類205種,分屬15目50科。占全國鳥類物種總數1329種的15.2%,占湖南省鳥類物種總數438種的46.1%。其中,雀形目鴴形目雁形目無論在種類和數量上都占有絕對優勢,各有84種、31種和27種,分別占鳥類群落組成的41.0%、15.1%和13.2%。在水鳥各科中,鴨科種類最多,有27種,其次是鷸科鷺科,都為14種,其中,濕地水鳥共8目90種,占全國水鳥種類的33.1%,反應了保護區在水鳥及其棲息地保護上的重要性。

視頻

湖南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汗水與使命 湖南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湖南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視頻——小天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