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瓦磘崇靈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瓦磘崇靈祠
圖片來自mapio

瓦磘崇靈祠,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埔鹽鄉瓦磘村的百姓公廟,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先後因開闢員林大排台76線而遷移。

沿革

此廟建於清治時期,原位在廍子村,日治時代開鑿員林大排,原址被畫為溝地,因而遷到瓦磘村。

1997年4月,縣府公告徵收此祠與隔岸的福興鄉外中村的祈善堂,補償價分別是八十萬、八百萬。瓦磘村民以崇靈祠供奉的無主骨骸多達萬具為由,除拒領外,也不讓施工單位拆除百姓公廟。埔鹽公所在同年5月24日表示,兩座百姓公廟的面積與周邊設備相差很大,補償費自然有差距。

2000年7月10日,埔鹽鄉長陳根塗接受訪問,內容談及崇靈祠因台76線闢建而面臨拆除,居民本來購買水利地作遷移,但後來水利會以保持土地完整性、擔心其他土地賣不出去而反悔,導致道路工程延宕。同年7月12日的協商,擬出兩個購地方案,由彰化縣府補助經費購買五分地的水利地,或由水利會出售五分地中的部分土地。至同年9月11日,用地解決,原先是縣府以新台幣五百七十多萬元增購四點五分地,後改為以二百萬元買其中一點五分地作為遷祠用地。經鄉公所、縣議員楊福地爭取後,以瓦磘村公墓旁為新廟址。2000年10月15日在新址破土,次月15日在瓦磘村天清宮舉行工程發包。

原處廟地有一株被榕樹包圍的檳榔樹,陳金榜等居民擔心此奇特樹木將因而消失,力主維護,由崇靈祠重建委員會總幹事施宗志答應一併移植。2001年9月11日,新祠落成啟用,總花費三百多萬元,信徒除了陳列上千桌的供品外,並且請人演歌仔戲慶祝。

祭祀

埔鹽鄉公所民政課長陳東松表示,百姓公廟少被作為聚落信仰中心,而瓦磘村一帶居民以崇靈祠為信仰中心,年年舉行大拜拜。信徒施文祿則說,多年來居民認為此祠非常靈驗,因此成為信仰中心,每年農曆八月初四都會舉行祭祀。

,又稱祠堂,是一種源自中國,並廣為東亞文化圈[1] 傳統民間信仰採用的半宗教設施,其主要用於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賢、烈士,採用廟堂式建築形式。

祠往往是社會公眾為共同祭祀和供奉廣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滕縣百姓為紀念在當地為官清廉而即將去京城赴任的趙邦清,為他修建了生祠,「黃童白叟,羅而拜之」。其中忠烈祠是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之處,祠名「忠烈」。台灣的忠烈祠為中華民國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建。依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布《忠烈祠祀辦法》,於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在地設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則設首都忠烈祠,由總統主祭。此外又有供奉義民義民祠

其他例子有醫聖祠南陽武侯祠五公祠:位于海南瓊山國興街道。「五公」是指唐宋兩代被朝廷貶低來海南的五位歷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綱趙鼎及宋代大學士李光胡銓。他們萬里投荒,不易其志,為海南島的文化教育、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海南人民歷代建祠祭祀他們。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雷瓊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樓紀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 衢州徐偃王廟:韓愈在《衢州徐偃王廟碑》載:「開元初,徐姓二人相屬為刺史,帥其部之同姓,改作廟屋,載事於碑。後九十年,當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復為刺史……乃命因故為新,眾工齊事,惟月若日,工告訖功,大祠於廟,宗鄉咸序應。是歲,州無怪風劇雨,民不矢厲,谷果完實

由於祠、廟性質相近,而一些設立時為紀念先賢的祠,後世也會被信眾視作祈福避凶之用,所祭祀的對象也被視為神祇,故有時會混用。一些供奉儒教道教佛教或民間信仰中的神佛、聖人的場所也以祠為名,如黃大仙祠

供奉祖先的宗祠,現在一般通稱祠堂

朝鮮半島的祠自三國時代由中國傳入,在高麗王朝逐漸普及開來,在朝鮮王朝達到繁盛,但現今已較少見。

  • 臺灣民間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臺灣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信仰,包括揉合中國民間信仰三教合流漢人移民信仰,也包括在地英雄名人神格化,也包括王爺千歲信仰,以及臺灣原住民祖靈信仰,前者隨著中國閩南粵東移民由華南地區渡過臺灣海峽東來,於臺灣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民間信仰,但大體上仍奉祀原有中國民間信仰的神明;次者表現出臺灣人充滿包容知恩的情感,如供奉捨身救民的日本軍人;再次者如各地有應公、萬善同歸,有的更分靈者眾,如南鯤鯓代天府萬善爺;後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則有漢化的情形。

緣起

中國移民渡海來臺時,大多迎請海神或故鄉地方神祇分靈嗣奉。由於移民渡海需面對莫測的海象變化,到臺墾殖後,因水土不服,瘟疫四起,又須與臺灣原住民族及不同的墾殖團體相互械鬥,爭奪土地、水源、商業利益等等,又時常危及生命財產,分靈而來的原鄉神祇,成為移民的心靈寄託,而信奉同一神明也產生了同鄉之間的意識形態認同,渡海來臺的海神、鄉土神、瘟神王爺)等信仰,並逐步發展為無所不能的地方守護神。

除了人格化的地方守護神外,也有因為各種職業不同,而奉祀不同職業的保護神。另外主要源自道教、本來流行於一帶的正一派閭山派道教來臺後,經過一段時間與佛教儒教摻合,逐漸變成民間的傳統信仰及文化現象,與只求個人與家庭之「富貴財子壽」的臺灣多神格「民間信仰」。

1911年《臺灣私法》引《臺灣府誌》,列舉玉皇上帝東嶽大帝玄天上帝天上聖母神農大帝保生大帝三山國王水仙尊王開漳聖王廣澤尊王註生娘娘臨水夫人五顯大帝元帥爺王爺大眾爺義民城隍爺福德正神灶君文昌帝君魁星諸神皆屬儒教。1921年片岡巖的《臺灣風俗誌》也是承襲這種宗教觀,擴大了日治時期儒教宗教的範疇。片岡巖,《臺灣風俗誌》,1921,(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90年眾文圖書中文版)643-679頁。日治時期儒教並不局限於民間信仰,1941年《大眾人事錄》〈黃純青〉詞條:黃純青的宗教是「儒教」,1958年的魏清德〈身世報告書〉,自述宗教信仰是「儒教」。黃純青魏清德都由日治時期橫跨到戰後,宗教信仰都定位為儒教,1918年八芝蘭公學校(今士林國小)所編的《鄉土誌》,儒教即列為「宗教」之首。

尚有一種民間信仰被專家把它歸類為「儒宗神教」,因為就其信仰內容來看,大都是藉著神明持筆揮鸞來闡述儒宗孔教的倫理道德教化,相容聖人佛祖神仙三教合一思想,強調修身、齊家、行善、勸化;即以勸化世人,挽救人心,導正社會頹風惡習為宗旨。

至於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雖也落地生根,成為具有台灣風格的信仰,但由於人口比例較低,暫不列入。有的則如一貫道供奉五教聖人,將其塑像奉祀,已非原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之模式。

鄉土神簡表

臺灣是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在漢人民族方面包含了許多不同的省籍族群,他們在移居臺灣時帶來了原鄉的信仰,這些神祇稱為鄉土神。玉皇大帝三官大帝觀音菩薩天上聖母(媽祖)、關聖帝君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伯公)等,屬於不分祖籍共同信仰的神靈,但有些地方對某一神祇特別虔誠,有鄉土神的意味。

參考文獻

  1. 東亞文化圈,its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