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胃結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胃結石是因進食某種物質後在胃內形成的石性團塊狀物。形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小的如乒乓球,大者似嬰孩頭。按其組成成分不同可分為植物性、毛髮性和混合性3種,臨床上最多見的是植物性的胃結石。、

胃結石形成後,大多數病人有上腹不適、脹滿、噁心或疼痛感;有些病人有類似慢性胃炎的症狀,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脹,鈍痛反酸燒心;部分病人可合併胃潰瘍;1/3胃柿石病人,可在上腹部觸及活動的質硬包塊。若患者有上述症狀、體徵,生活在產柿地區,並有空腹吃大量,特別是澀柿子的歷史,一般診斷即可明確。若對診斷有懷疑,可行X線胃造影或胃鏡檢查。[1]

西醫學名: 胃結石

主要症狀: 疼痛,腹脹

胃結石形成簡介

在柿子或黑棗中含有一種稱為鞣質的東西,未成熟的柿子中,其含量可高達20%。人們吃生柿時,舌有發澀的感覺,就是鞣質在作怪。此外,柿子中還含有樹膠、果膠。人吃了末成熟的柿子後,鞣質在胃酸的作用下,能與蛋白質結合成不易溶於水的鞣酸蛋白,沉澱在胃內,而鞣酸蛋白、樹膠、果膠能把柿核、蔬菜植物纖維粘合在一起,在胃內就可形成胃柿石。胃酸多的人吃柿子易長胃石。有些人吃一次生柿子就可形成胃石。

胃結石形成後,大多數病人有上腹不適、脹滿、噁心或疼痛感;有些病人有類似慢性胃炎的症狀,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脹,鈍痛,反酸,燒心;部分病人可合併胃潰瘍;1/3胃柿石病人,可在上腹部觸及活動的質硬包塊。若患者有上述症狀、體徵,生活在產柿地區,並有空腹吃大量,特別是澀柿子的歷史,一般診斷即可明確。若對診斷有懷疑,可行X線胃造影或胃鏡檢查。

以往治療胃柿石,大多採用中藥溶石或手術取石治療。中藥治療需較長時間,手術取石病人痛苦較大,且有併發症可能。隨着纖維內窺鏡治療學的發展,目前已開展了對胃柿石進行激光爆破碎石或通過特製的器械將胃石絞碎,然後經幽門排出。

胃結石病因

胃結石是由於食入的某種動植物成分、毛髮或某些礦物質在胃內不被消化,凝結成塊而形成,常見者多為柿子、黑棗、山楂等物。柿胃結石的成因一般認為是柿子含有豐富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生成一些不溶於水的沉澱物,並與果膠、食物殘渣膠合在一起而形成團狀凝塊;山楂富含果膠,在適合的PH值下可發生膠凝,在胃內凝結成塊而發生結石,進一步的研究證實,空腹吃生山楂後喝茶、飲酒及多進食增高胃液酸度的食物是山楂胃結石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

胃結石病症

胃結石形成後,大多數病人有上腹不適、脹滿、噁心或疼痛感;有些病人有類似慢性胃炎的症狀,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脹,鈍痛,反酸,燒心;部分病人可合併胃潰瘍;1/3胃柿石病人,可在上腹部觸及活動的質硬包塊。若患者有上述症狀、體徵,生活在產柿地區,並有空腹吃大量,特別是澀柿子的歷史,一般診斷即可明確。若對診斷有懷疑,可行X線胃造影或胃鏡檢查。

胃結石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階段的人,如幾個月的嬰兒和80多歲的老人。吞入不適當的食物或雜質,形成胃內凝結物或結石的時間,短者數小時,長者數月或數年。形成的結石可由小變大,從棗子大最後聚合如鵝蛋大小,結石可以是單個,也可以是多發的3~5枚。異物結石的性質、形態、大小及胃的功能狀態,決定症狀的表現:小而光滑的胃結石可能不產生症狀,並隨胃腸蠕動,經由糞便排出體外;大而粗糙的胃結石可引發上腹飽脹,反胃,口臭,噁心嘔吐及上腹痛,甚至消化道出血,這是由於結石對胃的刺激,引發胃黏膜潰瘍,胃出血的緣故,嚴重時可引起胃穿孔,腹膜炎。[2]

巨大的胃結石占據胃的容積,有的患者在上腹部可捫及活動性、光滑的堅實塊物,由於減少了進食量,可引起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甚至死亡。胃結石也可排入小腸,大的結石由於堵塞腸腔,可引起腸梗阻,最常見的阻塞部位是迴腸,因迴腸是小腸周徑最細的地方

胃結石預防

針對胃結石最常見病因,應少吃柿子黑棗山楂椰子海帶及果核等,不宜在空腹時進食上述食物。

一旦確診胃結石,應及時行胃鏡檢查及胃鏡下碎石術,以免出現消化道潰瘍出血、梗阻等意外情況。

胃結石注意事項

吃冬棗吃出巨大胃結石

王女士聽說今年新上市一種水果冬棗,又脆又甜,就買了幾斤回來吃。這中間她又吃了一些其它水果桔子獼猴桃等,正巧這段時間家裡來客人,到飯店吃了一些等食物。不久,林女士上腹突然劇烈疼痛,嘔吐不止,並帶有鮮血。胃鏡檢查發現,王女士胃裡有一個10×10厘米大小的結石。由於胃蠕動時胃壁同結石摩擦,引起胃粘膜糜爛、潰瘍出血。

近年來,消化科每年都會收治胃結石的患者,老人較多。往年的患者多數是因為吃柿子、吃黑棗引起的結石。吃冬棗為什麼能引起胃結石現在還不太清楚,但從這例患者的特點看,一是年齡都較大;二是吃水果較多且雜;三是都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魚、肉等。這些可能都是引起結石的原因。適當多吃一些水果對健康是有好處的,但切不可過量,特別是老年人,胃腸消化功能差,更要注意。

柿子不可與桔子同時吃

以柿子為例,柿子含有大量鞣質,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能結成不易溶解的分子較大的鞣質蛋白,沉澱在胃裡逐漸形成結石。有的要1~2個月,快的只要1~2個小時就會結石。所以吃柿子、黑棗,一是不要在空腹的情況下吃,二是不要同各種含酸性的水果一塊吃,如桔子、獼猴桃等,三是吃柿子前後不要吃含蛋白高的食物如肉類等,四是一次不可吃得過多。

腹痛時病因不明不要隨便吃止痛藥.

胃結石的典型症狀是上腹部發脹、疼痛,伴有噁心、嘔吐,嚴重的會吐血。如有上述症狀,一定不要在家裡自己吃止痛藥,要及時到醫院做胃鏡檢查。因為結石在胃裡時間長了,可能引起胃壁壞死和穿孔,如果進入腸道,就會引起腸梗阻。過去這一類的病人都要手術,現在只要及時發現,在胃鏡下採取碎石的方法就可以治療,痛苦小,沒有損傷,恢復幾天就可以出院。

胃結石危害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的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發生變化,結石病發病率越來越呈上升趨勢。發病人群年輕化現象也越來越明顯,25~40歲是高發人群,而女性尤其多發。

專家介紹說,結石病現在已經盯上了白領。現在很多白領坐辦公室工作的時間都很長,缺乏運動,而有的人因為工作緊張,常常一天喝不上幾次水,有的索性不喝。這兩種不良習慣是導致白領多患結石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炎熱的夏天,人體水分蒸發得很快,不補充水分的話,排尿量就會大大減少,從而使一些碎小的尿液結晶沉積在體內,引起結石病。膽囊結石大的可如雞蛋,小如泥沙充滿膽囊,膽囊結石在靜止期可能症狀不明顯,發作期可引起化膿性膽囊炎,癌變,膽汁性腹膜炎(膽囊壁發炎潰破,膽汁外流)甚或生命危險。膽管內結石可引起黃疸,膽汁性肝硬化,門脈高壓,肝壞死,肝管炎性肝膿腫,並發胰腺炎,糖尿病,膽心綜合症等。[3]

結石病年輕化已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問題,隨着我國老齡化社會的逐步到來,這種疾病可能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因此,結石病的預防要遠比治療重要得多。

胃結石怎麼治療

體外衝擊波療法

體外衝擊波從治療腎結石發展到治療膽結石,近年已試用於治療胃結石獲得成功。

治療前2天進流質飲食,治療時不需任何麻醉,囑患者飲水500ml使胃充盈,俯臥B超定位後,以12kv電壓每分鐘放電80次,共沖CDD擊1500~2000次,一般結石便呈破碎狀影。治療過程患者無任何不適,也不造成胃黏膜損傷。3天後B超複查,了解胃石是否排盡。

纖維內鏡下碎石

應用纖維內鏡治療胃石發展很快,搭配方法很多。可以在鏡下用活檢鉗咬割、鉗切、搗擊、穿刺破壞胃石包膜或外殼,並反覆用水沖洗乾淨。也可利用內鏡手術刀反覆剪斷胃石包膜和結塊。或在纖維內鏡下用鋼絲圈套器,套切石體,再用兜抓鉗抓成碎塊,讓其自然排出。

X線下網套碎石法

早年曾用金屬導線製成一網套插入胃管中,在鋇劑顯示胃石時讓套網套住並拉緊導線切割胃石。反覆操作使其切成碎塊自然排出。也可在此基礎上加服碳酸氫鈉、甲氧氯普胺(胃復安)等促進排石。

手法碎石療法

對於無明顯症狀和無併發症的胃石患者,如柿石、山楂胃石等,可以試行腹外按摩壓擠,使胃結塊破碎變成小塊狀,然後進行洗胃或給予瀉劑,加快結塊排出。

內科藥物治療

選用中西藥物,以改變患者胃的內環境,使胃石鬆軟、溶解、變小,提高胃動力功能,促進其自然排出。植物性胃石,應用碳酸氫鈉治療的歷史悠久,口服常用量為每次3~4g,3次/d,7~10天為1療程。也可同時加服等量的發泡劑,加強療效,縮短療程。此外,有報告加用番木瓜酶50mg或纖維素酶5mg溶於1000ml水中,連服2天也可見效者。

中醫中藥治療胃石是我國傳統的內科治療方法之一。祖國醫學認為胃石發病機制屬於食積不化、蘊結於胃,常使用散結排石湯。組方主要藥物為厚朴、積實、神曲、麥芽、雞內金檳榔、三棱、莪朮、桃仁、丹參等,水煮服,2~3次/d,連服5~7天,並隨證酌情加減。

無論是西藥或中藥治療,用藥時間應在3餐之間或空腹服用,有利於藥物與胃石充分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外科手術治療

胃結石較大、堅硬難溶,經內科治療、內鏡下碎石、微波或衝擊波等治療未能奏效,或並發較嚴重胃潰瘍、出血、穿孔或梗阻者,以採用外科手術治療為宜。

胃結石應該做什麼檢查項目?

B超檢查

B超對胃石診斷有一定幫助,通常囑患者飲水500~1000ml,坐位或半臥位檢查。可見到胃內有界限清晰的強回聲團塊影像浮於水上層,並可隨體位變化或胃的蠕動而改變位置。

X線檢查

X線鋇餐透視或氣鋇雙重造影,可發現鋇劑在胃內產生分流現象,並顯示浮於鋇劑上層游離性、團塊狀、圓形或橢圓形充盈缺損區。

而胃黏膜結構光整,胃壁柔軟。當胃內鋇劑排空後仍可見團塊影上有條索狀或者網狀或片狀鋇斑黏附。按壓團塊陰影無明顯壓痛,並可隨力度而改變輪廓形態及位置,提示結塊有一定壓縮性、遊走性。

在X線的檢查下可見胃腔內有明確的圓形、橢圓形、菱形等。充填缺損,且隨體位改變或捫壓而有移動。

胃腔內發現的腫物常可出現鋇劑分流或繞流而過現象,胃內之腫物表現為塗布薄層蜂窩狀或網格狀酷似繡球。

腫物之充缺區不管較小或巨大,其邊緣分葉或不分葉,均顯示較為清楚。以上X線徵象,再結合曾有進食較多的柿果、棗果等情況即可明確診斷。

纖維內鏡檢查

纖維內鏡下可直視觀察胃內結石的形態、性狀等,植物性胃石因結塊成分不同可呈黃色棕色褐色綠色,常為圓形,橢圓形的單個或多個游離團塊,毛胃石一般為黑色或棕褐色,呈J形或腎形,可充滿胃體或伸入十二指腸。

纖維內鏡還可了解胃部有否合併胃炎,潰瘍病等其他徵象,必要時還可鉗取結塊成分或併發症的胃組織進行分析。

因此有條件的醫院疑胃石症者應把纖維內鏡檢查作為首選的診斷手段。

十大偏方,治療胃結石

治療胃結石的中醫偏方

  1. 荸薺莖,煎湯代茶飲。
  2. 向日葵梗心,剪成3厘米長的小段,水煎服,每日1次,連服1個月。
  3. 鮮葫蘆搗爛後取其汁,調以蜂蜜,每次服半杯,每日2次。
  4. 南瓜子,去殼取仁,搗爛成泥,加白糖適量攪拌,早、晚空腹用溫開水沖服。
  5. 胡桃仁,大米,加水煮稀粥飲用。
  6. 楊桃5個切成塊,加清水5碗煎至3碗,沖入蜂蜜飲用。
  7. 綠茶曬乾研末,沸開水沖,趁熱連葉一起飲下,每日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飲1次。
  8. 玉米須蒲公英茵陳蒿,水煎服,每日1次。
  9. 葫蘆葉,柿葉,山楂。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10. 金錢草,沸水沖泡加蓋,5分鐘後可飲,每日服數次。

視頻

養生堂 胃結石

視頻

有來醫生:胃結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