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花源街道

[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花源街道

所屬地區: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

花源街道,隸屬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地處新津區東北部,東與普興鎮為鄰,南與花橋街道相連,西與興義鎮隔金馬河相望,北與雙流區金橋鎮黃水鎮勝利鎮接壤, 街道行政區域面積32.06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花源街道戶籍人口30087人。 1996年8月,析置花源鎮。2004年9月,興樂鄉併入花源鎮。2009年,增設花源街道。 截至2020年6月,花源街道轄3個社區、5個行政村, 街道辦事處正源路88號。 2019年12月23日,撤銷花源鎮,設立花源街道,以原花源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花源街道的行政區域。 2011年,花源街道財政總收入7472萬元,比上年增長79.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48萬元,比上年增長49.4%。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17萬元,增值稅935萬元,企業所得稅17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54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799元。 截至2019年末,花源街道有22個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37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花源街道地處新津區東北部,東與普興鎮為鄰,南與花橋街道相連,西與興義鎮隔金馬河相望,北與雙流區金橋鎮黃水鎮勝利鎮接壤, 街道行政區域面積32.0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花源街道地勢東高西低。地形以平壩為主。境內最高點位於牧馬山,海拔536米;最低點海拔385米。

水文

花源街道境內河道主要有金馬河和楊柳河,屬岷江水系,過境長度分別為3.3千米、7.8千米,年徑流量分別為229立方米每秒、175立方米每秒。平壩主要灌溉渠系有白頭堰、石馬堰、趙筏子等支渠,牧馬山灌溉為牧馬山乾渠。

自然災害

花源街道的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旱災、霜凍。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1998年7月5日,楊柳河特大洪水給沿岸村組造成極大損失,僅楊柳村就有30多畝土地被沖毀,經濟損失達50萬元。

自然資源

花源街道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芒硝、頁岩和砂石。

人口

2011年末,花源街道轄區總人口485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500人,城鎮化率73%。另有流動人口3056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羌、藏、彝3個少數民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88人。 截至2019年末,花源街道戶籍人口3008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花源街道財政總收入7472萬元,比上年增長79.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48萬元,比上年增長49.4%。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17萬元,增值稅935萬元,企業所得稅17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54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799元。 截至2019年末,花源街道有22個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37個。

農業

2011年,花源街道有耕地面積2.3萬畝。 2011年,花源街道農業增加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9%,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3%。 花源街道的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4178噸,其中水稻10131噸,小麥2902噸。 花源街道的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蔬菜等。2011年,油菜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944噸;蔬菜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17405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茄子、豇豆、萵筍等。 花源街道的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8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家禽飼養量20萬羽;畜牧業總產值3800萬元。 花源街道的漁業以養殖草魚、鯉魚、花鰱、白鰱、鯽魚為主。淡水養殖為主。2011年,魚類養殖面積1萬平方米。


參考來源

  1. [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