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年橋 (分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萬年橋

圖片來自readmop

萬年橋又名萬歲橋,俗稱東門橋,位於中國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仙女湖湖區鈐陽湖南部,原分宜縣城東門外袁河之上,1958年因興建江口水庫(庫區即今仙女湖)與縣城一同被淹沒,現狀僅在庫區水位較低時局部露出水面。該橋為新余市現存最長的古橋[1],也是江西省現存最早的聯拱石拱橋[2]

歷史

分宜縣城始建於北宋,原在鈐陽鎮秀江(今袁河)北岸,隔江南面鈐岡山,秀江在縣城上下游分別有昌山峽和鐘山峽兩處峽谷,受山峽所阻,春夏之間江水容易暴漲。舊在城南設有清源古渡,地方上亦曾架設浮橋,然而每用三四年即壞。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分宜人、權臣嚴嵩應當地百姓懇請組織興建石橋。嚴嵩曾往來蘇州,欣賞當地的橋樑樣式,遂從蘇州聘請工匠和採辦石料,大部分石料以大船經長江、鄱陽湖、贛江運至樟樹鎮(今樟樹市),再換小船經秀江至分宜,不足之處則采自當地楊江(今洋江鎮)一帶。工程起自當年秋,至三十七年(1558)夏竣工,共耗費白銀兩萬餘兩,嚴嵩以不忘聖恩、仰祝萬壽而取名萬年橋,並自為記立碑於橋北(即嘉靖三十八年(1559)《分宜縣萬年橋記》,現立於嚴嵩故里介橋村竹坡公祠(毓慶堂)),又在橋南建延福道院,內祀真武大帝以鎮橋。橋成後成為分宜縣與南方安福縣等地往來的交通要道。

清乾隆七年(1742)橋東石欄傾墮,介橋嚴氏合族修繕。民國十年(1921)分宜縣集資重修第三橋拱,三十五年(1946)又由分宜縣參議會撥款修繕第四橋墩。至20世紀50年代萬年橋仍保存極好,橋面可通行汽車[3]。1958年,為興建江口水庫,分宜縣城遷往舊城以北、袁嶺北面的譚家邊村(今分宜鎮),萬年橋與舊縣城一同被淹沒。

20世紀70年代因通航需求又炸毀中拱,成為斷橋,現已破損嚴重,僅在每年春夏之交庫區為預防汛期開閘放水,或在秋冬枯水季節時露出水面[4]

除萬年橋外,嚴嵩亦曾捐資重修原袁州府城(今宜春市城區)北門袁山門外的秀江橋(一名廣澤橋,於嘉靖二十三年(1544)重修),以及府城東的廣潤橋(上浦、下浦各一),但上述橋樑均早年已圮,分宜縣境內的種德橋、蕭家橋和永濟橋亦與嚴嵩有關。

建築

按嚴嵩《分宜縣萬年橋記》,萬年橋為全長一千兩百尺(約384米)(1961年調查資料稱橋長174米,現狀兩個數據均有資料採用,待相關考古工作明確),寬二十四尺(約7.68米),設十墩十一孔的大型聯拱石拱橋。橋基為天然岩石,橋墩由青石砌築,並以石灰拌糯米汁膠合,迎水面設有分水尖,每墩上方皆嵌有吸水獸。拱券為半圓拱,採用縱聯分節並列砌置而成,各橋墩與橋孔的尺寸略有差別。橋面鋪大青石板,兩側設欄杆,欄板雕有龍、虎、獅、象、白鶴、鳳凰、海棠、牡丹等,望柱柱頭雕成石獅、涼傘、寶珠和葫蘆等形狀。

文化

在今蘇州市姑蘇區胥門外護城河上(原屬吳縣)亦有一座萬年橋,按方志及奏摺所載最早為清乾隆五年(1740)由江蘇巡撫張渠[5]徐士林、蘇州知府汪德馨等倡建的三孔石砌墩台木橋,現為近年重建,原橋僅保留了兩側部分石砌墩台。然而當地亦相傳此處明代即有一橋,當地官員為諂媚嚴嵩,將原橋拆走運往分宜重建,此後原址因風水等原因長期未再建橋。例如清初潘耒《萬年橋》詩「舊傳吳胥門,有橋甚雄壯。不知何當事,諂媚分宜相。拆毀遠送之,未悉其真妄」,又如顧震濤《吳門表隱》載「胥門向有吊橋,紫石甚古,明嘉靖時,嚴嵩愛而拆去,今在袁州城外,亦名萬年橋」。

但明正德元年(1506)所刊《姑蘇志》卷首所附蘇州府城圖中胥門外仍無萬年橋(圖)。近年也有觀點認為真相已不可考,但從兩座橋的規模比較,並非完全的拆遷重建,即便有也只可能是拆料而建[6]

參考文獻

  1. 聶朋. 《長虹飲澗 初月出雲──贛西名勝萬年橋雜記》. 古建園林技術. 1999-04: 57–58. 
  2. 《分宜明代萬年橋展露真顏》. 分宜縣人民政府. 2017-03-15 [202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8). 
  3. 陳柏泉. 《記江西分宜萬年橋》. 文物. 1961-02: 22. 
  4. 《水落城出 新余仙女湖開閘退水 宋代分宜古城現身引遊客無數》. 江南都市報. 2018-04-13 [202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8). 
  5. 《乾隆年間修建萬年橋軼事》. 蘇州新聞網. 2017-08-18 [202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 
  6. 《分宜萬年橋:四百多年後與蘇州的一段公案》. 雷水亮. 贛西晚報. 2011-06-17 [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