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衣冠南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衣冠南渡:指晉朝中原政權和文明首次大規模南遷,由黃河流域遷至長江流域。八王之亂後,晉懷帝晉愍帝時期之中原地區仍戰爭不斷,內徒的周邊部族相繼建立政權,威脅到西晉政權,最終匈奴攻破中央朝廷,即「永嘉之禍」。圖為晉元帝畫像。

衣冠南渡,指晉朝中原政權和文明首次大規模南遷,由黃河流域遷至長江流域。八王之亂後,晉懷帝晉愍帝時期之中原地區仍戰爭不斷,內徒的周邊部族相繼建立政權,威脅到西晉政權,最終匈奴攻破中央朝廷,即「永嘉之禍」。晉建武年間,司馬睿率中原漢族士族臣民從西晉京師洛陽南逃。王導依賴南渡的北方士族,團結江東豪強,協助晉元帝重建朝廷,史稱「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晉室渡後,定都江東建康(今南京),史稱東晉,也是首次古代中國正統皇朝遷都至江南,亦是繼孫吳後第二個偏安皇朝。

衣冠」,東晉士族峨冠博帶,風度翩翩,衣冠楚楚。因普通人家無力負擔搬遷費用,隨晉室南遷的儘是名門世族大戶,官宦士紳,故有「衣冠南渡」之謂。[1]同時「衣冠」象徵文明,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遷。[2]

從中華文明誕生一直到北宋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原地區都是經濟的中心。伴隨着戰亂、政局動亂、人口、政權所作在地的變遷等,中國歷史上有3次大規模的文化、經濟中心的轉移,文學界一般皆描述為「衣冠南渡」。

各地情況

福建

福建,從唐代初年開始出現「(西晉末年)永嘉之亂,衣冠入閩」的傳說,最晚在唐之際,已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的具體敘述[3]:自永嘉二年(308年)起,中原士族開始大規模進入福建,入的主要八姓,指[4]王仲犖教授認為,自永嘉元年(307年)至宋泰始二年(466年)一百六十年間,北方流民分七個階段南下,但流亡南下的人大都只抵達荊州、揚州、梁州、益州等地,沒有流入福建的記載。[5]朱維干教授考證後認為「衣冠入閩說」不僅無根據,且背離四世紀當時的歷史局勢。[6]

江南

東晉建都江南,大量士族華北,南下江南一帶,在江南落地生根。華北士族南渡,號稱僑姓,居首者: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蘭陵蕭氏,合稱「王、謝、袁、蕭」。

此外也有其他士族南渡,如祖逖蘇峻由原本青州刺史部遷居至江南

代表人物

參見

參考文獻

  1. 衣冠指搢紳、名門世族。《文選˙沉約˙奏彈王源》:「自宋氏失御,禮教雕襄,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又《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詩》:「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2. 衣冠指典章制度、禮樂規儀等文化。《文選˙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何者?百王之弊,齊季斯甚,衣冠禮樂,掃地無餘。」《隋書˙卷四十九˙牛弘傳》:「素歎曰:『衣冠禮樂盡在此矣,非吾所及也。』」
  3. 路振《九國志》: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陳、黃、鄭、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難懷居,無復北向。
  4. 梁克家等人. 12px 淳熙三山志/卷26. 維基文庫. 南宋. "爰自永嘉之末,南渡者率入閩,陳、鄭、林、黃、詹、丘、何、胡,昔實先之。" 
  5.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隨唐史》第五章,第二節。
  6. 朱維干,《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二版),上冊,頁57-62。《福建簡志》第二章,《八閩入閩傳說》,第十七頁,1963年油印本。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