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褐山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絨山蝠[1]學名:Nyctalus noctula),又名夜蝠山蝠,是一種蝙蝠科山蝠屬的中型蝙蝠

分布

絨山蝠廣泛分佈於歐洲亞洲非洲北部。 絨山蝠零星分布分布於台灣的中、低海拔地區及金門地區,屬於可能廣泛分布,但罕見的物種。 在中國江西廣西陝西廣東安徽雲南河北北京河南山東四川江蘇新疆福建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在歐洲的主要模式產地在法國

特徵

中大型食蟲性蝙蝠,頭體長6.9~8.0公分,尾長4.7~5.3公分,前臂長4.8~5.6公分,腳脛長1.9~2.3公分,體重18.0~33.9公克。 體毛長而伏貼,呈褐色,腹部較淡;鼻吻部單純,吻部兩側明顯膨大有腺體,於緊迫時會分泌棕色液體;耳殼寬而圓短,耳珠為松茸狀。前肢與掌指骨均特化伸長,連接皮膜行成雙翼,飛膜暗褐色。翼形狹長;前肢僅拇指有爪,後肢具五趾,均有爪。齒式:門齒2/3,犬齒1/1,前臼齒2/2,臼齒3/3;總齒數=34。

習性

棲息

牠們喜愛居住於舊建築物的屋簷上,一群由1至50隻不等,飛行速度極快。偶被發現其飛入人類住宅內,亦曾在海拔約1,000公尺的闊葉林林道中被捕獲,捕獲點鄰近溪流水域。 屬於夜行性動物,以昆蟲為食。本種舊稱山蝠或夜蝠(Nyctalus noctula),據美國學者Jones (1971)報告,D. J. Pletsch於1952年在屏東縣潮州採得一標本,現今存放在美國博物館中;而Johns and Mumford (1977) 於1970年在南投眉溪採得另一標本;上述兩個標本均無頭骨。Lin et al.(2002)重新檢視其染色體數指出,本種應與中國南方之Nyctalus velutinus同種,然而「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2005, Wilson & Reeder edi.)則列之為Nyctalus plancyi velutinus.

回聲定位

和其他食蟲蝙蝠一樣,絨山蝠也是使用回聲定位的方法捕捉昆蟲。絨山蝠使用兩種回聲定位,其中一種的叫聲在26至47千赫之間,能量集中在27kHz時,有平均11.5微秒這麼久。

亞種

資料來源

  • Chiroptera Specialist Group 1996,2007年4月17日查閱
  • 《香港陸上哺乳動物圖鑑》

參考文獻

  1. 絨山蝠(別名:中華山蝠),台灣生物大百科,2013-11-06
  2.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山蝠河北亞種.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3.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山蝠福建亞種.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