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堂佛祖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觀音堂佛祖廟(Kwan Im Thong Hood Cho Temple),俗稱四馬路觀音堂,位於新加坡小坡四馬路(現滑鐵盧街 Waterloo Street),門牌178號。先天道「南山上人」在1884年在此地弘法行醫。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蒲月(農曆五月)由一家叫「陳兩成」的商號獻地,眾信徒捐款建廟;並在1893年歲桐月(農曆三月)重修,1982年再次重建。觀音堂現由十人信託局管理。
觀音廟香火旺盛,廟堂內幾乎每天都有大量人潮。周末、公共假期、和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都是廟堂的旺日。廟宇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日子有四個:既農曆年除夕,二月十九的觀音誕、六月十九觀音修道日及九月十九的觀音成道日。
廟宇附近還設有其他宗教場所,例如克里斯南印度廟、奎因街的聖伯多祿聖保祿堂、馬海阿貝猶太廟和Malabar Jama-ath清真寺。
廟史
自清光緒十年,先天道「南山上人」就在現廟址弘法行醫。觀音廟自光緒十年蒲月以來一直存在於「陳兩成」商號捐獻的現今位置上,並於光緒十九年桐月重建。廟宇原來的建築是中國寺廟建築和傳統工藝的典範。原建築的入口設計為通過門廊和帶屏風的前廳穿過一個大型遮蔽庭院進入廟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地區的所有其他建築物都遭到嚴重破壞,觀音廟卻在日本飛機的空襲中只被爆炸威力震動了一下,倖免於難。廟宇當時為病人、傷員和無家可歸者提供庇護。
1938年3月,華僑銀行第一任主席徐垂青在觀音廟成立首個信託局,將現代管理方式引進觀音堂,並擔任首任主席。
1982年,由於前來參拜的信徒眾多,寺廟需要增加客容量,因此耗資500多萬元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所有的神靈都被供奉在大殿的一個壇上,觀世音菩薩身後擺放釋迦牟尼佛像。其他神像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新建築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相比原建築大了約一倍,廟宇內部建有兩個不同高度的獨立屋頂的大空間。入口為一個大型中央山門,山門兩側設有兩個較小的門口,門口裝潢色彩豐富,使用了金黃色、紅色、藍色和綠色。在所有屋頂椽子的末端,綠色的地面上印有黃色的佛教卍字。屋頂的裝飾比較拘束,屋脊的線條簡單,帶有寓意吉祥的裝飾。寺廟大廳內的地磚原料由原先的陶瓷改為花崗岩。
新加坡雙年展
在2006年舉辦的首屆新加坡雙年展期間,觀音廟被用作展示多位藝術作品的場所。展示的作品包括徐冰設計的地毯、蔡佳葳的蓮花咒語、杉本博司的1001尊佛像和阿根廷藝術家Santiago Cucullu用新加坡四種官方語言書寫的「請愛我」的標誌。
宗教活動
觀音廟然是該地區的主要寺廟之一,成千上萬的信經常徒前往寺廟祈求觀音保佑。民間相傳觀音廟為新加坡最為靈驗的寺廟之一,信徒們相信他們到寺里參拜後就會得到保佑,使其成為新加坡香火最旺盛的寺廟之一。不少香客每年會在正月的初一十五來觀音廟參拜。每逢大年除夕,寺廟都會通宵開放,街上常常擠滿信眾並肩排隊進入寺廟大殿向觀音菩薩上香,搶插新年的頭香,希望新的一年能有一個好的開始。[1]這座寺廟以其被認為非常準確的卜卦服務而聞名。
參拜規矩
信徒到觀音堂莫拜供奉的香燭禁止在大殿內燃燒,以免煙灰沾染大殿的天花板,廟宇為此在殿門口設香爐供香客使用;信徒也只能使用小香,不能用大香。廟宇在山門處擺有小香,香客自取,要捐獻香油錢也隨各人心意。此外,堂內不設焚燒金銀紙的器具,香客也不允許在那裡焚燒金銀紙。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或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2]。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廟與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參考文獻
- ↑ 郭培賢. 四馬路觀音堂 萬名信徒擠插頭香 有人吉時前衝進去. 聯合早報. 2018-02-17 [2021-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Chinese (Singapore)).
- ↑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