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誰是英雄(趙付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誰是英雄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誰是英雄》中國當代作家趙付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誰是英雄

文友組建了一個微信創作交流群,大家以文學為話題,經常交流創作上的得與失。2020年初,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而至,朋友圈裡,疫情防控的訊息日漸多了起來。

正月初七這天,群主說:咱為疫情防控一線捐款獻愛心吧?一天裡,微信群就匯聚到了一筆可觀的款項。經過與有關朋友溝通,通過微信,善款第一時間轉到了紅十字會賬戶。群主又說:不如咱主動出擊,利用電話採訪、微信溝通、視頻連線等形式,把有關疫情防控一線的好人好事,寫成一批有深度的文藝作品來。

不久,文友們的作品一篇篇地通過報刊、電台、微信公眾號等媒體進入了廣大讀者視野和耳膜。

愛心表達了,作品也發表了,這天,群主又@大家說,針對疫情防控,不妨我們開展一次誰是英雄的大討論吧?大家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

群主的倡議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交流群里紛紛跳出了一大串歡呼雀躍的表情包,「鼓掌」、「點讚」、「加油」等流光溢彩、次第閃現。

討論正式開始,首先發言的是擅長小說創作的吳作家。吳作家在醫院從事文秘工作,疫情爆發以來,他堅守工作崗位,見證了本醫院全體醫護人員舍小家顧大家、積極轉運和搶救危重病人的全過程。說到動情處,吳作家說,職責所在,使命擔當,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面對疫情,我院全體醫護人員衝鋒在前,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尤其是黨員幹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6日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湖北省有3000多名醫護人員被感染,其中40%在醫院感染,60%在社區感染,而且,大多數是非傳染科醫生。在援助湖北的數萬名醫護人員的請戰書中,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是:不計報酬,不論生死!誰是英雄?唯我大中華的醫護人員!

胡作家,天中小小說作家。前些年,主要是中長篇小說的創作,近年來,主攻小小說,尤其擅長鄉土小說。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有一位本地農民工不分晝夜,勤奮施工,胡作家以此為素材,寫出了精品小小說《一個人的火樹銀花》。小說在《我們都愛短故事》《鄉村字典》公眾號刊登後,《小小說選刊》、《河南日報》等媒體相繼轉發。說到英雄的名字,胡作家嘿嘿一笑:他們僅用十天的時間,把一個現代化的醫院落成。說到火神山,媒體用詞最多的是:中國速度、基建狂魔、建築之神。這些普普通通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其實都是一群普通的勞動者,他們用一種無法理解的堅強和勇氣,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贏得了榮譽和自信,他們是平民英雄,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於作家,我們作家群里的警營作家,是單位出了名的筆桿子。疫情防控期間,和其他警員一樣,他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閒暇時,他把所見所聞所感寫成了媒體上的新聞和文學作品。說到誰是英雄,他嘿嘿一笑,我要說我自己是英雄吧,你們可能說我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其他行業的人,咱不知道,我就說我的同事吧,剛開始疫情防控時,一是事發突然,任務緊急,大家思想準備不足,對病毒的認識也不足;二是防控物質缺乏,防控知識缺乏,無論是在卡點執行任務,還是緊急處置110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不少警察感染了病毒,有的警察還因此獻出了生命,網友戲稱我們是無懼風雪戰「疫」人。

路作家,農民小說家,常年紮根農村基層,先後任村民委員會文書、團支部書記、村委副主任。他的小說土得掉渣,先後發表在《小小說月刊》、《小小說》、《陽光》等國家級純文學刊物。談到誰是英雄,路作家自嘲地說:作為農村幹部,村民習慣稱我們是「四大員」:黨的政策的宣傳員,農村經濟發展的服務員,社會穩定的調解員,基層政權建設的組織員。「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我們村組幹部們包村民小組、包農戶,包路口。一沒有防護服,二沒有護目鏡,一個口罩,一戴就是幾天,發現疑似病人,立馬衝上去。別的不說,就說我村的老路同志吧,已經是75歲的人了,每天早上,起了床,用水往臉上一摸拉,直接就出門了,老伴問,你幹啥去啊?別管我!吃了飯再走吧?拐回來再吃!走出家門,打開手中的小喇叭,老路就開始了疫情檢查和宣講,發現有村民在家門口逗留或在村中小巷扎堆聊天,老路立馬嚷着讓其回家。來到村口執勤卡點,老路配合執勤人員對進出村口的人逐一排查、登記、測體溫。記者來採訪他,他微微一笑:我是黨員,年紀大了,責任也大啊。記者採訪老路的老伴時,老伴哽咽着說,他都快入土的人了,外面,這個病毒又這麼厲害,他若先走了,我咋辦?反正,他也不聽我的,我也管不住他,任他去吧。看他想吃啥飯,我只管給他做好就妥了。

2月14日這天,是許多年輕人追求的西方情人節。這天,大雪從白天下到夜裡,又從夜裡下到天明。我們三個村組男性幹部奉命在村口的卡點值班,五六級的北風下,雪片都橫着飛。為把疫情阻止在村外,風雪中,我們穿着一件棉大衣裹嚴身體,任憑風雪吹拂,我們堅如磐石,實在凍得沒法時,我們就站起來,用跑步的方式取暖。我們採取循環輪休制,每兩個小時一換班,始終保證有兩人在帳篷外執勤,另一人在帳篷內養精蓄銳。

在家待不住的村民,我們站在寒風裡不停地勸阻,配合者一聽我們耐心地勸阻就回家,而有些不理解的對着我們指責、謾罵、耍賴、甚至威脅。

困難面前,國難當頭,我們阻擋了病毒向社區蔓延,擋住了疫情向社區擴散,保護了村民的健康,沒有給國家添亂,沒有給醫護人員找麻煩。自古英雄不問來路,要論英雄,基層社區幹部當之無愧,實至名歸!」

輪到我發言了,我首先給大家講了一個微信段子:一個志願者給大家算了一個新型肺炎ICU患者的治療費用,每天輸液兩瓶白蛋白,每瓶425元,丙球蛋白每天八瓶610元,人工心肺機開機就是5萬元,用一天兩萬,再加上其它藥物人力,算下來總共719570元,這還不是目前最高的醫療費用,都是國家買單,你可以批評國家很多地方,但你終究會發現,每到生死關頭,這個你覺得土得掉渣的國家和許多身上佩戴紅色五角星的人總會像你的爹媽一樣狠狠地拉你一把,最後,引用世衛組織一位外國官員的話,如果我感染了,我希望我能在中國!

一聲號令,解放軍奔赴了戰「疫」第一線;醫護人員紛紛遞交了「不論生死,不計報酬」的請戰書;祖國各地援建湖北、武漢人民的蔬菜、糧食源源不斷;封城、封村、封小區……

除了一聲號令,還有無聲支援。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來自各方的援助從未間斷。最讓我難忘的是《經濟日報》公眾號2020年2月26日推出的一張圖片,圖片是一張物流單,上面打印着幾行醒目的字,捐贈物品: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該批物質發往:武漢火神山醫院,圖片中間粗體字寫着:團結就是力量,下方寫着: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圖片的左上方是,捐贈者:中華兒女。

我的發言完了,群主問:你說的很好也很多,究竟誰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呢?

我答: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還有每一位中華兒女![1]

作者簡介

趙付友,西平縣五溝營中學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