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林縣麥寮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林縣麥寮鄉照片來自


麥寮鄉位於雲林縣的西北角,面積約為一百零六平方公里,北以濁水溪彰化縣大城鄉為界,南以新虎尾溪與雲林縣台西鄉、東勢鄉及褒忠鄉為鄰;東鄰崙背鄉,西則濱臨台灣海峽。 麥寮鄉濱臨台灣海峽,海岸陸棚平坦,海底生物極為豐富,利魚類棲息繁殖,漁業發展條件良好,為居民開闢了農業之外的另一項財源。

麥寮鄉因濱海,其潮間帶面積約有47平方公里,海岸陸棚平坦,海底生物極為豐富,利魚類棲息繁殖,漁業發展條件良好,為居民開闢了農業之外的另一條生路。[1]

麥寮行政區

包括:三盛村、中興村、後安村、海豐村、麥津村、麥豐村、瓦磘村、崙後村、興華村、施厝村、橋頭村、雷厝村、新吉村。

各村介紹照片來自


地形

麥寮鄉地勢平坦,轄內高度海拔五公尺以下的地區超過一半以上,近年來因養殖業興起,在超抽地下水的情況之下造成地層下陷,造成部份區域甚至低於海平面。 若以橋頭排水線銜接阿勸大排溝為界線,可分為以下兩種地形:

1.東側濱海沖積平原區主要是由濁水溪及新虎尾溪沖積而成,行程東高西低之坡濱海積平原,海岸陸棚緩和平坦,海底生物豐富。

2.西側海埔新生地成因有三種 :

  • 海岸隆起:因地球轉動帶動地殼移動,長時間逐漸隆起累積而成。
  • 沿海河口泥沙堆積:濁水溪帶來之泥沙沖積而成。
  • 季風:強勁東北季風帶動陳積的泥沙移動,於海岸外低潮線以下形成沙洲 。


歷史沿革

麥寮鄉昔日為洪雅族南社及貓兒干社的活動範圍,漢人最早的開發重心是海豐港,康熙年間該港已成為沿岸貿易門戶之一。

麥仔簝榮光

海豐港在台灣府誌中稱為海防港,雍正八年( 西元1730年)陳、張、石三姓墾首向南社社番請墾麥寮;雍正九年(西元1732年)開為島內貿易之所 ,昔日港灣水深,商船每避風碇泊,早形成店肆;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又有泉州人向南社社番請墾橋頭、沙崙後、施厝寮、雷厝、許厝等地。至乾隆中期新虎尾溪開河口時,被溪沖壞,街肆荒廢,商勢全移於西北麥寮。 當時麥寮因新虎尾溪之故,形成一麥津渡船頭,與大陸貿易之貨物皆由此船頭進出。因當時麥寮盛產大麥小麥,農民為運輸方便,在船頭旁搭一寮仔,專門堆放成包的麥子,當時人稱此寮為「麥仔簝」。辛亥年時新虎尾溪暴漲改道,麥津渡船頭也因泥沙堆積而淤塞,後來的人就以麥仔簝代表全麥寮。之後,又衍申為麥簝街,最後改為麥寮。

海豐堡的誕生

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台灣正式建省置雲林縣,本鄉又改屬台灣省台灣府雲林縣海豐港堡及布嶼西堡興化厝莊。當時的海豐堡包括現今台西鄉全部 ;東勢鄉東勢厝、牛埔頭、下許厝寮;麥寮鄉除興化厝外,全部屬於該堡。布嶼西堡包括現今褒忠鄉全部 、土庫鎮馬公厝;崙背鄉除布嶼東堡外,均屬該堡;麥寮鄉興化厝。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海豐港堡省略港字,簡稱海豐堡。 明治四十二年(西元1909年,宣統元年)十月 ,日政府再次更動台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將全台分為十二廳。本鄉除興化厝莊屬嘉義廳西螺支廳崙背區外,其餘都屬嘉義廳西螺支廳麥簝區,區役場設於海豐堡麥簝莊,管轄海豐堡內之麥簝莊、沙崙後庄、橋頭莊、雷厝莊、施厝簝莊、許厝簝莊。 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日本人改革地方制度 ,更動行政區域為五州二廳,除廢「廳」為州,廢「 支廳」為郡、市,廢「區、堡、里、溪、鄉」而改設街庄外,地名亦多所更改,街、莊、社改為「大字」 ,亦即今之「段」,將土名改為「字」,即今之「小段 」。同時又變更字型,如「仔」變為「子」,「簝」變為「寮」,「份」變為「分」,「佃」變為「田」等等 。此時本鄉屬台南州虎尾郡崙背莊麥寮。

麥寮鄉改隸雲林縣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台南州改名台南縣,並改郡為區,廢街庄為鄉鎮。本鄉屬台南縣虎尾區崙背鄉麥寮,並分南村和北村。當時麥寮距鄉治中心達十公里以上,經地方仕紳爭取置鄉,於民國三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與崙背分治,正式成立麥寮鄉。民國三十九年九月新設雲林縣,原屬於台南縣之斗六、虎尾、北港三區乃改隸雲林縣,從此本鄉改隸雲林縣至今。[2]


鄉鎮特產

麥寮地處偏僻,一般居民以農牧為業。因為沿海地區土壤鹽分較高,再加上海風吹拂,可耕種作物種類受到很大限制;而豬隻、家禽及水產等養殖業則一直在麥寮佔有極大的份量。

農業

  • 西瓜:濁水溪流域的西瓜全台聞名,本鄉土壤相當適合西瓜的生長,因此西瓜也成為本鄉重要的水果類作物。
  • 花生:每年春、秋,正式花生採收的季節,隨處可見家家戶戶門前廣場曬著滿地的花生,這個時節,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花生香氣,讓人心曠神怡!
  • 大蒜:大蒜是本鄉相當重要的經濟作物,但是種蒜頭也是相當耗費人工的工作,從種植到採收幾乎均無法交由機器代勞。每當採收期間,四處可見掛滿蒜頭的架子,廣場上大家同心協力忙著採收,形成麥寮特殊的景觀。
  • 其他:除了上述作物之外,稻米、蔥及高麗菜等葉菜類植物也是本鄉相當普遍的農作物。

養殖業

養殖業一值在麥寮佔有極大的份量,因為沿海地區農作物生長不利,因此從事畜產業成了居民最佳的選擇,包括養魚、養豬及雞鴨

養殖業照片來自
  • 豬隻:早期農家養豬,大多屬於小規模圈養。後來在台灣糖業公司多角化經營的理念下,以企業管理方式大規模飼養,不僅品質良好也降低了成本。從此全台養殖業者紛紛朝大規模、現代化、自動化方式經營。目前養殖豬隻數量最多的縣市是雲林縣,而雲林縣中又以麥寮鄉為最大畜產區。民國九十二年麥寮鄉養豬頭數高達二十一萬七千二百八十一頭,佔全縣豬隻養殖比例為百分之十五點三二。
  • 家禽:主要飼養,根據統計資料,民國九十二年畜禽戶共180戶,佔全縣家禽養戶比例為百分之六點九。
  • 水產養殖:本鄉水產養殖十分發達,到處可見魚塭,養殖面積約佔全縣一點五至二成。養殖種類繁多,有鱸魚鰻魚吳郭魚虱目魚草蝦蜆仔等,由於麥寮地區砂質地相當適合蜆苗生長,因此成為國內蜆苗最大生長地。外埔地則盛產文蛤,為鄉民帶來極佳收益。[3]


公共建設

麥寮鄉室內體適能中心

為消弭城鄉差距,提振鄉民運動風氣,帶動全民運動發展,本鄉自籌委託設計及工程經費七千三百多萬元,積極辦理興建麥寮鄉室內體適能中心,爭取提供民眾更優質安全的室內運動休閒空間,並期能透過室內體適能中心之興建,作為民眾休閒運動使用,提升健康體能及生活品質,翻轉麥寮,向健康樂活鄉鎮邁進。

體適能中心照片來自

麥寮鄉婦幼館

為迎接21世紀兩性平權時代來臨及提升婦女地位,本鄉規劃興建婦幼館,以提供婦幼一個多元化活動、展覽、成長、教育及休閒娛樂之場域,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公共設施資源與環境。

婦幼館照片來自

麥寮鄉生活美學館

六輕工業區進駐後,麥寮鄉從沿海的農漁小鄉,搖身一變成為雲林縣之主要工業重鎮之一,原先在地居民賴以為生之一級產業(農、漁、牧業)受到工業化影響,整體環境及產業結構面臨轉型。

社教園區配合在地公部門之相關政策,創造結合產業資源行銷及研討使用之空間主題,如產業願景館及美學館教室,並協助輔導一級產業及相關從業人員產業轉型及產業升級,以提升本地經濟。

圖書館暨生活美學館照片來自


麥寮鄉熱門景點

六輕阿媽公園

位於台塑六輕廠內的六輕阿媽公園,是為了紀念王永慶的母親所設立的,其佔地七公頃,園內規劃完善,有小橋流水、健康步道、人工瀑布等設施。

六輕工業區

位於雲林縣麥寮鄉的六輕工業區,經雲林縣統計,於雲林三大熱門景點中,麥寮六輕領先了其他熱門風景區排名第三,由此可見六輕的建設,展現了人定勝天、科技進步,更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人潮前往參觀學習。此外於六輕沿海五百公尺的隔離水道處,將興建各式水上活動的遊樂設施,並舉辦觀光活動及水上遊艇訓練,到了夜晚還有燈光照明整個水道的壯觀美景,頓時讓六輕變成了大型的空中虛擬魔幻之城,來到六輕遊玩還能讓你感受到不一樣地視覺上的震撼效果!

風力發電示範機組

聳立在北堤濁水溪的出海口,總高度45公尺,葉片直徑47公尺的四部由丹麥所進口的風力發電機,其經濟效益雖不高,卻是目前當地政府大力提倡的綠色能源宣傳之標的。吸引了有意興建風力發電縣市如桃園、新竹、苗栗、屏東等的地方人士組團前往觀摩,也成為鄰近縣市國小學童戶外教學的好地點及廟會進香團拍照留念的必到之處。

拱範宮

創建於清康熙24年(西元1685年),廟內祀奉天上聖母湄洲媽祖廟正六媽神像、觀音菩蕯、註生娘娘、十八羅漢。而因天上聖母威靈顯赫,居民們感受神恩,使得祈求崇敬的人愈來愈多,而廟內每年農曆3月23日,是宮廟內天上聖母的聖誕,前來朝香膜拜的人從各地而來,可說是熱鬧非凡。拱範宮內建築巍峨堂皇、雕工精細,其宮殿內外更有塑鳥雕花、更顯亮彩華麗,可說是藝術與文化之極品啊!到雲林縣觀光的民眾們,一定不要錯過了雲林四大廟宇之一的拱範宮。[4]


視頻

【新春自由行】雲林縣麥寮鄉-許忠富鄉長

雲林心海口情-麥寮鄉特色介紹

麥寮鄉社教園區(簡介影片)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地理環境,麥寮鄉-麥寮鄉公所
  2. 歷史沿革,雲林縣麥寮鄉-麥寮鄉公所
  3. 鄉鎮特產,麥寮鄉-麥寮鄉公所
  4. 熱門景點,雲林縣麥寮鄉-玩全台灣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