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韋嗣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韋嗣立(660年-719年10月19日),字延構唐朝鄭州陽武(河南原陽縣)人。其父韋思謙曾經擔任宰相,韋嗣立於武則天長安末年與異母兄韋承慶同時任宰相,十餘年間,父子三人相繼為宰相,被傳為美談。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年)再次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因與韋皇后同宗,被封為逍遙公,次年任中書令唐睿宗即位後,被貶出為刺史。

生平

韋嗣立以進士及第,累補雙流縣令,政績為蜀中之最。三遷萊蕪令。萬歲通天年間(696—697年),異母兄韋承慶因病辭去鳳閣舍人(中書舍人)之職,武則天召見韋嗣立:「卿父往日嘗謂朕曰『臣有兩男忠孝,堪事陛下。』自卿兄弟效職,如卿父言。今授卿鳳閣舍人,令卿兄弟自相替代。」即日接替韋承慶任鳳閣舍人。不久升任秋官侍郎,長安三年(703年),韋承慶接替韋嗣立任天官侍郎,並任宰相,韋嗣立則轉任鳳閣侍郎。長安四年(704年),韋嗣立以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成為宰相。武則天與宰相商議如何任命管理州縣官吏,納言李嶠、夏官尚書唐休璟建議以朝中台、閣、寺、監等各部門,選擇其中優秀官員,分典大州。韋嗣立帶頭以本官檢校汴州刺史。不久韋承慶接替韋嗣立任宰相,韋嗣立轉任成均祭酒(國子祭酒),兼檢校魏州刺史。又徙洺州刺史。神龍元年(705年),韋承慶因坐附推張易之張昌宗失實,被貶流放嶺南循州(今廣東龍川縣),韋嗣立受株連貶為饒州長史,一年後,徵為太僕少卿,兼掌吏部選事。神龍二年(706年),為相州刺史,十一月,韋承慶卒,韋嗣立接任黃門侍郎。轉太府卿,加修文館學士。景龍三年(709年),轉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韋嗣立是中宗韋皇后的遠宗,中宗特令編入近宗,對他很是優待,親自駕臨韋嗣立在驪山的別墅,令隨從官員吟詩作賦,親自撰寫詩序。封嗣立為逍遙公,將別墅賜名為清虛原幽棲谷。景龍四年(710年),韋嗣立升任中書令,五月,韋後、安樂公主毒殺中宗,意圖自立為帝,被太平公主和臨淄王李隆基所滅,韋嗣立也在亂中幾乎被殺,幸得因他是寧王李憲從母的丈夫,受李憲救護才倖免。唐睿宗即位後,韋嗣立被貶為許州刺史。

開元初年(714年),韋嗣立入朝為國子祭酒,又因在中宗朝任宰相時不能阻止宗楚客韋溫等人壓迫睿宗,再次被貶為岳州別駕,很久才升遷陳州刺史。開元七年(719年),河南道巡察使、工部尚書劉知柔上奏唐玄宗,為韋嗣立辯白,但詔命還未下,韋嗣立就在洛陽歸德里家中去世了,年六十[1]。贈兵部尚書,諡號「孝」。

家庭

曾祖

  • 韋弘瑗,北周冬官司金上士,隋朝陽武縣令

祖父

  • 韋德倫,唐朝瀛洲任丘縣令

父母

  • 韋思謙,唐尚書左丞、御史大夫、右御史大夫同鳳閣鸞台三品、納言、博昌縣開國男
  • 王婉,唐朝復州司戶參軍、亳州堂邑縣令王元慎之女

兒子

  • 韋孚,左司員外郎;
  • 韋恆,碭山令、殿中侍御史、度支左司等員外、太常少卿、給事中。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為隴右道河西黜陟使,彈劾河西節度使蓋嘉運,被貶為陳留太守,還未上任而卒。生韶州刺史韋懿
  • 韋濟,以文章聞名,開元初,調補鄄城令,玄宗考核各地縣令時,考試者二百餘人,獨韋濟為第一名,升任醴泉令。其他考試不合格的有五十多人,被全部打發回去重新讀書,侍郎盧從願李朝隱貶為刺史。韋濟三遷為庫部員外郎。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為尚書戶部侍郎。累歲轉太原尹。天寶七載(748年),又為河南尹,遷尚書左丞。韋濟祖孫三代擔任過尚書左丞一職,被人們所推榮。後出為馮翊太守。
  • 韋史。

參考書目

  1. 春秋六十,遘疾陳郡,還醫洛師,開元七年九月二日,薨於歸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