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丁·伊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丁·伊登》,美國長篇小說。傑·倫敦著。1909年出版。中譯本1947年新新出版社出版,周行譯。吳芬後來重譯,1955年平明出版社出版。1981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再版了吳芬的譯本。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全書46章,約50萬字。馬丁·伊登出身低微,偶然結識了富家小姐魯絲·莫爾斯。她的相貌、家庭、大學教育,尤其是她對詩人斯溫波恩的見解,給馬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熱戀着魯絲。他知道他與魯絲之間存在一條鴻溝,他決心以改造自我(開始刷牙、洗澡和熨褲子等)和勤奮讀書來填補這條鴻溝。魯絲對他也十分關心,同他談論讀書,糾正他的語法錯誤,並建議他讀完中學。馬丁為了賺錢,再度出海。等他回到加利福尼亞以後,便有足夠的錢用來學習了。這時他掌握了基本語法知識,學到了許多哲學和文學理論,而且決定成為一個作家,根據個人的生活經歷進行創作。但他的中學入學考試失敗了,他的稿件也紛紛被退回來了。馬丁迷上了斯賓塞思想。但多數人對斯賓塞並不感興趣,魯絲兄妹對它更是漠不關心。當他將個人最得意的故事講給魯絲聽的時候,她的反應令他十分沮喪。他有些絕望了。為了賺錢糊口,他到舊金山做了洗衣工人,結識了喬·道森。經驗證明,洗衣房比船上的生活更令人難以忍受。

在一個美好的秋日,在遠離莫爾斯大廳的山林中馬丁與魯絲彼此傾吐了愛情,並決定結婚。這消息使莫爾斯夫婦大為震驚,他們斷言,他們的愛情是不牢固的,日子久了就會逐漸消失。馬丁的新房東瑪麗亞·西爾瓦是個寡婦,她養活了一大群孩子。她艱苦奮鬥的精神給予馬丁極大鼓舞。為了個人的理想,他深入系統地研究了寫作技巧和某些作家的語言風格。不久,錢又用光了。他不得不典當大衣、手錶和自行車。在困難時期,只有瑪麗亞時常給他接濟和安慰。一天,在他們共同用過幾杯酒以後,馬丁問瑪麗亞最想要的是什麼。她回答說,希望自己的孩子都穿上鞋,有個牛奶場,有許多奶牛、田地和青草。就在他一貧如洗而再沒有什麼好典當的時候,《大陸月刊》發表了他的一個短篇小說。但稿酬少得可憐,只有5美元——他以寫作維持生活的夢想破滅了。次日,便病倒了。在魯絲來看過他以後,他的時運大有好轉,接受他稿件的雜誌越來越多了。

馬丁對魯絲家庭成員和朋友感到失望了。一天,他問魯絲的父親,他對社會主義一無所知,但又為什麼憎恨和畏懼社會主義者呢?莫爾斯說他傾向社會主義。他回答說,正相反,他是個個人主義者——社會主義的自然敵人。他對編輯和文藝評論家也極端蔑視,罵他們都是廢物。在魯絲家中他認識了拉斯·布萊森登。在他的啟發和幫助下,馬丁認識到魯絲一家是資產階級分子,參加了社會主義者舉行的會議。他發言的理論根據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卻被一個對政治一無所知的記者說成是「奧克蘭社會主義者的著名領導人」。他從此聲名狼藉,陷入了重重困難之中——魯絲來信聲明不再與他見面了。這時,他的詩歌《蜉蝣》發表了,並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馬丁成為美國一流作家的理想終於實現了。在他成功之際,他認清了資產階級的虛偽,感到極端空虛。在他幫助了從前曾接濟過他的親戚朋友之後,他乘船到南海的大溪地島去了。路上,他終於從斯溫波恩的詩篇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從艙口跳進海里,游泳去了。

小說通過馬丁美國夢的幻滅過程的描寫,揭露了資本主義文明的虛偽和腐朽。這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反映了作者解決個人困難處境的一次嘗試;但在他的感情危機過後,並沒有自殺。他度過了這一難關,成為19世紀末期美國社會主義的代言人。倫敦是中國人民喜愛的美國作家之一。在蘇聯,他象馬克·吐溫一樣受歡迎。但在美國,他的聲譽越來越低落了,他的哲學觀點和社會態度被認為「淺陋和過時」了,他逐漸從美國文學主流中被分離出來了。

作者介紹

傑·倫敦(Jack London, 1876—1916),美國19世紀末自然主義小說家。1876年1月12日,生於舊金山,是威廉·詹尼和芙羅拉·威爾曼的非婚生子。8個月以後,芙羅拉與約翰·倫敦結婚,一家過着忙碌貧困的日子。少年倫敦酷愛圖書,干一陣子活,讀一陣子書,拚命讀完他所能借到的每一本書。在他參加了劫蠔賊的行列而收入增多以後,開始飲酒、狂歌,生活放蕩不羈。但他仍然保持着讀書習慣,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吉卜林、蕭伯納、梅爾維爾和左拉等人的小說。後來又閱讀了達爾文、斯賓塞、尼采、聖西門和傅立葉等人的作品。在他學習了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以後,茅塞頓開,宣布社會主義是拯救勞動人民的偉大事業。1898年12月,他成為職業作家的理想終於實現了,《大陸月刊》發表了他的短篇小說《給獵人》,後來又發表了他8個短篇小說。1899年7月,《大西洋月刊》收買了他的《北方的奧德賽》,豪頓一米夫林公司決定出版他的短篇小說集《狼的兒子》。他的豐收年代便從此開始,一連出版了《他們祖先的上帝及其他》、《電的女兒》、《荒野的呼喚》、《白牙》、《毒日頭》、《深淵下的人們》、《海狼》、《鐵蹄》、《馬丁·伊登》、《天大亮》和《月谷》等。倫敦一生寫了50本書,生前出版了43部作品。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馬丁·伊登 相關視頻

《馬丁·伊登》預告片 入圍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皮耶特羅·馬切羅攜新作《馬丁·伊登》亮相威尼斯電影節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