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MG FF機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MG FF機炮屬於採用彈鼓進彈的空用機炮,由1936年德國Ikaria Werke Berlin開始研發。它本是1927年瑞士奧立岡FF機炮的衍生型;而奧立岡FF繼承於1914年一次大戰德國Stahlwerke Becker AG貝克20 mm機炮的設計哲學,因德國一戰戰敗受凡爾賽條約的限制,1923年Reinhold Becker博士將其20mm機炮設計轉移出德國,在其1924年逝後由瑞士德裔Emil G. Bührle於瑞士奧立岡公司繼續開發[1]

歷史

同期毛瑟公司在其15 mm MG 151/15機炮基礎上,升級出20 mm的MG 151/20版本並開發出配套的衝壓製造的20X82mm薄殼高爆彈,彈頭減重為95克初速更高,但裝藥18.6克遠超過英國伊斯帕諾20mm高爆彈的6克,因此MG FF也改進出可以使用毛瑟高爆彈頭的版本,成為MG FF/M,由此提高了射速和初速,不過兩者彈殼尺寸不同,成品炮彈不能通用。因MG FF/M炮身重量只有MG 151/20的2/3且造價更低,逐漸退出戰鬥機轉用在轟炸機旋轉炮座、夜戰機或需要方便拆裝的場合。MG FF配備俗稱「飛雷」Minengeschoß的新型高容量高爆炸性的炮彈,為容納更多的火藥故將炮彈的管壁磨薄。與早期的拋射物相較該型拋射物重量變得更輕以及減少產生的后座力,導致必須修改整個后座力機制。但使用新式彈藥也意外地產生槍機損毀的可能。該新式彈藥被稱為MG FF/M並在1940年夏天被Bf 109 E-4與Bf 110 C-4廣泛使用。

厄利孔20mm機炮亦成為後來各國20mm機炮的基礎。

首先是法國在獲得授權下開發出了法國版「西斯潘諾」20mm機炮。

在1940年法國投降前,西斯潘諾將其設計和部分設備轉移至英國,被英國空軍RAF選中,決定將RAF戰機火力從.303(7.7mm)跳過.50(12.7)口徑,直接進入公制的20mm。相較競爭對手的設計,英國皇家空軍廣泛使用的伊斯帕諾-西扎HS.404機炮則是由使用較大的20X110mm彈的奧立岡FF S機炮衍生出來。

而日本陸軍及其航空隊亦找到厄利孔,授權仿製了陸軍型20mm版本;日本海軍及其航空隊原本師從英國,在得知英國20mm機炮實際源自厄利孔後,又直接找到中立國瑞士引進了海軍版20mm機炮,尤其以FF型短彈為原型作為「零式戰機」的主要武器。但因日軍海陸不合,兩者的20mm機炮有所差別。

美國在從英國獲得厄利孔的設計後,非經原廠授權亦推出自己的仿製產品,主要在海軍作為防空炮使用,直到戰後支付了厄利孔部分專利費。在公制轉英制過程中,出現了兩種版本,雖然零件相似但不能通用。

MG FF與FF/M被廣泛使用於戰鬥機上面:從Bf 109 E-3到Bf 109 F-1機型,從Bf 110 C到Bf 110 F機型與從Fw 190 A-1到Fw 190 A-5皆可看見該機炮。Fw 190則是典型武裝配置翼根處安裝2挺MG 151機炮,外翼區域也安裝2挺MG FF機炮,有時為減輕重量也會選擇將MG FF移除。該型機炮也被使用於轟炸機上面:Do 217轟炸機,Ju 88轟炸機,He 111轟炸機,Do 17轟炸機與許多其它型轟炸機。在1941年前期,MG FF機炮被20 mm MG 151/20機炮所取代,並在1943年做為Bf 110戰鬥機的首型傾斜式機炮重回現役,並巧妙的安裝於駕駛艙後方。

MG FF只可以發射134 g動能炮彈;它的槍口初速則為600 m/s;它的射速達每分鐘520發。MG FF/M可以兼用發射90 g HE/M(高爆型薄殼炮彈);槍口初速為700 m/s;射速達每分鐘540發[2]

主要性能參數

  • 槍重:26.3 kg
  • 槍長:1.37 m
  • 槍口初速:600 m/s (MG FF), 585 or 700 m/s(FF/M with AP or HE),MG FF/M發射90克的毛瑟薄殼高爆炮彈頭(HE)時初速達700 m/s
  • 射速:520 rpm(MG FF, FF/M with AP or HE),MG FF/M發射薄殼炮彈時每分鐘540發

視頻

MG FF機炮 相關視頻

實拍美國重型靶場,20MM機炮連續射擊
重演16世紀瑞士步兵團佛朗機炮組實戰射擊操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