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中型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T-55中型坦克(俄文:T-55 Средний Танк,英文:T-55 Middle Tank )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研發的一種中型坦克。該坦克是在T-54中型坦克的基礎上經過小範圍改進之後誕生的,因此很多人將其和T-54中型坦克結合起來成為T-54/55中型坦克。T-54/55系列坦克也是有史以來產量最大的坦克,其總數據估計高達86000-100000輛。T-54/55系列坦克主要在中東戰爭中與西方坦克交手,這一型號的裝備促成了美國第一種主戰坦克——M60主戰坦克的誕生。[1]
蘇聯曾在20世紀50年代進行了一次模擬核戰爭的核試爆試驗。試驗表明,T-54中型坦克可以在距震中300米(980英尺)的2-15節核爆炸中倖存,儘管在700米以下的地方,熱量和輻射水平不會給坦克手任何生存的機會。與NBC防護相關的密封系統在探測到伽瑪輻射後0.3秒被觸發。然而,這種保護只是局部的,有核微粒穿透了坦克裝甲,而不是伽瑪輻射或有毒氣體。KB-60在1956年完成了對NBC工具包的測試,設計圖和所需的修改範圍隨後被發送到了烏拉爾瓦貢扎沃德。T-54M(Obyekt 139)還測試了新的生產技術,並在總工程師卡采夫的監督下,將T-54B和計劃繼任者的最新升級總和納入其中。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 T-55中型坦克 | |
外文名稱 | T-55 Средний Танк(俄語) | |
研製時間 | 1944年 | |
定型時間 | 1945年底 | |
服役時間 | 1950年至今 | |
別 名 | T-55主戰坦克、T-54/55中型坦克 |
與T-54中型坦克的區別
T-54與T-55在外型上極為相似(因為本質上就是同一種東西),十分難以辨認。很多T-55就是由T-54改裝而來的。之所以這兩種坦克常被稱為「T-54/55」,但實際上T-54和T-55還是有區別的,T-55是蘇聯真正大量生產和裝備的型號,T-54則比較少,很多後來升級到了T-55.在蘇軍中,坦克每行駛7000公里就要進行一次廠修並進行技術改裝升級。總體來說,T-55要比T-54先進。
火力方面
雖然都是D-10T系列的100mm線膛炮,但是T-54的坦克炮是只有垂穩而沒有水平穩定器的,而T-55則是裝備了雙穩,這在當時是頗為先進的,可以做到行進間射擊。後續還推出了相應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破甲彈。火控方面,T-55車長位置裝備了TPKU-2B型觀瞄裝置。炮手位置安裝TNP-165型觀瞄鏡,駕駛員還有夜視儀。增加了炮手的夜瞄和車長夜視裝置,提高了坦克的夜戰能力部分T-55在炮塔後部安裝了9M14(北約編號AT-3「耐火箱」)反坦克導彈。又改進了炮塔,使之成為部分炮彈架,採用了蜂窩彈架,主炮彈藥數量從34發增加到45發,提高了坦克連續作戰的能力.這個改進在我國59坦克上也有。
機動方面
T-55換裝了V-55型12缸4衝程水冷柴油機,功率提升到488kW,而T-54的功率為功率433kW,油路系統壓力被提高以獲取更高的動力。為了簡化維修過程,引擎蓋也被修改。此外,改型的油箱再次被加大,總載油量達到680升,行程更長,機動性也有所提升。後期一些改進增加了液壓助力系統,減輕了駕駛員的壓力。行走方面改進了履帶,更適合越野行進。同時增加了潛渡設備,提高了克服水障礙的能力。
防護方面
防護的變化其實不大,在添加了新裝置之後,為了平衡重量,減少了部分後部裝甲。
T-55最大的改進是在三防方面,面對未來可能的核大戰,蘇聯加強了T-55的三防,T-54不是整體三防,車組成員是要自帶防毒面具,T-55增加了集體三防裝置,該裝置可以在探測到伽馬射線0.3秒鐘之後啟動,使得成員免受高氣壓和輻射塵埃的危害,但是並不能防護輻射和有毒氣體。
在1961年的T-55A上,針對坦克用核生化三防系統的改進開始,其目標是使成員免受快中子輻射所害,而對伽馬射線的防護則由裝甲和PAZ基本防護裝置完成。新的POV可塑性鉛襯需要安裝在車內,因此車長艙蓋被加大,艙口欄板也被顯著加大。這一鉛襯除了防輻射,還能防止成員被破片所傷,此外該坦克還安裝了PAZ/FVU型化學過濾裝置。
至於經常被詬病的飛炮塔問題,蘇聯人的改進思路是這樣的:把油箱和炮彈放在堅固的主裝甲後面最安全,如果主裝甲被擊穿,那麼不管油箱彈藥炸不炸乘員都是死,只是死的好看不好看的問題,戰場上管不了那麼多。
其他
T-55取消了T-54車體上的導航機槍(固定機槍),車頂的12.7mm ДШКМ 高射機槍早期被認為對付噴氣式飛機無力以及在核戰爭中太過危險而取消,但是後續由於直升機的興起和支援步兵的需要有所回歸。升級後增設了坦克的熱煙幕裝置,提高了在戰時的隱蔽能力。增加了空氣主起動系統,將電起動作為輔助起動系統,使發動機的起動更為可靠,節省下來的電力可更好地供給其它耗電裝置使用。增加了轉向操縱機構的液力助力裝置和主離合器操縱的氣液助力裝置,明顯地減輕了駕駛員的操作疲勞。為了保證這些裝置的正常工作,在傳動部分的變速箱上增加了專用的油泵和氣泵;增大了發電機的功率,並成功地採用了發電機的液力偶合器傳動裝置。
在駕駛員潛望鏡上增裝了噴刷器;駕駛員座椅的位置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進行調整。 並且改進了某些機件的布置位置,如將手搖柴油泵、柴油分配開關、排除空氣開關等均布置在駕駛員的附近,提高了駕駛員工作的方便性。[2]
實戰運用
1971年印巴戰爭中,印度使用T-55坦克對付巴基斯坦的M48、M24及中國制59式坦克。在1978-79年發生的烏干達-坦桑尼亞戰爭中,利比亞曾提供給烏干達獨裁者阿明將軍數十輛T-54/55坦克,其中一些被用於與坦桑尼亞的衝突中。而坦桑尼亞裝備的是T-54A的中國授權生產型號59式坦克。波蘭在80年代末曾以T-54/55坦克鎮壓反共產主義政府的暴亂。安哥拉戰爭中曾有T-54/55投入戰鬥。南斯拉夫解體後的內戰中曾有T-54/55坦克投入使用。這些坦克面對攜帶反坦克武器的步兵時顯得十分脆弱,而且也被證明不適宜於在巷戰中使用。[3]
性能諸元
重量 | 34噸;36噸(加裝戰鬥裝備) |
車長 | 6.2米;9.0米(包括主炮) |
車寬 | 3.27米 |
車高 | 2.4米 |
車組 | 4 人 |
發動機 | 570hp(馬力)B-55型4衝程12V 60°水冷柴油機 |
最大時速 | 50/25 km/h(公路/越野) |
行程 | 500/320 千米(公路/越野) |
越壕寬 | 2.7米 |
越障高 | 0.8m |
爬坡度 | 60% |
涉水深 | 1.5m |
潛渡深 | 5 m |
主武器 | 100mm Д-10T-2C 線膛坦克炮 |
副武器 | 12.7毫米 ДШКМ 高射機槍 1挺;7.62毫米 СГМТ 機槍 1挺 |
彈藥 | 100mm炮彈備彈45發 ; 7.62mm機槍彈備彈3500發;12.7毫米機槍彈備彈500發 |
火炮俯仰角 | -4°~ +17° |
火炮旋轉方向 | 旋轉方向 360°(21s) |
車體裝甲 | 均質 100mm 30°/35°鋼(車前上/下);均質 80mm 90°鋼(車體側) |
炮塔裝甲 | 均質 200mm/弧形 鋼(炮盾);均質 160mm/弧形 鋼(炮塔側) |
瞄準鏡型號 | ТПК-1晝間瞄準器;ТПН-1-22-11夜間瞄準器(與紅外瞄準器聯合使用)[4] |
坦克評價
根據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表的大多數情報報告,當冷戰達到巔峰時,人們承認華沙條約組織可以在一天內部署5萬多輛坦克,而現代化的T-54/55仍占這一數字的很大一部分。這必須與T-62主戰坦克(22700輛)、T-64主戰坦克(13000輛)和T-72主戰坦克(25000輛)的生產數據相結合,更不用說T-80主戰坦克(截至2005年為5400輛)。但現代、現代化程度高的T-80和T-54/55之間的技術差距很容易解釋這種生產差異。T-55和T-54一樣,仍然是一個相對便宜和簡單的設計。當然,同樣的原理使T-34坦克成為二戰的標誌性裝備。
生產本身被視為一種質量,技術改進或乘員的舒適度總是次於可靠性和簡單性。它有足夠的火力,保護和速度,以配合單一坦克在作戰中的預期壽命。這使得T-54/55成為迄今為止最便宜的主戰坦克,其出口量超過了歷史上任何其他現代坦克。在蘇聯、華沙條約和盟國之外,大多數不結盟國家都購買了這種模式並將其付諸實施。因此,它現在是蘇聯最著名的坦克之一,當然也是冷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坦克。
然而,T-54/55系列已經在各種環境下的戰鬥證明,從蘇聯冰冷的北方邊界到南亞越南的熱帶叢林,只有澳大利亞和南極洲沒有看到這種坦克在憤怒中翻滾。不幸的是,它的生產數據從未達到西方世界的質量標準。在無數冷戰中的局部交戰表明,在間接衝突中西方製造的坦克,證明了它在戰場上的劣勢。這是一個有據可查的事實,它被無數的地方現代化和旨在使坦克成為一個仍然有價值的戰場組合的改進所削弱。[5]
視頻
英國摩克伯博物館 大家熟悉的蘇聯T-54 55坦克
參考文獻
- ↑ T-54/T-55主戰坦克2005年01月04日 09:16
- ↑ T-55與T-54的區別2015-02-11 17:27
- ↑ 冷戰時期的前蘇聯經典陸軍武器:T55中型坦克 2017-07-05 12:06
- ↑ 蘇聯T-54/T-55中型坦克2003年09月18日 23:33
- ↑ T-55November 22,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