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漢文,山東壽光人,1923年7月2日生於農家。他的家境並不富裕,但仍供他到縣城上學。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縣城,他隨學校遷到鄉下。這時,安徽阜陽成城中學(國立22中前身)到淪陷區招生,他被錄取,時年16歲。
學術貢獻
防治小麥條鏽病成效顯著
新中國成立後,劉漢文又回到西北農學院。這一年,全國小麥鏽病大發生,減產60億千克。為此,農業部成立了小麥鏽病研究委員會,由西北農學院 康迪組織領導,劉漢文與李振岐承擔研究。當時,國內對小麥條鏽病菌越夏的研究尚屬空白。
劉漢文等做的第一項工作是在小麥收穫前到太白山按不同海拔高度播種小麥,出苗後用病葉抖落法接種,以觀察小麥條鏽病的發生髮展。為了解決防治這一歷史性難題,劉漢文等又開展了進一步的研究。通過多年考察與分析,陝西關中及北方冬麥區最大的越夏菌源來源區有兩個:一個是青海晚熟春麥區,有200餘萬畝,分布在1800米的川地到2800米的深山中。在病菌越夏的關鍵時期有最大的菌源量,但冬麥區的小麥尚未播種,且距離較遠,傳來的菌源是無效的;另一個是甘肅隴東自生麥苗越夏區,直接越夏面積200萬畝,擴大到間接越夏面積600萬畝,分布的海拔高度較低,並且就在冬麥區內,在病菌越夏的關鍵時期菌源量並不大,但經過在自生麥苗上繁殖蔓延後,到冬小麥播種時已累積了大量的菌源。嚴重年份,黃粉遍地,實際上秋季已開始流行。因此,對北方廣大麥區來說,甘肅隴東是菌源來源的關鍵地區。
關鍵地區找到後,劉漢文等繼續深入隴東地區調查,提出了防治策略與技術措施。通過調查,明確了過早播種有害無益;生產上用的多是農家品種,農家品種早熟、易落粒、不抗銹;自生麥完全可以通過深耕、中耕或收細收活的措施解決。於是,他提出「控制隴東越夏菌源,保護廣大麥區」的防治策略,並在農業部的支持下於1959年成立了陝、甘、寧三省(區)小麥條鏽病聯防區。聯防區內採用了選用抗病品種,更換不抗病的農家種;調整播期,適時晚播;深耕、中耕除去自生麥等系列措施,經過5-6年的努力,終於在1965年以後改寫了自1942年起每3年小麥條鏽病流行一次的歷史。與此同時,劉漢文根據隴東地區菌源形成的規律,提出了預測關中地區來年條鏽病是否流行的測報方法。這一方法的提出,使測報時間達到9個月,而且經過20餘年的驗證未發生過差錯。
防病治蟲成效顯著
50-60年代,劉漢文的工作都是俞啟葆院長直接安排,而且都是生產中的重大問題。1969年,農科院實行百隊蹲點,劉漢中被派到漢中勉縣。勉縣是1953年水稻白葉枯病最早傳入的地方。後來由此傳播到7個縣的14萬畝稻田。群眾雖想了許多辦法,但終未有效防治。劉漢中在沒有研究條件的情況下,與地區農科所的陳嘉孚開始了對此病的研究與防治。他們走鄉串戶,逐田察看,發現病情輕重,都與秧苗有關,以深水育秧、田最重。他們認真總結了生產中使用的好的防治方法,提出杜絕菌源、濕潤育秧、早施肥、早曬田等農業綜合防治措施,並在明星大隊示範,搞成樣板,再向高潮區、全縣、漢中地區推廣。到1977年,這種病害得到有效防治,基本被消滅,以後再沒有大面積發生。
1980年起,劉漢文主持陝西關中灌區小麥條鏽病、赤霉病、雪霉葉枯病和小麥吸漿蟲的綜合防治與推廣。這是一個三農結合項目,即農業科研、教學、推廣相結合。劉漢文與西北農大植保系、陝西省植保總站的科技人員一起,將單純的一病一蟲的防治研究改為三病一蟲的綜合防治研究,在各專項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在綜合防治上採用了選用抗病(蟲)品種、施足底肥、增施磷肥、冬灌後耙耱保墒、不春灌和不春施過多氮肥、除吸漿蟲嚴重地區蛹期單用一次毒土防治外均於小麥揚花期將殺菌劑和殺蟲劑混用一次解決全部病蟲等多項措施。取邊試驗邊推廣,三年內使防治面積累計達800多萬畝,取得了巨大效益。
科學家精神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1]。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2]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
視頻
劉漢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光明網,2020-09-14
- ↑ 5月30日,成為我國8100萬科技工作者的節日,新華網,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