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崙後鎮天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崙後鎮天宮
圖片來自xuite

沙崙後鎮天宮主祀五年千歲天上聖母蕭府太傅,位在雲林縣口湖鄉埔北村沙崙後19之1號。

沿革

沙崙後位於台灣省西雲林縣境內,乃沿海之地,先祖移居時期無可考,據稱古時村東有沙崙七座,狀似北斗,先輩以為村處沙崙之後乃村名之由也。沙崙至今或因沿海風力蠻強,或因開墾,僅存一二,餘者不復見也,村西、北溝渠環繞,交通兩方必涉水而行,每遇潮汐、風雨,水深及腰,險象環生,而其通路亦皆阡陌, 祖先初至,生活困苦不在言下,罹疾患疫,求醫不易,唯仰賴神祇庇佑,消災解厄,至昭和五年,素感神靈,陳獅先生發起由笨港港口宮,恭迎 天上聖母神像回村膜拜, 昭和七年再議往光大寮聚寶宮乞香蕭府太傅。昭和九年 中營太子顯靈至村。輔助 天上聖母 蕭府太傅,如龍得水,威靈有加,屢顯聖蹟,不勝枚舉, 此後村中蒙受神恩,災消疫除,民生日趨安寧祥和。昭和十六年以後。日本侵華戰爭加劇,在台積極推動皇民化運動,附有中華民族精神之活動一概禁止,強迫台灣各寺廟日本化,並舉行「寺廟神昇天祭」將神像摧毀焚燒,或送南方土俗博物館,然天理不從,神人共憤,不久日本慘敗,民國三十四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傳統信仰得以復甦。 斯時本村幸蒙神庥,絲毫未損,幸也。昭和十八年 蕭府太傅降鑾曰:奉玉旨下南巡,代天巡狩,無暇顧及村中黎民,乃明示村民恭求 五年千歲護村雲爾。 適時村中蔡老比先生由馬鳴山鎮安宮分靈 五年千歲。眾冀歸為公有,得其欣諾。全村竭誠恭求 五年千歲護村,果不負眾望,威靈大顯,靈蹟昭彰,護佑黎民無微不至。 此外村中李府千歲、張李莫府千歲,田都元帥,列位正神皆曾為本村植福消災,貢獻良多。 神祇初至,無廟宇供奉,由村民奉拜於自宅,有事者必挨戶詢求,至為煩擾,於是工議設神壇於王趕先生家中,延至民國七十年歲次辛酉秋季。決議公建廟宇。乃上示神意。下應民心。 恭請 五年千歲 天上聖母 蕭府太傅為主駕,謹於民國七十年歲次辛酉菊月十五日設天台,請天命,候佳期,擇吉地,建宮宇,村眾立克困挫,眾志成城,誠感於天,於同年陽月廿六日擇地完成。 同年葭月十八日動土興建,並受玉旨頒賜「鎮天宮」是也。 建廟之事,乃集傳統、宗教、習俗、藝術之大成,其耗資經費相當龐大。以沙崙後五十多戶之村,此舉實非易事,乃成立興建委員會量及村中經濟之所能,決議由村中不分男女老幼, 每丁捐得肆仟貳佰元,然此區區之數與實際所需相差頗多,不料動土開工之後,本境及各地善男信女踴躍樂捐,源源不絕,至今正殿、五門、鐘鼓樓、歡迎牌樓、龍池、金爐、 東西廂房、衛浴設備逐一完成、令人讚為奇蹟也。

本宮為一宮殿式建築物,宮前廣場佔地約五百坪,正殿佔地約八十餘坪,於民國七十二年歲次癸亥竣工,並擇同年蒲月十六日舉行安座大典,奉拜主神 五年千歲 天上聖母 蕭府太傅。 兩旁日月殿分別供奉司隸境主及福德正神,正中山川門,左右分別為龍虎門,殿前石雕龍柱及石獅一對,昂首相向,鎮守宮門。民國癸亥年在村北興建歡迎門迎接各地宮、壇、善信之蒞臨, 民國乙丑年興建東西廂房供香客旅居之用,民國丁卯年啟建五門及鐘鼓樓,暮鼓晨鐘,警惕世人,棄惡揚善,自強不息,宮後約三百坪乃後殿預定地。本宮籌建工程除後殿另擇佳期興建之外, 餘者逐一完成,宮勢雄偉壯觀。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1]。一般包括道觀佛寺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宗廟,皇家太廟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場所稱為「御嶽」,其中一些屬於寺廟形式。

參考文獻

  1.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