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遠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戰奇略(朱元璋下棋)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遠戰》旨在闡述採用「遠而示之近」的佯動戰法奇襲殲敵的指導原則問題。它認為,凡與敵人隔水相拒,如果打算從遠處渡水擊敵時,就偽裝成從近處渡水的樣子,以吸引敵人兵力,然後乘其遠處空虛之隙,迅速渡河進擊敵人。它還強調指出,一旦缺少渡船時,可用竹木、蒲葦、罌缻等就便器材紮成排筏作為渡河工具。本篇所引「遠而示之近」與下篇《近戰》所引「近而示之遠」,均系孫子用兵「詭道十二法」之一。

《遠戰》選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戰爭實踐經驗證明,採用此種製造假象、佯動誤敵的「示形」戰法,既可掩蓋我方真實意圖不為敵人所窺知,又可調動敵人就範,從而使之陷入顧此失彼的被動挨打局面。這樣,我便可以乘敵兵散勢虛之隙,在我所選定的突襲方向(遠處或近處),出其不意,突然進擊,就可收奇襲殲敵之功。因此,採用以製造假象、佯動誤敵為內容的「示形」之法,是中國古代兵家所常倡導的有效戰法。

譯文

大凡與敵人隔河對抗時,我如要從遠處渡河出擊敵人,可多置一些船隻於河邊,偽裝成要從近處渡河的樣子,敵人就必定要集中兵力來阻擊,這樣我便可以從敵人防守薄弱的遠處渡河襲擊敵人。倘若沒有渡河只,則可以用竹木、蒲葦、罌缻、瓮囊、槍桿等就便器材紮成排筏,都可用以渡河。誠如兵法所說:「打算從遠處進攻敵人,就偽裝成從近處出擊的樣子。」

西漢初年,魏王豹開始時歸降了漢朝,不久又以母病為辭請求回去探望,一回到封地,立即切斷黃河西岸臨晉關的交通,反叛了漢朝,而與楚國訂約講和。漢帝劉邦派遣酈食其前往遊說魏王豹重新歸順朝廷,但魏王豹執意不聽。劉邦於是任命韓信為左丞相率軍進擊魏王豹,而魏王豹則在蒲坂駐紮重兵,封鎖臨晉關。韓信針對此情,就採用增設疑兵之法,擺開船隻,偽裝成要從臨晉渡河的樣子,而以隱蔽前進的主力部隊從夏陽方向乘坐木罌渡過黃河後,徑直襲擊安邑。魏王豹驚慌失措,匆忙領兵迎戰韓信部隊,韓信揮軍奮戰,一舉俘獲魏王豹,平定了魏地,置為河東郡。

原文

凡與敵阻水相拒,我欲遠渡,可多設舟楫,示之若近濟,則敵必並眾應之,我出其空虛以濟。如無舟楫,可用竹木、蒲葦、罌缻①、瓮囊②、槍桿之屬,綴為排筏,皆可濟渡。法曰:「遠而示之近。」③

漢初,魏王豹初降漢,復以親疾請歸,至國,即絕其河關反〔漢〕,與楚約和。漢王遣酈生往說豹,不聽。漢王以韓信為左丞相擊豹。〔魏王〕盛兵蒲坂,塞臨晉=;信乃益為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缻〕渡軍,襲安邑。魏王豹驚,帥兵迎戰,信遂虜豹,定魏〔為河東郡〕。

注釋

①罌缻(yīngfǒu):罌,一種陶製的盛酒器;缻,同「缶」,一種陶製的炊具。此兩種器具,其形狀均為小口大腹,在渡河無舟的情況下,可以將其與竹木、蒲葦連綴在一起,作為渡河用的飄浮工具。

②瓮囊:也是一種形如罌狀的盛器。

③遠而示之近:語出《孫子兵法·計篇》。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3]」。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4]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5]

視頻

遠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

  1.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悲劇性結局,朱元璋第一謀臣劉基為何被毒死,人民網,2006-11-10
  3. 明初詩文三大家,中華典藏
  4. 在歷史長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經典軍事理論和著作?,網易,2019-03-22
  5. 百戰奇法,豆丁網,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