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八十垱遗址

八十垱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梦溪镇五福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八十挡遗址于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93年、199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分别为405平方米和182平方米。根据出土物的碳十四测定,遗址年代约为距今7540~7100年。根据出土陶器的文化特征分析,遗址应属于彭头山文化较晚阶段。

目录

遗址简介

八十垱遗址内发现有环绕聚落的围墙和围壕,整体呈南北向,南北长210米。遗址东北部发现海星状土台遗迹一处,遗迹四角外伸,立有中心柱,并发现有牛下颌骨,推测应为宗教祭祀遗迹。

八十垱遗址,遗址内还发现有大量的居住房址,建筑形式以干栏式为主。遗址内发现了大量完整形态的稻谷、稻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2],为科学完整地认识“古栽培稻”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群体特征与地位,认识原始农业的真实面貌与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八十垱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彭头山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聚落形态的起源、发展及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阶段

1993-1997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对澧县八十垱遗址进行发掘。6次发掘面积达1200平方米,其主要堆积层属新石器时代彭头山文化,距今七八千年[3]

遗址可分早、中、晚3期,早期范围超过3万平方米,晚期约200平方米。中期不足3万平方米,却是遗址最兴旺时期,突出标志是聚落环壕与围墙的开挖和堆筑,这样即形成日常活动圈,南北长约300米,东西最宽处160米。壕沟上宽约4米,下宽及深约2米,围墙底宽约5米,顶宽约2米,高1~2米。估计与防护、排水有关。墙内建筑遗址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干栏式和台基式,内有灶坑

墓葬习俗

墓葬有100余座。有方形、长方形、圆筒形等,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在古河道黑色淤泥中,有数十种植物种子、动物和家畜骨骸及各种骨、竹、木器编织物和万余粒稻谷和稻米。

植物经鉴定为菟丝子属莎草属藜属栎属悬钩子属紫草属谷草属等近20种。表明遗址当时近气候温和。另有大量菱角芡实莲子等。动物骨骼鹿等。木器有竹牌等。

保存状况

稻谷、稻米收集近1.5万枚,超过国内收集总量,保存状况良好。农学家认为个体变异幅度大,群体面貌十分复杂,故定名为八十垱古稻,深入研究可揭示栽培稻起源及为其演示过程树立标尺。

另外还发现了介于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的一种新的文化遗址,可暂称八十垱下层类型,其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

视频

八十垱遗址 相关视频

新石器时代古人打造的用于狩猎耕种的石头制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