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京车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京站
图片来自LINE TODAY

东京站(日语:東京駅東京驛とうきょうえきとうきやうえき Tōkyō eki)或东京车站,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丸之内一丁目,为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东海旅客铁道(JR东海)、东京地下铁铁道车站。开业于1914年,是日本多条铁路干线端点站,也是东京主要交通枢纽之一。

简介

东京站使用中的线路有东北新干线山形新干线秋田新干线上越新干线长野新干线东海道线中央线(快速)总武线(快速)横须贺线京叶线山手线京滨东北线成田特快东海道新干线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

JR东日本车站的三字母代码为"TYO"。不但是日本全国新干线路网(九州新干线除外)最重要的列车始发站,同时也是东海道本线中央本线东北本线等日本主要在来线(传统铁路)干线的起点站,可不转乘直达32都道府县[1]。每日从东京站出发与到达的列车班次约4000班,居于全日本首位。

东京站被誉为东京的“表玄关”(在日文的本意为房子的正门,也常被引申为形容一个都市或国家的主要出入地。),具有首都核心车站的地位,其为分上下两层月台的复合型车站,站区总面积相当于3.6个东京巨蛋,站内的月台数量为日本第一,包含在来线9座18线(地上5座10线、地下4座8线)、新干线5座10线、以及地下铁1座2线。

目前拥有丸之内八重洲日本桥等3处出入口,身为最早使用的丸之内侧站房是由明治时代建筑家辰野金吾设计的仿西式造建筑,1914年完工启用,2003年获日本政府登录为重要文化财。东京站也是关东车站百选入选站之一。

由于新干线乘车券与特别急行券单价较高的缘故,主要作为新干线、特急列车等长距离列车出发与到达据点的东京站,来自于旅客乘车的收入额同样也是日本第一。 东京站的日均客流量在2018年为467165人,排名全日本第三,但新宿站仍为东京最大的车站(包含私营铁路)。 但是每逢4月“黄金周”、暑假、年底至新年开始等返乡与长期旅行旺季,东京站的利用人潮却又未必少于其他大型转乘站。 此外,东京站四周多为办公大楼群聚的区域,有别于新宿站、池袋站与涩谷站周边,皆有综合型态商圈(繁华街)存在的情形。

为纪念东京车站开业100周年, Tokyo Station City 运营协定会2014年与动画制作公司 A-1 Pictures 合作推出纪念动画短片《时季轮转~TOKYO STATION~》。

预定于2024年发行的改版一万日圆纸币之背面,将会有东京站丸之内口建筑的图案[2]

停站路线

本站可搭乘JR新干线在来线各线(后述)、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JR东日本车站的3字母简写为“TYO”,而丸之内线车站编号为“M 17”。另外,本站JR线与东京地下铁大手町站之间仅有东西线可进行连络运输[3]

JR的正式路线名称分别为新干线的东海道新干线东北新干线2路线,在来线的东海道本线东北本线总武本线京叶线4路线。东海道本线是本站在来线的所属线。管辖公司方面,东海道新干线由JR东海管理,东北新干线等其他路线由JR东日本管理。所有路线皆以本站为起点,站内亦设有0公里距离标。

旅客资讯使用的是后述的运行系统名称。旅客资讯上的“东北(本)线”意指中长距离列车,过去因在上野站开出,本站并不使用。现在上野东京线通车后,多使用在东海道新干线车内广播的转乘资讯中。而中央本线过去虽以本站为正式起点,但为了解除本站-神田间与东北本线重复的双重户籍路段,JR成立后将中央本线起点改为神田站。但现在站内依然有0公里距离标。

JR将东京站视为“中央车站”,从其前身日本国有铁道(国铁)时代起,列车行进方向的“上行、下行”就是以东京站为基准点。而做为“中央车站”的东京站也是东京都区内东京山手线内各站计算JR线长距离乘车券车费的里程数基准站(前者:201km以上,后者:101~200km)。

历史沿革

1872年通车的日本首条铁路,以及该路线延伸而成、于1889年全线通车的官设铁道东海道本线,原本是以坐落于现今汐留一带的新桥停车场做为东京端之总站。另一方面,日本铁道(私营铁路;1906年国有化)设置于上野的端点站,也在1883年随著通往东北地方的本线通车而启用。为了实现以铁路直结新桥与上野的构想,在1889年定案的“东京市区改正计画”中,即规划新建直结两地的高架铁道线。1896年,帝国议会通过在新线中段兴建“中央停车场”的方案。

后来受到日俄战争影响,高架新线与中央停车场的实际建设作业被迫中断。

高架新线于1908年恢复兴建;中央停车场则由辰野金吾、葛西万司于1906年12月开始著手设计(丸之内侧)站房,并于1908年3月动工。

1910年9月,高架新线通车至中央停车场建地附近时,曾经设置“吴服桥临时站”(东京站启用后即废止)。1914年12月14日(大正3年),车站兴建工程全部完成;12月20日正式启用。

当时设有电车用月台(电车线,短距离电车用)、汽车(列车线,非电化中长距离列车用)用月台各2座,9条正线,以及客车调车场和蒸气机车库。原本因为站房位置被设定为正对著宫城(皇居旧称)而得名的中央停车场,也在启用前不久改名为“东京站”(東京驛)。

1914年东京站启用之初,于东京站乘车、下车的旅客数量平均一天仅约9,500人次,站区周围的其他交通设施(像是当时作为都市运输主力之一的路面电车)也尚未设置完备。不过,随著中央线东北本线的服务范围延伸至东京站,以及京滨线(后来的京滨东北线)、山手线区间营运型态的确立,利用东京站的旅客数量快速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丸之内,也逐渐成为办公大楼云集的繁荣商圈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人流与物流更加频繁。1960年代以降,新干线的开通与列车直达,以及区域性在来线的延伸、相互直通与新建,扩张了东京站的服务区域范围。为了因应车站设施扩增与列车班次增加的需求,东京站在空间使用上也朝向地下化、再高架化等“立体化”方式发展;此外也不断进行站内结构、设施的改良或调整。

车站结构

地上

东京站地上主体建筑,大致分为站区西侧的丸之内侧站房(丸之内口),与站区东侧的八重洲侧站房(八重洲口),JR的高架轨道与月台区即位于两座主体建筑间的广大腹地,约略呈南北向并排分布。

高架轨道与月台区之下,则有位于一楼的三条东西向通路—北通路、中央通路与南通路,于付费区内连结丸之内侧站房、八重洲侧车站大楼与各高架月台;另外,北通路北侧也有位于付费区外,单纯供民众通行于两座主体建筑间的北自由通路。

出入口部分,丸之内口与八重洲口又各自分为北口、中央口与南口三个出入口;另外还有位于站区东北侧,设有乘客进出新干线月台专用验票闸门日本桥口。

丸之内侧站房为辰野式“赤炼瓦”红砖造建筑,为三层楼高之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遭轰炸毁损后复建为两层楼高,南、北两侧的八角状屋顶,以及中央部份加上三角梯形屋顶则维持为三层楼高,至2012年修复工程竣工后恢复旧貌。

现已拆除的八重洲侧车站大楼,则为地上十二层、地下两层的高楼建筑。

地下

东京站的地下部分,主要包括位于丸之内侧站房前方(西侧)广场地下第四、五层,呈东北—西南向的JR总武线横须贺线车站(第四层为穿堂层,第五层为月台层),以及位于地下第二层,呈 南北向的东京Metro丸之内线车站;另外还有位于主要站区南边较远处,锻冶桥通(接近有乐町)地下第三、四层,呈东西向的JR京叶线车站(第三层为穿堂层,第四层为月台层) 。

三处地下车站间皆透过位于地下第一层的自由通路,于付费区外相互连结,该自由通路亦与位于一楼北自由通路底下,连结丸之内侧地下车站、八重洲侧车站大楼地下一楼的北地下自由通路(同样位于付费区外),以及大手町一带的地下通路连通;同楼层的JR总武线横须贺线车站付费区内,也有位于一楼中央通路底下,连结两侧地下付费区的中央地下通路。八重洲侧车站大楼地下一楼付费区外,也与位于车站大楼前方(东侧)广场地下第一层的八重洲地下街相连通。

连通东西站房的付费区内通道分为北、中央、南共三条通道,分别对应丸之内侧、八重洲侧的地上3处剪票口。丸之内侧地下与八重洲中央口亦有剪票口,丸之内侧通往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与丸之内大厦新丸之内大厦方向,八重洲侧通往八重洲地下街方向。

此外,在高架轨道与月台区之下的一楼付费区内,较接近八重洲侧车站大楼的新干线南转乘口验票闸门南侧,也有同样位于付费区内,长度约500公尺的八重洲(地下)连络通路,连结主要站区与JR京叶线车站;该连络通路还设有一条电动步道,通路两端也都设有电梯电扶梯

JR东日本

JR东日本站区共设9座18线月台,是JR各公司车站中月台数目最多的车站。

JR东日本月台为多层立面布局,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地上部分月台均位于高架上,为贯通、尽端混合布置。 其中,在来线部分面积30000平方公尺,新干线部分(含JR东海)面积46000平方公尺。

地下部分包括位于主要站区南边较远处,锻冶桥通(接近有乐町)地下第三、四层,呈东西向的JR京叶线车站;丸之内侧站房前方(西侧)广场地下第四、五层,呈东北—西南向的JR总武线 横须贺线车站(第四层为穿堂层,第五层为月台层)。另外车站于地下第二层连接呈南北向的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车站

新干线转乘口(中央、南。附转乘窗口、精算所业务)、丸之内地下北口、京叶地下丸之内口、日本桥口业务已经委托给JR东日本车站服务管理。除此之外,新干线还有日本桥等剪票口。

在来线空间十分宽广。1楼有丰富的付费区内商业设施。多年以来,地下1楼设置许多投币式置物柜而缺乏商业设施,但在2007年10月25日JR东日本商业设施“GRANSTA”(グランスタ)开幕后人潮爆增。知名会面地点“银之铃”也进行更新,并新设电扶梯连接1楼与地下1楼。

相对地,新干线空间就不够宽裕,仅有月台上有商业设施。方向指示看板在以前是使用绿底配上各在来线路线色表示“月台编号、路线名、方向”,自2005年12月10日改点起,仅使用月台编号表示20~23号月台,同时剪票口、月台的资讯显示器全面改用全彩LED(部分LCD)显示“列车名、发车时刻、目的地、下班列车、停靠站与现在时刻”。

车站大厅多由JR东日本管辖,店铺与餐厅等可使用Suica以及互通的交通系IC卡。

JR东海

JR东海站区月台为高架设计,位于JR东日本新干线东侧(八重洲侧),,仅有东海道新干线经过。站区的标识、广告等都采用JR东海的样式。采岛式月台3面6线设计。14、15号月台在设计时预定连接东北、上越新干线,因此近神田一段向丸之内侧方向弯曲,但连接计画最终没有实现。

JR东海直营的绿色窗口与JR东日本不同,直接标示为“新干线、JR全线售票处”。站内也有JR东海系列的东海KIOSK。专用剪票口有八重洲剪票口以及与JR东日本新干线并排的日本桥剪票口等。丸之内侧可经由JR东日本在来线付费区进入。包含八重洲口在内的出口、站房皆属JR东日本所有,呈现两方共用的型态。部分剪票口没有自动验票闸门。

新干线中央转乘口、新干线南转乘口包含窗口业务在内已委托给东海新干线维护执行。

站内北端可透过地下通道前往东京地下铁东西线

东京地下铁

丸之内线的岛式月台位于地下第二层,共有1座月台、2线轨道。深度较浅。若要前往八重洲须由北侧自由通道通过JR站区。1990年12月中正式导入自动验票闸门。1993年11月,将御茶之水站的定期券售票处移至本站。

2008年春季,月台侧壁加上由2名女子美术大学兼任讲师所设计的艺术墙“自由行走的丸之内线”(自由に走る丸ノ内线)。该艺术墙以“融合历史与自然的潮流”为概念,在下方重现营团500形电车使用的银色正弦波

车站周边

丸之内口

丸之内侧站房周围紧临历史性与代表性兼具的丸之内商业区,近年来持续进行局部再开发。沿著丸之内中央口正前方的行幸通西行,即可到达皇居外苑。丸之内侧站房的西北边,则为众多大型企业总部、金融机构汇集的大手町

丸之内北口与南口前方,皆有东京都交通局都营巴士转运站;另外也有前往成田机场的“Airport Limousine”(利木津巴士)路线,绕行于皇居、银座和丸之内的“SKY BUS 东京”(スカイバス東京),丸之内区域免费循环巴士“丸之内Shuttle”(丸の内シャトル),以及乘车处设于南口南侧的定期观光巴士“HATO BUS”(はとバス)。

丸之内侧站房除了作为车站设施用途的一楼之外,二楼还设有同样历史悠久的东京车站饭店東京ステーションホテル),著名作家如江户川乱步川端康成松本清张都曾投宿于此。

同楼层接近丸之内中央口处另外也设有东京车站画廊(東京ステーションギャラリー),由东日本铁道文化财团负责经营。旅馆与画廊在丸之内侧站房复旧工程期间暂停营业或开放,至2012年复旧工程完成后重新恢复运作。

日本天皇前往东京车站搭乘火车时,都会从皇居出发坐车到丸之内口进入车站。另外,各国驻日大使抵达日本履新后,会由外务省安排从东京车站丸之内口搭乘宫内厅准备的皇家马车或轿车进入皇居,向天皇呈递到任国书

八重洲口

八重洲口周边是东京站高速巴士路线的发车集中地。八重洲南口前设有“东京站JR高速巴士总站”(東京駅JR高速バスターミナル),为东京站起讫的长距离JR巴士路线之总站;其他的巴士业者,则分散在八重洲中央口交叉口、八重洲北口(铁钢大楼鉄鋼ビルディング)、锻冶桥停车场等3大地点。

此外,也有前往成田机场、羽田机场东京城市航空总站(T-CAT)的“利木津巴士”路线。八重洲北口北侧则有绕行至日本桥区域的免费循环巴士“Metro link 日本桥”(メトロリンク日本橋)。

八重洲口原建有车站大楼,称为“铁道会馆”,一楼与地下一楼除了作为车站设施用途的空间以外,部份剩馀空间连同二楼以上所有楼层,皆以租赁方式出租给大丸百货供其进驻;其他剩馀空间则设置商店街(地下一楼的“东京站一番街”)和多个美食街。

随著八重洲口再开发计画的展开,铁道会馆在2007年10月31日停止使用,并拆除改建为综合设施“GranTokyo”(又译为“大东京大厦”),分为43层的北塔与42层的南塔,两栋大楼之间另以楼高4层的平台式建筑“GranRoof”相接。

日本桥口

日本桥口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便利乘客透过专用验票闸门,进出新干线月台。沿著日本桥口外的永代通向西行进,即可到达大手町;向东行进则可到达日本桥。日本桥口北侧与永代通之间,则设有JR高速巴士的到站停车场,专供高速巴士乘客下车。

其他

东京站内高架轨道与月台区之下的一楼付费区内,除了一般的车站设施外,还有多间小型站内店铺(以餐饮店与“Kiosk”小型贩卖店居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东京站内有两处略具特色的等人、相约场所: “银之铃等待处”位于中央地下通路接近八重洲地下中央口验票闸门处,以一个银色大铃铛为中心。原本铃铛吊挂于八重洲中央口大厅,1994 年之后搬移至现在的位置陈列。

“动轮广场”位于丸之内地下北口验票闸门北侧,北地下自由通路西端出入口旁,有一道以三个C62-15型蒸汽机车(过去普遍运行于东海道线)的大车轮作为装饰的墙。

年表

开业前

  • 1888年(明治21年)8月16日:东京市区改正条例公布,决定兴建连结新桥与上野的高架铁道与中央停车场。
  • 1889年(明治22年)5月20日:根据东京府告示第37号公布市区改正设计。
  • 1890年(明治23年)9月17日:内务省指示铁道厅长官在连结新桥与上野的高架铁道中间建设中央停车场。
  • 1893年(明治26年)8月5日:日本铁道申请上野-新桥营业执照。
  • 1896年(明治29年)
    • 2月4日:第9回帝国议会通过有关中央停车场的预算。
    • 4月28日:成立新永间建筑事务所负责市区高架线与中央停车场的建设。
  • 1900年(明治33年):市区高架线开工。
  • 1902年(明治35年)7月:中央停车场站内的高架桥工程开工>。
  • 1903年(明治36年)12月:辰野金吾担任站舍设计。
  • 1908年(明治41年)3月25日:站舍基础工程开工>。
  • 1909年(明治42年)
    • 6月17日:站舍基础工程竣工。
    • 10月1日:钢架制作。
  • 1910年(明治43年)
    • 9月15日:临时站吴服桥站呉服橋駅开业。位于此站北侧300公尺(近神田站)。
    • 8月1日:安装站舍钢架。
    • 12月:站舍设计作业完成。
  • 1911年(明治44年)
    • 4月20日:墙体与楼板工程开工。
    • 7月31日:钢架制作竣工。
    • 9月12日:站舍钢架安装工程竣工。
  • 1912年(明治45年)5月17日:屋顶与内部工程开工。
  • 1913年(大正2年)5月18日:墙体与楼板工程竣工。
  • 1914年(大正3年)
    • 3月19日:屋顶与内部工程竣工。
    • 12月5日:根据铁道院总裁达第113号,公布中央停车场的正式站名为东京站。
    • 12月15日:全部工程竣工。
    • 12月18日:举行开业纪念仪式。
    • 12月20日:东京站开业(旅客站)。成为东海道本线的起点。吴服桥站废除。京滨线电车开始运行。
    • 12月26日:京滨线电车暂时停运。

开业后

  • 1915年(大正4年)
    • 5月10日:京滨线电车恢复运行。
    • 11月2日:东京车站酒店在丸之内站舍内开业,当时委由精养轩经营。
    • 此年设置国铁第一个电子时钟。
  • 1919年(大正8年)
    • 1月16日:电车下车口设置电车区间的出站所。
    • 1月25日:电车下车口改为电车口,供出入双方使用。
    • 3月1日:本站成为中央本线起点。开始与山手线电车以“の”字型直通运行。本站的中央本线列车仅有近距离电车,中央本线长距离列车继续维持在饭田町站起讫。
  • 1921年(大正10年)
  • 1923年(大正12年)
    • 7月1日:东京-下关间以三等车连结的特别急行列车开始运行。
    • 9月1日:受关东大地震影响停运,直至9月21日方恢复营业。
  • 1925年(大正14年)
    • 4月26日:中央线与山手线停止以“の”字型直通运行,各自在东京站折返运行。
    • 9月15日:第1、第2月台延伸并建造下车通道的楼梯,电车口封闭。
    • 11月1日:东北本线(电车用复线)延伸至此并成为该线起点,山手线开始以环状运行。
    • 12月13日:东海道本线东京-国府津间与横须贺线大船-横须贺间完成电气化,横须贺线开始以电气机关车牵引试运行。
  • 1926年(大正15年)
    • 8月2日:横须贺线电气机关车开始营业运行。
    • 8月25日:东海道本线电气机关车试运行。
  • 1927年(昭和2年)7月1日:东海道本线列车全面以电气机关车替代。
  • 1928年(昭和3年)4月1日:东京-上野间增设的列车用复线开通,此站至上野之间四线化。
  • 1929年(昭和4年)
    • 4月15日:町名改变,所在地由永乐町改为丸之内。
    • 9月15日:一、二等特急列车的爱称定为“富士”,三等特急列车的爱称定为“樱”,开始运行。
    • 12月16日:开设八重洲口,只供电车区间乘客使用。
  • 1930年(昭和5年)
    • 3月15日:横须贺线改用电车运行。
    • 4月3日:设置自动售票机。
    • 10月1日:特急“燕”开始运行。
    • 11月14日:内阁总理大臣滨口雄幸在第4月台遭到狙撃狙擊
  • 1933年(昭和8年)
    • 10月31日:东京车站酒店解除精养轩的营业委托。
    • 12月27日:东京车站酒店改组为铁道省直营的东京铁道酒店,恢复营业。
  • 1934年(昭和9年)
    • 10月13日:发生东京站收入扣押事件。
    • 12月1日:丹那隧道开通,“燕”由电气机关车牵引。新设行李电车月台。
  • 1937年(昭和12年)
    • 4月1日:指定为特别一等站。
    • 此年,第5月台开工。
  • 1939年(昭和14年)
    • 6月10日:移动与八重洲口连结的跨线天桥。
    • 11月:将车站站区内车辆基地的一部分机能转移到品川客车操车场。
  • 1941年(昭和16年)11月1日:为了纾解人潮,电车口以中央口之名再开。
  • 1942年(昭和17年)
    • 9月25日:第5月台(9、10号月台与中线的11号月台,第6月台用预定的12号月台)完工启用。
    • 10月:车站站区内的车辆基地机能转移到到品川客车操车场,只留下部分留置线。
    • 11月3日:东京机关区東京機関区移动到品川
  • 1944年(昭和19年)
  • 1945年(昭和20年)
    • 3月20日:来往东京-下关间的急行列车削减至来回1班。
    • 5月25日:东京站在东京空袭时遭到轰炸,燃烧弹击中丸之内站舍下车口大厅附近而著火,月台顶棚等全数烧毁。27日起恢复部分列车运行,6月2日全面恢复。
    • 6月25日:爆炸导致八重洲口站房严重受损。
    • 9月15日:占领军铁路运输总部(RTO)在乘车口设置事务室。
    • 10月1日:东京站战灾修复工程全面开工。
    • 12月1日:东京铁道酒店的经营委托给日本交通公社,暂时关闭。
    • 12月20日:RTO候车室、事务室在乘车口竣工。

战后

  • 1946年(昭和21年)
    • 3月10日:丸之内侧站房修复工程开始进行。
    • 3月20日:连结东京站与丸大楼的的地下道开设临时的东京丸之内旅馆。
    • 7月15日:往札幌的盟军专用列车連合軍専用列車“Yankee Limited”开始在东京发车。
  • 1947年(昭和22年)
    • 3月15日:丸之内口站舍修复工程完工。考虑到安全性,南北圆顶部分的3层建筑物部分改为三角状,站舍也自3层缩小至2层。
    • 5月1日:RTO事务室与候车室主要建设工程完成。
    • 11月20日:八重洲外堀回填工程完成。
  • 1948年(昭和23年)
    • 6月20日:车站站内废除单向通行动线限制,丸之内侧的乘车口、下车口开放乘客出入。
    • 11月16日:八重洲口站舍完工启用。
  • 1949年(昭和24年)
    • 4月29日:八重洲口站舍失火,最后烧毁。
    • 5月10日:八重洲口修复工程地镇祭。
    • 9月15日:战后首辆特急“平和”开始运行。
  • 1950年(昭和25年)
    • 1月1日:特急“平和”改名为“燕”。
    • 3月1日:东京-沼津、伊东间的湘南电车开始运行。
    • 5月11日:特急“鸠”开始运行。
  • 1951年(昭和26年)
    • 1月17日:东京铁道酒店改为东京车站酒店,重建工程开工。
    • 11月15日:东京车站酒店再次恢复住宿业务。
    • 12月1日:列车用拖上线启用。
  • 1952年(昭和27年)
    • 4月1日:RTO废除,临时事务处结束运作。
    • 7月1日:东京站内的地面留置线全数废除,八重洲侧的大规模小包裹处理办公室完工启用。
    • 9月1日:连结八重洲口的跨线桥新通道启用。
    • 10月14日:八重洲站舍新建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旧八重洲口改名为八重洲北口、新八重洲口改名为八重洲南口。
  • 1953年(昭和28年)
    • 1月6日:中央通道延伸工程开工。
    • 7月1日:第7月台(14、15号月台与回送用16号月台)启用,10、11、12号月台停用。八重洲名店街开业。开设八重洲乘车口、八重洲北口。第1自由通道开通。
    • 9月1日:开设八重洲中央口与南口>。第6月台(12、13号月台)启用、第4月台(7、8号月台)与9号月台停用,10、11号月台恢复使用。
    • 11月1日:9号月台恢复使用,第3月台(5、6号月台)停用。
  • 1954年(昭和29年)
    • 2月16日:8号月台恢复使用。中央通道开通至八重洲中央口。
    • 3月30日:山手线外环与京滨东北线南行由4号月台改为6号月台。
    • 4月15日:7号月台恢复使用,常磐线电车直通本站。
    • 10月14日:八重洲口新站舍启用(6层建筑物)。
    • 10月21日:大丸百货店开业。
  • 1955年(昭和30年)7月20日:八重洲站舍与第7月台之间的顶棚完工,设置候车室与商业设施等。
  • 1956年(昭和31年)
    • 5月4日:山手线外环与京滨东北线南行由6号月台更为5号月台。
    • 7月20日: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营团地下铁)丸之内线从淡路町站延伸至本站。
    • 11月19日:山手线与京滨东北线分离工程完成,3号月台供京滨东北线北行使用、4号月台供山手线内环使用、5号月台供山手线外环使用、6号月台供京滨东北线南行使用。东海道本线全线电气化完成,特急全线由电气机关车牵引。夜行特急“朝风”开始运行。
  • 1957年(昭和32年)
    • 7月14日:第1月台扩建工程施工。
    • 12月15日:营团丸之内线由此站延伸至西银座站(后来的银座站)。
  • 1958年(昭和33年)
    • 10月15日:准急“日光”开始运行,东北本线方向的优等列车改从东京站到发。
    • 11月1日:电车特急“回声”开始运行。
  • 1959年(昭和34年)
    • 3月10日:第2自由通道启用。
    • 11月1日:丸之内侧的乘车口改名为丸之内南口,下车口改名为丸之内北口,中央口改名为丸之内中央口。
  • 1960年(昭和35年)11月12日:东海道新干线开工。
  • 1961年(昭和36年)
  • 1963年(昭和38年)6月:八重洲地下街的工程开工。

新干线开业后

  • 1964年(昭和39年)10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的本站至新大阪间路线开业,同时新干线车站完工。第8、9月台,17、18、19号月台启用。
  • 1965年(昭和40年)
    • 6月:八重洲地下街1期工程完成。
    • 10月:新干线用的16号月台增建工程开工。
  • 1966年(昭和41年)10月1日:营团地下铁东西线大手町站开业,两站开放步行转乘。1956年(昭和31年)7月20日该站丸之内线通车至之后东西线通车为止,距离此站相当遥远。第2月台向北侧延长21公尺,京滨东北线开始以10节运行。
  • 1967年(昭和42年)3月10日:东海道新干线16号月台启用,第8、9月台延长约70公尺以停靠16节编组列车。
  • 1968年(昭和43年)
    • 1月10日:东京地下站(总武本线、横须贺线用)工程开工。
    • 6月30日:八重洲口站舍(铁道会馆大厦)增建至12层。
  • 1969年(昭和44年)
    • 2月10日:八重洲地下商店街开始营业。
    • 4月10日:八重洲吴服桥口完成。
    • 6月10日:新设东京站八重洲南口的东名公路巴士站。
  • 1972年(昭和47年)
    • 7月15日:总武本线地下月台开业,总武本线改以本站为起点。
    • 10月12日:丸之内侧地下通道墙壁的“天地创造”的彩色玻璃首次亮灯。
  • 1973年(昭和48年)4月1日:第7月台(14、15号月台)停用。随之,连结东北、上信越的“初雁”“朱鹭”等一部分特急列车与中距离列车停止直通。湘南电车改用7、8号月台,横须贺线改用9、10号月台,优等列车改用12、13号月台。
  • 1975年(昭和50年)
    • 3月10日:地下4号月台启用。
    • 7月18日:新干线用的第7月台与15号月台启用。
  • 1976年(昭和51年)
    • 6月26日:东海道新干线月台设置广告看版。
    • 10月1日:横须贺线的地下线开通至品川,总武本线的电车延长运行至品川。
  • 1977年(昭和52年)
    • 3月16日:东京都知事美浓部亮吉与国铁总裁高木文雄进行会谈,提及考虑将东京站(丸之内口)重建。
    • 10月21日:日本建筑学会提出要望书,希望慎重考虑东京站处理事宜。
  • 1979年(昭和54年)
    • 4月1日:中央通路扩建工程完成,宽25公尺。
    • 12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开始使用14号月台。
  • 1980年(昭和55年)
    • 4月1日:新干线16号月台停用(至9月30日)。
    • 9月30日:中央地下通道开通。
    • 10月1日:横须贺线与总武快速线开始直通运行<。与此同时,13号月台废除。优等列车的到发改在9、10号月台。
  • 1981年(昭和56年)3月1日:北口自由通道开始使用。
  • 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开始停靠中央本线的特急列车“梓”。

国铁改制JR后

  • 1987年(昭和62年)
    • 4月1日:伴随国铁分割民营化,东海道新干线车站由JR东海继承,其他国铁线车站由JR东日本继承。
    • 7月13日:复元丸之内站前广场的井上胜像。
    • 7月21日:举办第1次“东京站演唱会”。
    • 12月11日:日本建筑学会向JR东日本社长提出“有关东京站丸之内口站房的保存要望书”。
    • 12月12日:“爱着赤练瓦的东京站市民之会”成立。
  • 1988年(昭和63年)
    • 3月13日:第6月台(12号月台)废除。
    • 4月1日:东京车站画廊开馆。
  • 1990年(平成2年)
    • 3月10日:京叶线地下月台开业。南口新通道开始使用。
    • 4月20日:开始引入自动检票系统。
  • 1991年(平成3年)
    • 3月16日:特急“细波”“若潮”由原先途经总武本线改为途经京叶线
    • 3月19日:特急“成田特快”开始运行。
    • 6月20日:东北新干线由上野站直通至此站,第6月台(12、13号月台)开始供新干线使用。
    • 11月9日:北陆新干线直通东京站的对应工程开工。
  • 1992年(平成4年)
    • 10月4日:停止使用8号月台,第4月台缩窄工程开工。
    • 12月1日:中央线重层高架化(再高架化)工程开工。
  • 1993年(平成5年)7月4日:8号月台再次使用(临时),9号月台停用,临时第5月台建设工程开工。
  • 1994年(平成6年)4月10日:9号月台再次使用(临时),10号月台停用,临时第5月台开始使用,第5月台停用,转换为新干线月台工程开工。
  • 1995年(平成7年)
    • 7月2日:中央线重层高架化工程开始使用,新设的第01月台(1、2号月台)开始使用。
    • 10月29日:京滨东北线北行切换为第1月台的旧1号月台(新3号月台)。
    • 11月5日:山手线内环切换为第1月台的旧2号月台(新4号月台)。
    • 12月17日:山手线外环切换为第2月台的旧3号月台(新5号月台)>。
    • 12月24日:京滨东北线南行切换为第2月台的旧4号月台(新6号月台)>。
  • 1996年(平成8年)
    • 6月23日:第3月台开始供东海道线使用,开始使用新的7、8号月台,临时设置的8、9号月台停用,临时第5月台停用。
    • 11月17日:中央线高架桥桁开始拆除工程。
  • 1997年(平成9年)
    • JR东日本车站获选为关东车站百选。选定理由是“大正3年诞生,真正历史故事的复兴风格的赤炼瓦制造站舍”(大正3年誕生、真に歴史を物語るルネッサンス風の赤煉瓦造りの駅舎)。JR东海、营团地下铁车站不在选定对象。
    • 3月1日:第4月台恢复使用,东海道线用的10号月台复旧,9号月台停止使用。
    • 9月7日:9号月台恢复使用。
    • 10月1日:伴随北陆新干线(高崎-长野)开始营业,上越、北陆新干线开始只使用20、21号月台。此时的12、13号月台改称22、23号月台。
  • 1998年(平成10年)3月17日:东海道新干线的剪票口引入自动检票机。
  • 1999年(平成11年)10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与JR东日本社长松田昌士会谈达成共识,确定丸之内站舍将复原成原貌。

2000年后

  • 2000年(平成12年)11月9日:最后一次举办“东京站演唱会”。
  • 2001年(平成13年)
    • 11月18日:JR东日本启用IC卡Suica”。
    • 12月:根据“有关东京站周边的再生整备研究委员会”,公布了有关丸之内站舍保存、复原与再开发手法。
  • 2002年(平成14年)
    • 2月15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与JR东日本社长大冢陆毅进行会谈,开始进行丸之内站舍复原的具体作业。
    • 6月28日:宣布都市计划,成为特例容积率适用区域。
  • 2003年(平成15年)
    • 2月:JR东海的丸之内中央大楼开业。
    • 4月18日:丸之内侧的赤练瓦站舎获文化审议会指定为“重要文化财”。
    • 5月30日:公告丸之内站舍成为重要文化财。
  • 2004年(平成16年)
    • 4月1日:伴随营团地下铁民营化,丸之内线车站由东京地下铁继承。
    • 4月4日:东日本KioskJR東日本リテールネット站内的东京纪念品专门店“东京铭品馆”重新开幕。
    • 9月10日:八重洲口的双子塔(GranTokyo北塔与南塔)开工。
    • 10月13日:开始举办“赤炼瓦演唱会”。
  • 2005年(平成17年)12月10日:根据JR东日本的时刻表改正,20-23号月台不再区分东北、山形、秋田、上越、北陆新干线方向列车,停止过去20、21号月台与22、23号月台按方向使用的方式。
  • 2006年(平成18年)
    • 3月17日:丸之内南口圆顶举行映像投影活动“东京站再生”(至31日)。
    • 4月11日:东京站与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缔结为姊妹站。
  • 2007年(平成19年)
    • 3月8日:日本桥口“萨皮亚塔”开放。
    • 5月30日:丸之内侧的赤炼瓦站舍开业当时的3层建筑开始进行“复原”工程。
    • 10月25日:中央地下大堂站内商业设施“Gransta”开放。
    • 11月6日:八重洲口“GranTokyo北塔”与“GranTokyo南塔”开放。
  • 2009年(平成21年)3月13日:寝台特急“”“富士”停运。本站不再有机关车牵引的定期客车列车
  • 2010年(平成22年)
    • 3月28日:剪票口内1楼的站内商业设施“ecute东京”开放。
    • 11月25日:京叶线联络通道站内商业设施“KeiyoStreet”部分开放。
    • 12月4日:剪票口内1楼站内商业设施“Gransta Dining”开放。
  • 2011年(平成23年)
    • 3月5日:东北新干线“”开始运行。从此,以“隼号”命名的此站到发列车变形复活。
    • 3月20日:京叶线联络通道站内商业设施“KeiyoStreet”开放。
    • 3月23日:大屋顶南部先行开业。
  • 2012年(平成25年)
    • 8月22日:因战火而烧毁的丸之内侧站房南北圆顶时钟,于日本时间下午2时重新启用。
    • 9月22日:丸之内赤炼瓦站舍举行放映CG映像“TOKYO STATION VISION”(至23日)。
    • 9月24日:旧RTO的壁画移动至京叶线八重洲剪票口附近展示。
    • 9月29日:雄胜石绘的壁画在丸之内南口地下剪票口外举行揭幕仪式。
    • 10月1日:丸之内侧站房复旧完成,正式对外开放。“东京车站画廊”再次开放。剪票口内1楼站内商业设施“中央大街”。北圆顶内开设面向外国人观光客的"JR EAST Travel Service Center"。
    • 10月3日:东京车站饭店重新开业。
  • 2013年(平成25年)
    • 3月19日:与美国纽约的大中央总站缔结为姊妹车站。大中央总站在2013年、东京站在2014年分别迎来开业100周年纪念。
    • 9月20日:八重洲口的大屋顶完成。
  • 2014年(平成26年)
    • 10月2日:举办第一次东京站深夜游。由东京车站酒店与JR东日本东京站共同策划(第二次在11月30日)。
    • 12月20日:开业100周年纪念日。由于东京站发售的纪念Suica限量1万5千张,每人限买3张,导致前晚通宵排队民众多达9千人以上,造成大混乱。最后JR东日本将销售方式更改为线上抽选,隔年发送[4][5]
  • 2015年(平成27年)
  • 2016年(平成28年)3月26日:北海道新干线新青森站新函馆北斗站间开业,同日起与东北新干线开始直通运行。从此,东京站成为唯一可搭乘新干线列车直达新干线3岛(本州、北海道、九州)的车站,也是唯一可搭乘铁路定期列车直达日本本土4岛的车站。
  • 2017年(平成29年)
    • 12月7日:东京站丸之内站前广场启用。
    • 12月8日:东京站丸之内站前广场举行大使呈递国书仪式。

参考资料

  1. 除福井、三重、奈良、和歌山、德岛、爱媛、高知、佐贺、长崎、熊本、大分、宫崎、鹿儿岛、冲绳外,其中德岛、高知、冲绳以外各县在过去曾有直通列车
  2. 日将全面更换纸钞 防伪升级“伟人”换人当 苹果日报 2019.04.09
  3. [JR东日本 2社にまたがる连络定期券の発売范囲 乘り换え駅 JR东日本 2011.03.12
  4. JR东日本、东京駅“记念Suica”で思わぬボロ储け 170万枚で利益十数亿円はいく?. [201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1). 
  5. 大パニック起きた东京駅记念Suicaついに再贩!ところが新たな问题が…. [201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6. 洪美秀. 新竹、东京百年车站 缔姐妹站. 自由时报. 2015-02-13 [2015-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Chinese (Taiwan)). 

外部连结

车站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