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玛丽·安托瓦内特; zh-tw:瑪麗·安東妮;zh-hk:瑪麗·安東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玛丽·安托瓦内特
Marie Antoinette
255px
《持玫瑰的玛丽·安托瓦内特》
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作(1783年)
法国和纳瓦拉王后
在位 1774年5月10日–1791年9月4日
法国人的王后
在位 1791年9月4日–1792年8月10日
出生 (1755-11-02)1755年11月2日
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维也纳霍夫堡皇宫
逝世 1793年10月16日(1793-10-16)(37岁)
法国巴黎革命广场
安葬 1815年1月21日
法国圣但尼圣殿
配偶 路易十六
子嗣 玛丽-泰瑞丝(法兰西王后)
路易-约瑟夫(法兰西太子)
路易十七
苏菲公主
全名
玛丽亚·安托尼亚·约瑟法·约翰娜
Maria Antonia Josepha Johanna
朝代 哈布斯堡-洛林
父亲 弗朗茨一世(神圣罗马皇帝)
母亲 玛丽亚·特蕾西亚
宗教 罗马天主教
签章 玛丽·安东妮的签章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发音: /məˈr æntwəˈnɛt//æntwɑːˈnɛt/法语发音:[maʁi ɑ̃twanɛt]; 原名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法·约翰娜Maria Antonia Josepha Johanna[1]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早年为奥地利女大公Archduchesses of Austria,后为法国王后。她是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一世与皇后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第十五个子女,在所有子女中排行倒数第二。1785年项链事件公诸于世后,安托瓦内特的民望滑入谷底。[2][3]大革命发生后,她被称为“赤字夫人”(Madame Déficit)。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王室出逃未成,1792年9月21日,路易十六被废,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王室遭拘于圣殿塔内。安托瓦内特被控犯有叛国罪,路易十六处决九个月后,即1793年10月16日,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魂断断头台,享年38岁。

早年

File:Marie Antoinette Young2.jpg
玛丽·安托瓦内特,由Martin van Meytens绘于1767年。

安东妮于1755年11月2日生于奥地利霍夫堡皇宫,是匈牙利、波西米亚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和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一世的第十五个子女(最小的女儿,还有一个幼弟)。次日受洗时,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妮亚·约瑟芬·约翰娜(Maria Antonia Josepha Johanna)。“玛丽亚”是纪念圣母玛丽亚,“安托瓦内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约瑟芬”是纪念她的长兄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一位大臣是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的:“一位娇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4]无论是家中,还是在朝廷,她都被简单地称为安托瓦内特。但是,在朝廷,她通常都会被称为安托瓦内特女士(Madame Antoinette,法文),因为宫中常说法文。

File:MarieAntoinette1769-70.jpg
玛丽·安托瓦内特,由Franz Xaver Wagenschön绘于约1769年

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比她大三岁的姐姐玛丽亚·卡洛琳娜和比她小一岁的幼弟麦斯米利安的陪伴下长大。她其他的哥哥,约瑟夫二世利奥波德二世斐迪南,布赖斯公爵已经在哈布斯堡王朝里扮演重要的角色。

玛丽亚·特蕾西亚是一位强而有力又被人民爱戴的君主。虽然她会尽量抽出时间来监督自己子女的教育,但是忙碌的女皇还是不得不让家庭教师来负起大部分的管教责任。可爱活泼的安托瓦内特女大公从小就被家庭教师宠坏,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玩耍上面;不过她非常喜欢音乐课,特别擅长竖琴与舞蹈。不同于一般皇室夫妇,她的父母并非盲婚哑嫁,而且极其享受家庭生活。虽然在正式场合里,必须遵守规范礼仪,但私下里这个皇室家庭的气氛相当轻松。严母慈父在安托瓦内特心目中的角色极为重要。

File:MA-Lebrun.jpg
玛丽·安托瓦内特于1783年

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姐姐们很快与欧洲各个王族联姻。四姐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嫁给了未来的荷兰总督,六姐玛丽亚·阿玛丽亚与帕尔马公爵结婚,玛丽·安托瓦内特最要好的十姐玛丽亚·卡洛琳娜和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结婚。

她是可爱和守规矩的孩子,但是她几乎没有受过真正的教育。她反复无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艺术和阅读方面几乎什么也不懂。 她的法语很差,而且只愿意说德语。但是当她的八姐约翰娜在1762年死于天花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了下个她母亲的外交活动中的棋子。

奥地利法国签订了一个新的和平条约,这使从1494年开始的间歇性的战争有希望结束。路易十五的继承人是他的孙子路易-奥古斯特,计划中,他应该与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其中一个女儿结婚。由于约翰娜的逝世就决定了玛丽·安托瓦内特会送到法国与王储结婚。

当玛丽亚·特蕾西亚问预言家她的女儿在法国是否会幸福,他回答:“有十字架来保证。”1770年4月玛丽·安托瓦内特离开了维也纳,此时她十四岁。女王对她呜咽的女儿的告别词是:“别了,我最亲爱的孩子。要对法国人民非常好,让他们能说我为他们送来一个天使。”

1775-1778:太子妃早期

尽管外界将她诽谤成当代恶名昭彰的奢侈王妃,这位法国的新王后对于国王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因为路易国王在小时候长年经历过反奥的情绪洗礼,包括身边重要的几位部长及官员都是反奥的重要人物,所以在他们的提防下,让这位来自奥地利帝国的法国新王妃对于法国的政治政策没有任何发言的权利。于1775年8月6日,她的弟妹玛莉·泰瑞莎Princess Maria Theresa of Savoy产下一子,且他将在七年后成为法国正式王位继承人,因此安托瓦内特的地位岌岌可危。她的玩乐生活也吸引了许多男士的仰慕,她也让这些男士进入她的小社交圈中,包括巴桑男爵(Baron de Besenval)等。

对于恶名昭彰的奢侈,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曾经在信中警告她:

名言

当大臣告知玛丽:“及天下慌乱,百姓无面包而饿死。”玛丽曰:“何不食蛋糕?”历史上玛丽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后人将愤慨宣泄在这位热衷于打扮的王后身上。[5]这句话的起源可能是愤怒农民的编造,最早出现在卢梭第六卷忏悔录中(1767年写成,1782年发行):

Enfin je me rappelai le pis-aller d’une grande princesse à qui l’on disait que les paysans n’avaient pas de pain, et qui répondit :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

我终于想起了一位崇高的公主说的挽救时局的办法:当她获知农民没面包时,她说“让他们吃布莉欧好了”

尽管卢梭只说了是一位“崇高的公主”,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在直指玛丽,但忏悔录本身在历史素材上,并不算严谨。[6]

头衔

  • 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亚·-安东妮亚(Archduchess Maria Antonia of Austria)、匈牙利波西米亚公主(Princess of Hungary and Bohemia)、托斯卡纳公主(Princess of Tuscany)(1755-1770)
  • 法国王储妃殿下(Son Altesse Royale Dauphine de France,1770-1774)
  • 法国和纳瓦拉王后陛下(Sa Majesté la Reine de France et de Navarre,1774-1791)
  • 法兰西人的王后陛下(Sa Majesté la reine des Français,1791-1792)

影视、文学作品、游戏

  • 传记《玛丽·安东尼特》,茨威格
  • 漫画、动画《凡尔赛玫瑰
  • 1938年 电影《绝代艳后
  • 2006年 电影《凡尔赛拜金女
  • 2006年 电影《Marie-Antoinette (téléfilm)
  • 镜音铃、连的歌曲《恶之召使》中铃的角色原型正是玛丽·安东尼。
  • 2015年 手机游戏《Fate/Grand Order》——以“Rider”和“Caster”的职阶登场,在游戏中的形象较传统印象更为正面,宝具分别为“荣光永存的百合王冠”和“愿爱与辉煌直至永恒”。
  • 2015年 漫画《尸乱凡尔赛》主角的姐姐,也是主角所替身的对象,作者:スエカネクミコ,本作引用背景,剧情为架空虚构与科幻。
  • 2016年 漫画《末代王妃》的主角,作者:惣领冬实,本作偏史实向(凡尔赛宫有参与监督)。
  • 2018年 手机游戏 모두의마블 for kakao(旅游大亨)--양투아네트(Antoinette,安托瓦内特)

参见

资料来源

  1. Lever 2006,第1页
  2. ( in the Parlement de Paris, early 1785, after Louis XVI bought St Cloud chateau for the personal use of Marie Antoinette), quoted in Castelot 1957,第233页
  3. C.f. the following quote: "she (Marie Antoinette) thus obtained promises from Louis XVI which were in contradiction with the Council's (of Louis XVI's ministers) decisions", quoted in Castelot 1957,第186页
  4. Fraser, Antonia. Marie Antoinette. Anchor. 2001. 
  5. Fraser 2001,第xviii, 160页; Lever 2006,第63–5页; Lanser 2003,第273–290页
  6. Johnson 1990,第17页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