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淘气打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淘气打酒》是一则中国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1]

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中国人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蕴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文学,也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人的思想精华[2]。 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这里能够瞭望到一个新鲜的天地。那里不仅趣味无穷,还可以领悟无数的世理。

寓言内容

今天,淘气的家里可热闹了,因为,小猴淘气的叔叔阿姨带着弟弟来家玩了。可是不巧,酒正好没了,淘气的爸爸便让淘气去松鼠伯伯的店里打2斤酒,淘气接过小酒桶,哼着歌,快步走向松鼠伯伯的店里。

到了松鼠伯伯开店的有千年树龄的参天大树下,紧紧地抓着酒桶,敏捷的上了,钻进了松鼠伯伯开店的隐蔽的树洞里。

“松鼠伯伯,您老好。今天,叔叔阿姨一家来我家玩,不巧,酒没了,所以嘛……”“不就是要打酒嘛!要几斤啊?”松鼠伯伯慈祥的声音在耳边拂过,“,人不多,打2斤酒够了!”“哎呀,今天小量筒不在,店里只有七斤和四斤的量筒啊!”“这……”“有办法啦!”淘气自信地说。

只见淘气先量了七斤,又把七斤量筒里的酒倒进四斤量筒,再倒回酒箱,然后把七斤量筒里的剩余的酒全部倒进四斤的量筒里,因为:7—4=3(斤),所以,四斤的量筒里,只有三斤酒,淘气又把七斤量筒装满,把七斤量筒里的酒倒一些到四斤的量筒里,使四斤量筒里的变成四斤,列式:3+1=4(斤),7—1=6(斤)这下,7斤的量筒里只剩下6斤,把四斤量筒里的酒倒回酒箱,最后,把6斤酒倒入4斤量筒,倒满后,淘气把7斤量筒里剩下的酒装进了自己的小酒桶里,朝着松鼠伯伯说:“您看,对不对?”

松鼠伯伯看了直点头,嘴里不住地夸赞:“对、对、对,淘气你真聪明。”

淘气拎着小桶,哼着歌,回家了。

寓言的发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3]。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𫓧》《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4],他在《三戒》中,以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5]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6],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视频

淘气打酒 相关视频

读书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什么是寓言故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