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顯財神廟
歷史
五顯財神廟的歷史及所祀神靈,眾說紛紜。
一說五顯財神是都天威猛大元帥曹顯聰、橫天都部大元帥劉顯明、丹天降魔大元帥李顯德、飛天風火大元帥葛顯真、通天金目大元帥張顯正。因他們五位是明朝人,生前富有錢財,又仗義疏財、扶弱抑強、樂善好施,死後被明英宗於天順二年(1458年)敕封為「五顯元帥」,並建廟奉祀。明神宗萬曆年間及清高宗乾隆年間,五顯財神廟曾兩次重修。
一說古時有伍姓兄弟三人,都是綠林響馬豪傑,此外還有兩人相助,五人結拜。他們死後,鄉人在清朝乾隆元年為他們立祠。他們是劫富濟貧的好漢,故而有「靈應五兄弟」的美稱。
亦有他說,《鑄鼎餘聞》記載南齊有柴姓五兄弟,長者名喚柴顯聰,次者顯明,第三顯正,第四柴顯直,第五顯德,弟兄五人為獵人,常以肉食饋贈貧苦,又在山區採葯致贈病患,死後被尊為五顯財神。
1950年代後期,五顯財神廟廟會停辦。後曾為六里橋小學校址。1984年財神廟被定為豐臺區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下半年,因為興建西南三環路與京石高速公路相交處的六里橋立交橋,五顯財神廟被拆除,僅存兩株該廟的古樹,位於六里橋立交橋西南角,已成為掛牌保護的古樹。
建築
據說五顯財神廟外原有廟場,並建有很高大的牌樓。廟內有戲樓,以及三進十分寬敞的大殿。正殿外有兩株百年古樹,以及記錄建廟及修葺過程的石碑。因年久失修,到清朝末年,該廟只剩下一進殿,殿中有五尊泥塑,「乃短衣威猛,非峨冠博帶之像」。
《北京市豐臺區地名志》文化地名篇記載:「原址位於盧溝橋鄉六里橋村。建於明代,清代曾屢次重修。坐北朝南,山門1間,戲台3間,正後殿各3間,東西配殿各6間,石碑3塊。山門、戲台連為一體,大殿山門,戲台等,均為大式懸山頂,簡瓦,調大脊,建築布局規整。」清朝《天咫偶聞》記載:「廣安門外財神廟,報賽最盛,正月初二、九月十七日,傾城往祀,商賈及勾欄尤伙。廟貌巍煥,甲於京師。」
廟會
每年農曆正月初二日以及九月十五至十七日,五顯財神廟舉辦廟會。其中以正月初二的廟會為最盛,香客爭燒頭股香,據說燒頭股香可當年發財。「天未明,即有候城者,終一日以千萬人計。」香客多為商人、梨園子弟、妓女。
五顯財神廟廟會期間,宣武門、菜市口及廣安門等路口均有為香客提供的牲畜拉的敞車、趕腳用的小毛驢等交通工具。
五顯財神廟廟宇狹小,香客眾多,多數香客無法擠入殿內,只能把香投入院內的香池中,香客也不能跪下磕頭,否則可能被眾人踩死。有的香客甚至連五顯財神廟的院子也無法擠入,只得在山門外焚香。
五顯財神廟內外,有眾多僧、道化緣,請求香客布施。 五顯財神廟的西配殿為「借元寶」之所,香客用現鈔購買來用金銀紙糊成的元寶,稱之為「借用」,來年若發財必須加倍償還,以求吉利。
五顯財神廟周圍除了香攤之外,商販們多出售各類紙制元寶、聚寶盆,還有「福」字的絨花和代表吉慶有餘的紅紙片魚,以及風車、大糖葫蘆、氣球、空竹等玩物。
香客回家時,均購買蝙蝠和「福」字的絨花插在頭髮或者帽子上,稱為「帶福還家」。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或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2]。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廟與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參考文獻
- ↑ 財神廟廟會,中國日報網,2006-07-09. [2012-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