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 (2019年11月) |
晋中,山西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晋中市下辖1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境内山、川、丘陵皆备,气候四季分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东部山地岭高坡广、林木丰茂。晋中市总面积16391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336.56万。
晋中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境内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可开发的旅游景点约占山西省的十分之一;已形成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等一批全省旅游精品;晋中工业起步较早,工业基础条件良好,工业门类较为齐全;晋中是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晋商文化的摇篮;1824年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1]
2017年,晋中市地区生产总值1284.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4亿元,增长2.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8.7%;第二产业增加值595.2亿元,增长4.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6.3%;第三产业增加值578.3亿元,增长8.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5.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274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晋中 | 面积 | 16391平方千米 | 别名 | 晋商故里 | 方言 | 晋语-并州片 |
外文名称 | JinZhong | 行政区类别 | 地级市 | 气候条件 | 温带季风气候 | 所属地区 | 中国华北,山西省 |
人口 | 336.56万人(2017年常住人口) | 著名景点 | 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王家大院、平遥古城等 | 省会 | 太原 | 行政代码 | 140700 |
机场 |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 下辖地区 | 1市辖区、9县、1县级市 | 政府驻地 | 榆次区 | 火车站 | 榆次站、晋中站等 |
电话区号 | 0354 | 车牌代码 | 晋K | 邮政区码 | 030600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中部偏东 |
地区生产总值 | 1284.9亿元人民币(2017年) | 大学 | 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 | 省委书记 | 骆惠宁 | 省长 | 楼阳生 |
人均生产总值 | 38274元人民币(2017年) | 市长 | 赵建平 | 市委书记 | 赵建平 | 市花 | 百合花 |
建制沿革
据考古发现,约在距今100万年以前,境内即有人类活动。
商代,境内散布着商朝的方国辔方(今晋中西部和吕梁市)、箕(今太谷县东)、雀(今介休市附近)和燕京戎等部落。
西周初年,境域为华夏族和戎狄游牧部落杂居之地。春秋时期,多属晋国领地,东部另有白狄族所建肥国(都今昔阳县)。周灵王十六年(前556),晋平公将“昭馀祁”(今山西中部)作为食邑封给大夫祁奚,称为祁邑,范围包括晋中大部分地区。周敬王六年(前514),晋国将祁邑分置为7县,境内有祁(今祁县东南)、邬(今介休市东北)、涂水(今榆次区西南)、马首(今寿阳县南)4县。
战国初期,仍为晋国领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赵、魏、韩三家分晋,境地分属三国。赵国强盛后,大部分地区归赵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境内置榆次、阳邑、祁、中都、邬、界休(今介休市东南)、马首7县,属太原郡(治晋阳)辖。
西汉初年,全境为代王恒领地。汉平帝时(1~5年)分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上党郡和西河郡。其中,榆次(马首并入)、阳邑(今太谷县,周襄王年间为晋大夫阳处父食邑,故名)、祁、京陵(今平遥县东北)、中都(今平遥县西南)、邬、界休7县属太原郡;沾县(治今昔阳县,领昔阳县及和顺县北部)属上党郡;平周县(今介休市西境)属西河郡。王莽新朝时,各县隶属未变,部分县名有所变化,榆次改太原亭,阳邑改繁穰,祁改示,京陵改致城,界休改界美。东汉建立后,各县复旧称。东汉末年,境内置乐平郡(治今昔阳县巴洲村),领乐平(今昔阳县)、沾县2县;废平周县;新置轑河县(今左权县),属上党郡。其余榆次、阳邑、祁、中都、京陵、邬、界休7县仍归太原郡。
三国时,全境归魏国并州统辖,分隶于太原、上党、西河、乐平4郡。
隋(581年-618年)初废郡设州,改属并、介、韩、辽(开皇十六年设,治今昔阳)、吕5州。后废州复郡,属太原、西河(介州改)2郡。不久,又改属太原、介休、霍山3郡。
唐代(618年-907年)建置变化频繁,境地由并、介、吕、韩、太、辽、榆、受、箕、汾、仪等州及太原府相继领属,至883年(中和三年)定型为太原府和汾、辽2州统领。其中榆次、太谷、祁县、寿阳属太原府,平遥、介休、灵石多属汾州府,乐平、和顺、榆社属辽州。
五代十国时期,全境相继为晋唐、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领属。州、县建置基本未变。
北宋(960—1127年)时期,境地属河东路太原府、汾州、辽州、平定军管辖。宋金南北对峙期间,属于金。
元代(1271年—1368年),分属冀宁路和晋宁路。明清两代,分属于太原、汾州、平阳3府和辽、平定、霍州3个直隶州。
明代行布政使司(省)、府(州)、县三级制。全境属山西布政使司。境内设辽州直隶州和10县。辽州(洪武九年辽山县并入)领榆社、和顺2县;其余县属太原府、汾州府和平阳府。其中,榆次、太谷、祁县、寿阳4县直属太原府,乐平县属太原府之平定州,平遥、介休、灵石县属汾州府。万历四十二年(1614),灵石县改属平阳府。
清袭明制,仍设省、府(州)、县(散州)三级。
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后,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战,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挺进山西开辟抗日根据地,并建立革命政权。
民国26年(1937)9月创建。民国30年(1941)8月,成立晋西北行政公署,下设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等6个专区,榆太(路西)、祁(县)北2县属第八专区。
民国32年(1943)5月,榆太(路西)县改榆太祁联合县,并改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行署第二专区。同年11月,晋西北行政公署改名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下设吕梁等3个行署,灵(石)西、平(遥)介(休)县属吕梁行署第七专区。
民国35(1946)6月,灵(石)西县划归吕梁行署第九专区。
民国36(1947)10月后,平介县改属吕梁行署第八专区,灵(石)西县仍属第九专区。直至晋中解放,两县建置撤销,复原历史建置。
民国37年(1948)5月,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边区合并为华北区,太行区改归华北区管辖,各县隶属不变。同年7月21日,晋中全境解放,被分隔的寿阳、榆次、太谷、祁县、灵石县陆续恢复为原建置。
民国38年(1949)年2月,晋中行政公署与太原市政府合并,称太原市政府,原属晋中区第一、第三专区的县相应改属太原市第一、第三专区。同年5月,太行区调整区划,分设5个专区,境内置左权专区,专署驻左权县,辖左权、昔阳、和顺、榆社4县。
民国38年(1949)8月,华北人民政府将左权专区与太原市第一、第三专区部分地区合并,设立榆次专区,归山西省管辖。9月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为省政府派出机构,专署暂驻太谷县城。
1950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名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区专员公署。
1951年4月,榆次专区增辖交城、文水、汾阳、孝义、清源、徐沟6县。
1952年6月,又增辖临县、离石、方山、中阳4县。此后,清源、徐沟合并为清徐县;离石、方山合并为离山县;榆次县改设榆次市。
1955年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区专员公署又改称山西省榆次专员公署。
1958年11月,榆次专区改名晋中专区,设立山西省晋中专员公署,仍为省政府派出机构。
1978年5月,改设晋中地区行政公署,仍为省政府派出机构,辖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寿阳、昔阳、和顺、左权、榆社、平定、盂县13县和榆次市。
1983年7月,平定、盂县归属阳泉市辖,榆次市、县合并为榆次市。
1992年2月,介休县改设介休市。
1996年1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榆次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晋中地区管辖。
1999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地级晋中市。榆次市改设榆次区。2000年10月,晋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行政区划
晋中国土总面积16392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330.5万,下辖1个市辖区(榆次),9个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代管1个县级市(介休)和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设有118个乡镇,17个街道。
|圖片尺寸 =
名称 | 行政区划代码 | 面积(km²) | 人口(万) | 名称 | 行政区划代码 | 面积(km²) | 人口(万) |
榆次区 | 140702 | 1,318 | 64.8 | 榆社县 | 140721 | 1,700 | 13.7 |
左权县 | 140722 | 2,022 | 16.4 | 和顺县 | 140723 | 2,194 | 14.6 |
昔阳县 | 140724 | 1,945 | 23.1 | 寿阳县 | 140725 | 2,116 | 21.2 |
太谷县 | 140726 | 1,046 | 30.5 | 祁县 | 140727 | 853 | 26.9 |
平遥县 | 140728 | 1,254 | 51.2 | 灵石县 | 140729 | 1,202 | 26.7 |
介休市 | 140781 | 744 | 41.35 |
地理环境
晋中位于太行山脉中段与太原盆地之间。山地、丘陵、平原皆备。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从东到西有太行山脉、沁潞高原、太岳山脉、太原盆地相间排列,成为地形基本格局。全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1049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3.9%,高于全省山地所占比重;丘陵面积335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5%;平原面积255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6%,略低于全省平原所占比重。各县区市中,平原占各县区市总面积25%以上的有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5县区市。各地高低相差较大。东部太行山和东南部太岳山所处山地区海拔在1000米~2500米之间,最高处灵石县境内的太岳山脉主峰牛角鞍,海拔为2567米;中部丘陵区海拔在800米~1200米之间;西部汾河谷地所在平原区海拔多在800米以下,灵石县石桥村附近汾河出境处河滩,海拔仅574米,是全市最低处。 水文水系 晋中河流以太行山、太岳山中脊为界,分属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东部河流多属海河流域南运河、子牙河水系,主要有松溪河、清漳河、浊漳河;西部河流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主要有潇河、乌马河、昌源河、惠济河、龙凤河、静升河。
气候特征
晋中地处中纬度内陆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气候的基本特征为: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晴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春、秋短促,冬、夏较长。由于受地形影响,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和东西差异比较明显,总体上热量从东向西递增,即西部平川高于东部山区;降水则自东向西递减,即东部山区多于西部平川。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形成雨热同季的气候。
气候分区
按照气候的6个类型,作物品种的6个熟期以及生产特点,全市可分为6个气候区。
东山河谷气候区 包括昔阳县松溪河河谷、左权县清漳河河谷,海拔高度600米~700米,为温热、半干旱型。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1℃~12℃,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2600小时 ,水份供应充足,年降雨量580毫米~600毫米。
平川气候区 包括晋中平川区和灵石汾河河谷区,海拔高度700米~800米,为温暖、干旱型。年平均气温10.0℃~11.0℃,年日照时数245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400毫米~500毫米。
丘陵气候区 包括昔阳县大部、榆社县中部地区,海拔高度800米~1000米,为温和、半干旱型。年平均气温8.2℃~9.9℃,年日照时数255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510毫米~570毫米。
低山气候区 包括寿阳、昔阳、左权、榆社4县的大部分地区和灵石县的东部地区,海拔高度1000米~1200米,为温凉、半湿润型。年平均气温6.7℃~8.2℃,日照时数2600小时~2850小时,年降雨量570毫米~590毫米。
中山气候区 包括寿阳县、昔阳县的部分地区,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的大部和平川东部的一小部分地区,海拔高度1200米~1400米,为温寒、湿润型。年平均气温5.1℃~6.7℃,年日照时数2550小时,年降雨量590毫米左右。
高山气候区 包括和顺县大部和昔阳县、左权县部分地区,海拔高度1400米~1600米,为高寒、湿润型。年平均气温 4.1℃~5.1℃,年日照时数265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590毫米~610毫米。
四季特征
春季(3月~5月)气候特征:为冬季偏北季风向夏季偏南季风转变的过渡季节,总体特征为多风干燥。季平均气温10.8℃。
夏季(6月~8月)气候特征:受印度洋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总体表现为炎热多雨,雨、热同季。全市平均气温为21.9℃,其中平川区为22.9℃,东部山区为20.6℃。
秋季(9月~11月)气候特征:是夏季偏南季风向冬季偏北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总体特征为气候凉爽。季平均气温为9.3℃。降水比夏季少,平均降水量在91毫米~12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3%左右,多于春季。
冬季(12月~2月)气候特征:寒冷少雪,夜长昼短。受蒙古寒冷高压控制,约5天~7天有一次强度不同的冷空气入侵,造成冬季严寒、干冷少雪的气候条件。季平均气温为-4.5℃。其中平川区为-3.4℃,东部山区为-5.7℃。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晋中土地总面积2460.6万亩,占山西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居山西省11个地(市)第4位。其中耕地面积585.4万亩(基本农田502.01万亩),园地47.38万亩,林地533.44万亩,牧草地161.92万亩,水域面积51.54万亩,建设用地134.38万亩,未利用土地945.82万亩。全市人均占有耕地1.92亩。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金属矿种11个,非金属矿种22个。主要有煤、铝土矿、铁、铬铁矿、钛铁矿、石膏、水泥用石灰岩、耐火黏土、石英岩状砂岩、水泥配料用黏土、电用石灰岩、硫铁矿等。其中钛铁矿和铬铁矿保有储量居山西省之首;石膏、煤炭分列全省第三、第七位。石膏矿储量13601万吨,煤炭储量192亿吨,以矿石品位高、矿床规模大、埋藏浅著称,为晋中绝对优势矿种。探明储量为铁矿2902.7万吨、铝土矿4413.6万吨、石灰石5050万吨,为相对优势矿种。各市县中,以灵石县、介休市矿产资源最多,主产煤炭、铝土矿、石膏、石灰石等,灵石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介休为全省最主要的焦炭生产基地。
水资源 晋中水资源总量为15.6亿立方米,其中河流径流量1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0.4亿立方米,二者重复量5.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85立方米,土地亩均水资源量297立方米,均略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受地形、气候及自然植被影响,东部山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工农业比较发达的西部平川6县、市、区,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为378立方米和170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植物资源 晋中植物种类齐全,林木、果木、药材、花卉、藻类、菌类皆备,共有116科、892种,其中野生植物747种。树种主要有油松、山杨、白桦、辽东栎、侧柏、白皮松、杜松等,森林资源集
中分布在太行山和太岳山脉主脊两侧,以老庙山、万山、人头山、跑马坪、四县垴、蒙山、绵山、石膏山一线为多,其次是白羊山、阳曲山、观音垴、南天池、乌金山、罕山、方山等山地。名贵树种主要有白皮松、杜松、核桃楸、翅果油松、刺五加、猕猴桃等,珍稀名贵中药材有绵贝、元胡、羽叶三七,野生油果植物以沙棘、辽东栎、榛子、山桃、山杏、酸枣为主,且分布广阔,面积较大。干果经济林以核桃、红枣、花椒、柿为主,且分布集中,栽培历史悠久。全市森林总面积(包括经济林和四旁植树)506.3万亩,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森林覆盖率为20.59%。国家级森林公园辖区有4个,分别为榆次乌金)、灵石石膏山、寿阳方山、左权龙泉山。全市有天然草地资源818.2万亩,其中300亩以上连片性草地704.4万亩。品质优良的牧草有50多种。
动物资源 晋中动物种类计有陆栖脊椎动物27目231种,其中鸟类172种,哺乳类42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雕、大鸨、玉带海雕、黑鹳、豹5种,二级保护动物有斑嘴鹈鹕、灰鹤、大天鹅、鸳鸯、鸢、苍鹰、雀鹰、松雀鹰、大砖、普通鹜、鸟雕、白尾鹞、猎隼、游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红隼、雕鹗、小鹗、长耳鹗、短耳鹗、水獭、原麝、黄羊、青羊等26种。
区域政治
2014年市政府主要领导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市委书记 | 张璞 | 市长 | 胡玉亭 | 秘书长 | 李苏平 | 常务副市长 | 刘志宏 |
副市长 | 畅志仁、黄耀春、郭勇飞 | 宣传部长 | 程锡景 | 纪委书记 | 王琦 | 组织部长 | 丁文禄 |
2014年市人大主要领导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大常委会主任 | 张文科 | 大常委会副主任 | 郭绍华、史景怡、王纪萍、杨建林、高增光、尚金华 | 大常委会秘书长 | 梁虎林 |
2014年市政协主要领导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主席 | 张春生 | 副主席 | 胡俊来、郭光明、邓明、常学斌、卢润生、辛琰、杨定旺、王书红 | 秘书长 | 侯国华 |
区域经济
综述 2013年晋中市地区生产总值1020.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7亿元,增长4.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第二产业增加值535.8亿元,增长12.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5%;第三产业增加值388.9亿元,增长5.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960元,按2013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4985美元。介休市、太谷县及灵石县为晋中市最发达的地区,
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业产业化居山西省领先位置,是山西省粮食、蔬菜、畜产品、干鲜果的主要产区之一,蔬菜和畜禽产品综合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山西省第一,农业科技含量较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农业优势突出。
2013年晋中农作物种植面积322.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9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73.1千公顷,减少4.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4千公顷,减少0.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1千公顷,减少0.2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15.8千公顷,增加5.7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4.2千公顷,减少6.0千公顷。
2013年粮食产量182.4万吨,增产7.6%。其中,夏粮5.9万吨,减产35.4%;秋粮176.5万吨,增产10.1%。
2013年完成造林26.1千公顷,增长18.6%。经济林面积11.6千公顷,增长100.0%。2013年木材产量1.11万立方米,增长40.5%。
2013年晋中肉类总产量17.4万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猪肉产量11.5万吨,增长1.8%;牛肉产量1.3万吨,减少3.1%;羊肉产量1.3万吨,增长1.6%;禽肉产量3.2万吨,增长3.3%。年末生猪存栏92.1万头,下降6.4%;生猪出栏133.5万头,增长2.8%。牛奶产量11.4万吨,增长2.5%。禽蛋产量14.1万吨,减少0.8%。水产品产量0.3万吨,增长11.5%。
2013年末晋中农业机械总动力363.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9%。机械耕地面积27.1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5.7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3.1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5%、0.4%和12%。晋中农机化经营总收入20.1亿元,增长8.1%。
第二产业 晋中工业起步较早,工业基础条件良好,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形成机械、煤炭、冶金、化工等支柱产业,煤焦、纺机、玻璃器皿、玛钢、医药等产品在山西省占有较大份额。
2013年末晋中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517家。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2.7亿元,同比增长13.0%。全社会原煤产量8455.9万吨,比上年增长10.4%;发电量213.4亿千瓦时,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焦炭产量1112.0万吨,增长3.2%;粗钢产量214.7万吨,增长25.0%。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68.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行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9.9亿元、212.8亿元、166.2亿元和60.5亿元,分别增长-5.0%、15.0%、38.4%和8.6%;新兴产业中,非金属矿制品业、化学行业、装备制造业、医药行业和食品行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1亿元、55.6亿元、82.6亿元、15.4亿元和57.5亿元,分别增长7.9%、12.8%、7.0%、17.9%和8.7%。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73.2亿元,比上年下降17.3%;实现利润6.6亿元,下降65.3%。
第三产业 2013年晋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1.5亿元,增长1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7.9亿元,增长17.2%。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401.4亿元,增长14.1%;餐饮收入额28.1亿元,增长10.7%。2013年晋中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4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亿元;电信业务总量56.4亿元。2013年晋中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64.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82.1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75.7万户。年末晋中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47.0万户。晋中宽带接入用户52.8万户,增长23.4%。旅游外汇收入11811.8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94.0亿元,旅游总收入301.5亿元,分别增长15.6%、40.3%和39.4%。年末晋中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36.7亿元,比年初增加154.9亿元,增长9.2%。各项贷款余额910.3亿元,比年初增加156.7亿元,增长20.8%。2013年晋中保费收入43.4亿元,增长7.9%。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2.9亿元,增长11.3%;人身险和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0.5亿元,增长6.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3年晋中有普通高等学校16所(包含在晋中市建有分校区的高校及山西省高校新区高校),普通中学223所,小学692所,幼儿园538所。
山西农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 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 太原师范学院(新校区) 山西中医学院(晋中校区) 山西传媒学院(文华校区) 晋中学院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 山西职工医学院 - - 科技事业 2013年晋中专利申请受理量为1031件,增长8.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241件。2013年晋中专利授权量为544件,增长14.3%。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比上年增加10家,创造高技术产业总产值34.8亿元,增长53.3%。
文化事业 2013年末晋中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艺术表演团体32个,公共图书馆11个。年末晋中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1262.5千册。年末晋中共有电视台11座,广播电台节目10套。有线电视用户42.0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6.75%,电视人口覆盖率99.59%。晋中市博物馆有:介休市博物馆、榆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平遥双林寺彩塑艺术馆、榆社化石博物馆、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等。
医疗事业 2013年末晋中共有卫生机构1079个。其中,医院9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个。晋中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3655张,其中医院床位9441张,卫生院床位3414张。晋中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88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666人,注册护士5699人。晋中11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19.6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99.37%。
体育事业 2013年末晋中拥有各级体育机关12个,体育运动学校1个。晋中共有二级运动员193人,二级裁判员240人。
社会保障 2013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4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8.47万人,参保居民10.5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45.7万人,增加0.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8.4万人,增加7.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3.48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9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32.2万人,增加0.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8.7万人,增加0.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4.1万人,增加0.9万人。
2013年晋中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4206人,比上年减少2240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12494人,比上年增加2851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18175人,比上年减少61人。2013年共发放最低保障资金30453.1万元。
2013年末晋中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16个,其中,老年人与残疾人服务机构101个,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5874张。
基本设施 航空
晋中市主城区距太原武宿国际机场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铁路
大(同)西(安)高铁、南同蒲铁路、太(原)焦(作)铁路、阳(泉)涉(县)铁路南北纵穿,石(家庄)太(原)铁路东西横贯。
公路
307国道与108国道纵横贯穿整个晋中市,是晋中与外部联系的重要通道,它们和境内的九条省道、青银高速、太佳高速等组成了遍布全市的快速公路交通网络。位于介休市新建路的介休汽车站是晋中汽车客运交通的枢纽,有开往太原及周边地区的客运班车。 县乡级公路可通达所有乡镇及95%以上的行政村。太原——旧关、大同——运城、太原——长治3条高速公路和108国道、208国道、207国道、307国道以及12条省级公路南北交织,东西穿梭,构成网状。
历史文化
宗教
晋中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基本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有回、满、蒙、彝、土、俄罗斯、鄂伦春、藏、维吾尔、壮族、锡伯、哈尼、土家等26个少数民族,人口近5000人(2009年),分布在晋中各地。该市也是山西省宗教工作重点市,2009年有5个山西省宗教工作重点县,约13万信教群众分布在晋中11个县的60余个乡(镇)、500余个行政村,有30余处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及140余名宗教教职人员。
晋商文化
2010晋商文化艺术周
晋商文化是以整个山西为背景,以商贸为中心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以晋商在中国市场上发迹、称雄为起点,以明、清两代,以致延续到民国时期,以商业为纽带的一系列文化现象。
从历史根由上讲,晋商最早并不产生于晋中。它有一个从晋南向北的依次推进。到清初,晋中商帮取代了晋南、晋东南商人在晋商中的主导地位,成为晋商最杰出的代表。
晋商的商业活动创造了晋中的商业文化。从经商理念、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到经营方式、组织管理手段乃至簿记、珠算、密押等技术方法,形成一整套伦理文化和制度文化。这是最本质涵义上的晋商文化。此外,由于晋商活动在各行各业中的主流地位,晋商的生存和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的文化现象。从平遥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一年胜过一年的国际影响;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走红,到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和话剧《立秋》的轰动;承载着晋商文化丰富内涵的“四大城”(太谷城,平遥古城、祁县历史文化名城和榆次老城)“六院”(榆次常家庄园、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太谷孔祥熙宅院)。
建筑文化 | 饮食文化 | 戏曲文化 | 武术文化 | 育人文化 | 收藏文化 | 民俗风情 |
晋中也是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集散地:“寒食节”发源于介休,牛郎织女的传说发源于和顺,寿阳传说是寿星的故乡,左权小花戏、祁太秧歌、榆社霸王鞭等民间文化滋养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的人们。 每年农历清明节前二日古称寒食节,这是源于晋中而传遍全国的节日之一。起因是春秋时期晋国功臣介子推在绵上邑(今介休)被焚而死,晋文公深感悲痛,下令全国在这一天不准生火做饭,用干粮或冷食充饥。秦汉以后,逐步成为地方风俗并向外扩散。唐宋时期,有许多文人学士利用寒食节来讴歌介子推“不言禄”的高风亮节。同时,因清明节前二日正好与“一百五”(冬至后的105天)相吻合,故民间又把寒食节作为冥婚配干丧或暂厝合葬的鬼节日。唐代诗人姚合曾在《寒食》中写道:“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直至明清时期,各地仍延续寒食节餐饮冷食的习惯,用以追念介子推。再是,这一天可以随便兴工动土,民间拆房建房或修桥铺路时,都要事先在这一天挖挖土地、铲铲墙,以示工程已经开始,待日后正式兴工时,别的神灵也不会干预。
地方特产
特产 | 简介 | 特产 | 简介 |
介休鹿茸 | 在农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介休贯馅糖 | 营养丰富,具有皮儿薄,馅儿香,气味芬芳,味道鲜美可口等特点 |
荞面凉粉 | 清凉适口,待客佳品 | 介休五灵脂 | 分为灵脂米、灵脂块(血灵脂、糖灵脂)两种 |
平遥牛肉 | 清代皇宫贡品 | 猫耳朵 | 用手指将小面块按成猫耳朵形状,面食形状美观,筋性强 |
平遥碗托 | 董宣首创,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 灌馅糖 | 糠粞、清红丝,核桃仁、绵白糖、桂花、玫瑰、芝麻作成 |
太谷饼 | 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 | 吊炉烧饼 | 是昔阳的传统食品,产生于金元时期 |
寿阳茶食 | 唐朝皇宫贡品,待客宴宾之品 | 珍珠粥 | 寿阳民间普通的小米绿豆稀粥,因味美可口,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赞赏 |
风景名胜
旅游资源
晋中文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可开发的旅游景点约占山西省的十分之一。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县(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32处。境内现有平遥、祁县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左权龙泉、寿阳方山、榆次乌金山三处国家森林公园。平遥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晋商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两城(平遥古城、榆次老城)、两寺(双林寺、资寿寺)、四山(介休绵山、榆次乌金山、灵石石膏山、寿阳方山)、五院(曹家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景点是山西省旅游热线之一。
旅游景点
晋中主要旅游景点有渠家大院、 榆次老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平遥古城、榆次常家庄园、绵山、张壁古堡、常氏静园、 体和堂、客院、广和堂、孔祥熙宅院 、白塔、大寨村、石马寺、毛家大院、龙岩大峡谷、水墨头渔乡、卧佛寺、 东北堡门 、常氏祠 堂、杏园 、狮园 、常氏可园石芸轩书院、四十四帝后帖、 后街 、奉旨承恩坊 、养和堂 、慎和堂、雍和堂、谦和堂 、节和堂、人和堂、华展 、清虚阁、无边寺 、净信寺、镇河楼 、镇国寺、文庙大成殿、 “日升昌”票号 、慈相寺 、后土庙、洪山源泉 、袄神楼、 回銮寺、曹家大院、石膏山 、资寿寺 、介子推庙、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祁寯藻故里景区、尹林芝烈士陵园 、乌金山国家、榆社-清凉寺、禅山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响堂寺石刻、福祥寺、 祁县何家大院、革命圣地麻田 、和顺-兵宪牌坊、懿济圣母庙 、后沟古村、双林寺。
旅游街景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灵石王家大院被人们称誉为“天上取样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以其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对海内外游客开放。
著名人物
介子推 | 温庭筠 | 祁奚 | 文彦博 | 渠本翘 | 祁隽藻 | 郭兰英 | 阎维文 |
郭泰 | 乔致庸 | 王允 | 陈永贵 | 雷履泰 | 王维 | 张继钢 | 邢志兵 |
旅游攻略
景点概况
晋中位于山西省中部,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晋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文物古迹众多,自然资源丰富,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就坐落在晋中市。除了以平遥古城、榆次老城、乔家大院等为代表的大量历史文化遗迹,左权龙泉、寿阳方山、榆次乌金山三处国家森林公园也是晋中境内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
最佳旅行时间 | 四季皆宜,春秋最佳 | 当地气候 |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 |
建议游玩天数 | 1-2天 | 语言 | 晋语 |
必游景点
平遥古城 | 平遥古城墙 | 王家大院 | 古县衙 |
山西省行政区划
太原市 | 大同市 | 阳泉市 | 长治市 | 晋城市 | 朔州市 | 晋中市 | 运城市 | 忻州市 | 临汾市 | 吕梁市 |
晋中市 行政区划
和顺县 | 介休市 | 灵石县 | 平遥县 | 祁县 | 寿阳县 | 太谷县 | 昔阳县 | 榆次区 | 榆社县 | 左权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