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光地(1642年-1718年),晋卿厚庵,又号榕村福建泉州安溪湖头人,闽南人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登进士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1681年并推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是初著名的政治人物与理学家。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1]

李光地
李光地

"原图连结""来自泉州历史网的图片"


大清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
籍贯 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湖头乡
(今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族裔 汉族闽南人
字号 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
谥号 文贞
出生 崇祯十五年
泉州府
逝世 康熙五十七年五月己丑
京师
亲属 李先春(祖父)

李兆庆(父,华山吴氏
李锺伦(子)
李锺修(子)
李锺佐(子)
李锺倎(子)
李锺侨(子)
李锺旺(子)
李清藻(孙)
李维翰(玄孙)
爱新觉罗·胤礽(弟子)
何焯(弟子)

出身
  • 康熙九年进士
经历
著作
  • 周易通论等(详见内文)

目录

生平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光地出生于有诗书教养的富绅之家。史载其自“幼颖异”,五岁便入塾从师授读,“未尝一启齿,发声试之,辄已成诵,不失一字。善属对,矢口惊人。塾师弗能教也”。13岁遍读群经,18岁编写《性理解》,19岁写《四书解》,20岁写《周易解》,24岁辑《历像要义》,25岁通律吕之学,后又从著名学者顾炎武音韵之学。

李光地因涉及陈梦雷“卖友案”而声名不好。三藩之乱时,耿精忠占领福建,台湾的郑经起兵攻泉州,李光地一家匿藏于深山,郑经、耿精忠诱降,李光地严拒。李光地与陈梦雷同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陈梦雷因在福建,遭到耿精忠掠去。光地与梦雷合谋,由光地上蜡丸密疏向清廷提供福建前方情报,透过福建籍的大臣富鸿基转述,受到康熙赞许,但李光地早就将奏章的“陈梦雷”之名删去,以独享功劳。平叛之后,身陷叛军的陈梦雷便成了附逆罪臣,逮捕下狱,贬戍奉天。李光地却扶摇直上,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非但不救陈梦雷,反而落井下石。陈梦雷被逮入狱。陈梦雷悲愤至极,于七月份写下了《告都城隍文》,揭露李光地的背信弃义行为。陈梦雷十分憎恨李光地,骂他是“欺君负友”之徒,还写了《与李光地绝交书》。[2]

康熙十九年(1680年),刑部尚书徐乾学代李光地起草一份疏稿,反映陈梦雷在耿精忠叛乱时有功国家的表现,逼李光地上奏。李光地难以拒绝,遂具名上奏康熙帝,请求宽免陈梦雷,改为流放奉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巡视盛京(今沈阳),陈梦雷献诗,甚受康熙帝赏识,遂被召回京师。侍奉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康熙五十七年五月,李光地病逝京寓

李光地是理学家,思想守旧,倡导礼乐,实行海禁措施,限制了矿业的发展<ref>李光地奏对:“今议开矿以苏民困,请著令禁止。土著贫民无产业职事者,许人持一铫而越境者有诛,则奸民不致聚徒山泽以生事端矣。”(方苞:《安溪李相逸事》)。晚年的李光地仍大受康熙宠信,出任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康熙称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太子被废后,李光地开始辅助后来的雍正帝。雍正帝称李光地为“一代之完人”,雍正元年(1723年)追赠太子太傅。曾奉敕编纂了《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周易折中》等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评其曰:“光地之学,源于朱子,而能心知其意,得所变通,故不拘墟于门户之见。其诂经兼取之说,其讲学亦酌采陆王之义,而于其是非得失,毫厘千里之介,则辨之甚明,往往一语而决疑似。”在全祖望眼中李光地是个伪君子:“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

家族

先辈

  • 李森(先祖)、李懋桧(先辈)、李先春(祖父)
  • 李兆庆(父,赘华山吴氏)、李日成(叔)、李日火呈(叔)、李日燝(伯)

同辈

  • 李光龙、李光垤、李光垠、李光坡、李光型、李光斗、李光宣、
    李祈卿、李宏卿、李奠卿、李魏卿、李杏卿、李献卿、李任卿、李石卿、李顺卿、李衍卿、
    李远卿、李睿卿、李萘卿、李盖卿、李广卿、李仪卿、李上卿、李宣卿、李文卿、李爽聊、
    李伯卿、李肈卿、李同卿、李若卿

后辈

  • 子:李锺伦、李锺修、李锺佐、李锺倎、李锺侨、李锺旺
  • 族:李钟准、李仲宁、李世来,李世邠、李世志、李世蕡、李世允、李世禹、李世瞻、李世淳、李世质、李世羽、
    李梦鳌、李梦开、李梦植、李梦则、李志利、李志楚
  • 孙:李清藻、李清植、李清芳、李清瑞、李清馥、李清徊、李清机、李清时(从孙)
  • 后裔:李维翰(玄孙)、李宗文、李宗凤、李荣惠、李秬英、李壮英、李祐英、李攀英
  • 弟子:胤礽何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