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特龍屬
異特龍屬(屬名:Allosaurus)又稱異龍或躍龍,是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
異特龍是種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龍,平均身長為8.5公尺,最長9.7公尺,疑似同物異名的依潘龍體長超過12公尺。牠們生存於晚侏儸紀的啟莫里階至提通階,約1億550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
異特龍是該時期北美洲莫里遜組最常見的大型掠食動物,並位在食物鏈的頂層。牠們可能以其他大型草食性恐龍為食,例如:鳥腳亞目、劍龍科、蜥腳下目恐龍,異特龍化石的分佈範圍涵蓋劍龍和梁龍的區域,主要集中在美國、但是加拿大和墨西哥也有少量異特龍化石。異特龍經常被認為採用群體合作方式攻擊蜥腳類恐龍,但很少證據顯示異特龍具有共同攻擊的社會行為。牠們可能採取伏擊方式攻擊大型獵物,使用上頜來撞擊獵物。
目錄
詞源
在1877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最初為異特龍命名時,他認為這種恐龍的脊椎構造獨特,和當時已知的其他恐龍有異,所以取名為異特龍(Allosaurus),allos/αλλος在古希臘文裡意為「奇特的」或「不同的」,而saurus/σαυρος意為「蜥蜴」。因此異特龍意為「奇特的蜥蜴」。
但是,在翻譯異特龍的中文譯名時出了一些誤會,有人認為該詞源是拉丁文中「跳躍」的意思,所以誤把它譯為躍龍。但異特龍的學名應意為「奇特的蜥蜴」,與「跳躍的蜥蜴」沒有關係,所以還是應該稱之為異特龍。
化石
可明確歸類於異特龍的化石,是在1877年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所發現。異特龍具有複雜的分類歷史,過去曾有許多種最初被歸類於異特龍,但現在被分類於個別的屬。最著名的種是模式種脆弱異特龍(A. fragilis)。異特龍在20世紀中長期被名為腔軀龍,直到在克利夫蘭勞埃德採石場發現大量的化石後,異特龍才成為常用的名稱,並成為最廣受研究的恐龍之一。
異特龍的化石主要來自於北美洲的莫里遜組,另外在葡萄牙、坦尚尼亞也發現了可能的化石。異特龍的化石是美國猶他州的州化石。由於異特龍是最早被發現的獸腳亞目恐龍之一,所以長期以來吸引了一般大眾的注意,並出現在數個電影與電視節目中。
形態
異特龍是種典型的大型獸腳類恐龍,擁有大型頭顱骨、粗壯的頸部、長尾巴、以及縮短的前肢。脆弱異特龍是最著名的種,平均身長為8.5公尺[1],而最大型的異特龍標本(編號AMNH 680)的身長估計為9.7公尺,體重為2.3公噸。在1976年,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sen)的異特龍專題論文中,他提出異特龍的身長最大值為12到13公尺。如同其他的恐龍,異特龍的體重估計值也有爭議,自從1980年代以來,成年異特龍的體重估計值,已有1,500公斤、1,000到4,000公斤、以及1,010公斤等不同的數據。
在近年,莫里遜組專家約翰·福斯特(John Foster)提出,大型的成年脆弱異特龍的體重為1,000公斤,但根據他所測量、參考的股骨,合理的估計值應約700公斤[2]。在2009年,其他古動物學家以亞成年的「大艾爾」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電腦模型計算出「大艾爾」的體重接近1,500公斤,若計入參數變化,大概是1,400到2,000公斤之間。
異特龍具有大型的頭顱骨,上有大型洞孔,可減輕重量,眼睛上方擁有角冠。牠們的頭顱骨是由幾個分開的骨頭組成的,骨頭之間有可活動關節,進食時頜部可先下上張開,然後再左右撐開吞下食物;牠們的下頜也可以前後滑動。嘴部擁有數十顆大型、銳利、彎曲的牙齒。相較於大型、強壯的後肢,牠們的前肢小,手部有三指,指爪大而彎曲,長度為25公分。尾巴長而重,可平衡身體與頭部。異特龍的骨架和其它獸腳亞目恐龍一般,呈現出類似鳥類的輕巧中空特徵。
目前有數個巨型標本被歸類於異特龍屬,但可能事實上屬於其他恐龍。異特龍的近親食蜥王龍(編號OMNH 1708)身長可能有10.9公尺,曾被歸類於異特龍的一種,巨異特龍(A. maximus),最近的研究多認為牠們是個別的屬。另一個可能屬於異特龍的標本(編號AMNH 5767),曾長期被歸類於依潘龍(Epanterias),身長為12.1公尺。近年在新墨西哥州莫里遜組的彼得森採石場,發現一個大型的異特龍科部份骨骼,可能是食蜥王龍的第二個標本。
頭顱骨
在獸腳亞目之中,異特龍的頭顱骨、牙齒與身體的比例適中。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依據一個長度為84.5公分的異特龍頭顱骨,估計該個體的身長為7.9公尺。每塊前上頜骨各有5顆牙齒,牙齒的橫剖面呈D形,而每塊上頜骨約有14到17顆牙齒;異特龍的牙齒數量與骨頭大小並不呈正比。而每塊齒骨約有14到17顆牙齒,平均數量為16顆。越往嘴部深處,牙齒就越短、狹窄、彎曲。異特龍的牙齒都為鋸齒狀。這些牙齒很容易脫落,所以它們會不斷地生長、替代,並成為常發現的化石。
異特龍的眼睛上方擁有一對角冠,由延伸的淚骨所構成。角冠的形狀與大小隨者個體而不同。鼻骨的上方也有一對低矮的稜脊,並沿者鼻骨,連接到眼睛上的角冠。這些角冠可能覆蓋者角質,並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替眼睛遮闢陽光、視覺展示物、以及物種內的打鬥行為(問題是它們非常脆弱)。頭顱骨後上方也有一個稜脊,可供肌肉附著,這特徵也可見於暴龍科動物。
淚骨內側有凹處,可能內藏腺體,例如鹽腺[3]。上頜骨內側有凹陷處,發展的比基礎獸腳類恐龍的鼻竇還好,例如角鼻龍與馬什龍;這些凹陷處可能與嗅覺器官有關,例如犁鼻器。異特龍腦殼頂部較薄,可能為促進腦部的體溫調節[4]。
異特龍的頭顱骨與下頜是由個別的骨頭所組成,而骨頭之間有可活動關節。例如下頜的前半部與後半部可往外彎曲,增加骨頭間的空隙,因此可以吞下較大的食物[5]。腦殼與額骨之間可能也有類似的關節[4]。
骨骼
異特龍擁有9節頸椎、14節背椎、5節支撐臀部的薦椎。尾椎的數量不明,可能隨者個體大小而不同;詹姆斯·麥迪遜估計異特龍有接近50節尾椎,而葛瑞格利·保羅認為這個數量過多,提出應該不超過45節。頸椎與前段背椎有中空區域,這種空間也可見於現代鳥類,被認為具有類似鳥類的氣囊系統,使用於呼吸作用上。
異特龍的肋骨寬廣,形成桶狀胸腔,與較原始的獸腳類(例如角鼻龍)不同。異特龍也具有腹肋(一種真皮骨),但不常被發現,可能只有稍微的骨化。在一個已公佈標本中,這些腹肋被發現生前曾受過傷。有一個叉骨被保存下來,但直到1996年才被確認出來;在一些案例中,叉骨與腹肋則被混淆。
主要的臀部骨頭腸骨巨大,恥骨有個明顯的尾端,可能作為肌肉附著處,以及身體躺在地面時的支撐物。在1976年,麥迪遜發現克利夫蘭勞埃德恐龍採石場所發現的異特龍化石,有接近一半個體的兩個恥骨上端,並未互相固定者。由於這個特徵與體型無關,因此麥迪遜認為這是種兩性異形,雌性個體的恥骨上端沒有互相固定者,可使產卵時更為順利[4]。然而,這個理論並未引起進一步的討論。
與後肢相比,異特龍的前肢相當短,約是後肢長度的35%[6]。每個手部具有三根手指,以及大型、大幅彎曲的指爪。異特龍的前肢強壯,與其他的獸腳類恐龍相比,牠們的前肢適合抓握一定距離內的獵物,或是將獵物拉近[7]。前臂稍短於上臂,肱骨與尺骨的比例為1:1.2[8]。手腕具有類似半新月形的腕骨,手盜龍類的腕骨更為接近半新月形。異特龍的三根手指中,內側第一根手指是最長。指爪的狀態顯示手指可能用來鉤住東西。
與暴龍科相比,異特龍的腿部較短,不像暴龍科適合奔跑,而且趾爪較原始,類似早期獸腳類恐龍的蹄狀趾爪。每個腳部具有三個巨大趾爪,可以承受牠們的巨大重量;第四趾萎縮成為上爪,麥迪遜認為幼年個體的上爪具有挖握功能。異特龍被認為具有殘餘的第五蹠骨,可能作為跟腱與腳部的夾層使用。
參考文獻
- ↑ (英文)Template:Cite book en
- ↑ (英文)Foster, John. Allosaurus fragilis. Jurassic West: the Dinosaurs of the Morrison Formation and Their World.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170–176. ISBN 978-0-253-34870-8.
- ↑ (英文)Template:Cite book en
- ↑ 4.0 4.1 4.2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JM76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 ↑ (英文)Paul, Gregory S. (1988).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91 and Figure 4–5 (93).
- ↑ (英文)Middleton, Kevin M.; and Gatesy, Stephen M. Theropod forelimb design and evolution (PDF).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0, 128 (2): 149–187 [2007-10-25]. doi:10.1006/zjls.1998.019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10-25).
- ↑ (英文)Carpenter, Kenneth. Forelimb biomechanics of nonavian theropod dinosaurs in predation (PDF). Senckebergiana lethaea. 2002, 82 (1): 59–7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9-27).
- ↑ (英文)Gilmore, Charles W. Osteology of the carnivorous dinosauria in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genera Antrodemus (Allosaurus) and Ceratosaurus. Bulletin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 1920, 110: 1–159.